當稿件被《語言文字應用》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若文章的產出有資助背景,應標明基金項目名稱(含編號)。
(二)稿件標題一般不超過20個字,最多20字。在標題能恰當表達意義的情況下,盡量不采用副標題。
(三)引用的參考文獻應為最近5年內發表的,且一般要求5篇以上;另外,參考文獻著錄采用順序編碼制,即按在正文中被引用的先后順序排列。
(四)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摘要,闡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不少于150個漢字)。
(五)來稿通過電子郵件(WORD文檔附件)發送,來稿不退。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語言文字應用》是一本在文化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92年創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主辦,為季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11-2888/H,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3-5397。
該刊設置了理論與方法、社會語言學、詞匯研究、計算語言學、博士論文簡介等欄目,覆蓋文化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文化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語言文字應用發表范例
-
土語層“普方雙言”現象影響因素分析
作者:李金鳳; 周宇亮; 何洪峰
-
國際漢語教學中近義虛詞辨析的方法與理據
作者:邵敬敏
-
韓國留學生漢語中介語句式系統實證研究
作者:徐開妍; 肖奚強
-
句法主語的主題表現力研究
作者:周建設; 羅茵; 陳炳哲
-
句法謂詞的主題表現力研究
作者:高京堅; 張文彥; 張凱
-
句法賓語的主題表現力研究
作者:俞巖; 佟悅; 聞燕; 劉小力
-
規定性語體的主位推進研究——兼談主位推進模式與篇章類型及主題的關系
作者:史金生; 娜仁圖雅; 宋軒
-
語用學分析:政務新媒體研究的一種路徑
作者:王建華
-
語境對政務新媒體表達模式的影響——以政務微信為例
作者:秦少康; 李華
-
政務新媒體的社會語境與語言選擇
作者:施麟麒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