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自動化技術與應用》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文章要準確反映當前國內外自動化領域的理論、技術和成果。理論要清楚且正確,有詳細仿真實驗或實測數據,應提供中、英文題目、作者與單位、摘要、關鍵詞。提供中文的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圖與表題名。
(二)不超過5000字(包括圖、表、參考文獻))綜述不超過8000字(包括圖、表、參考文獻))外文字母分清大小寫,物理量和數學公式中的符號均用斜體,文中科技詞語、計量單位與符號應符合國家公布的標準要求。
(三)要求有第一作者與通信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專業技術職稱、單位、現從事的研究工作)和通信作者聯系方式(詳細通信地址、郵政編碼、電話、電子信箱)。
(四)文中一級標題、二級標題、三級標題、四級標題的序號用“一、……”“1.……”“(1)……”標示。盡量不使用三級或三級以上的標題。
(五)正文用五號字,行距為固定值,20磅,各一級標題居中,一級標題為小四號,加粗,二級標題居左,縮進兩個字符。其他正文用5號。
(六)稿件注釋著作類包括作者、著作名稱、出版社、出版時間、頁碼;古文獻可在作者前加時代;譯著可在作者前加國別;論文類包括作者、論文名稱、期刊號。來稿請一律采用尾注形式。
(七)稿件必須提供所有作者姓名、單位(含二級)、職稱、學歷學位、電話、郵箱、詳細地址,置于稿件首頁頁腳。
(八)所投稿件,因泄密、數據不實、一稿多投、署名先后、剽竊等不良行為由第一作者(或作者本人)負責。
(九)論文所涉及的研究如果得到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編號)”,并附基金資助證書復印件。
(十)嚴禁一稿多投,文稿必須是國內尚未公開發表的文章,與軍事題材有關的論文應經單位審查解密 (如需特殊處理,要提前聲明)。本刊不錄用譯文。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自動化技術與應用》是一本在計算機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2年創刊,由黑龍江省科學院主管,中國自動化學會 ;黑龍江省自動化學會; 黑龍江省科學院智能制造研究所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23-1474/TP,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3-7241。
該刊設置了控制理論與應用、工業控制與應用、計算機應用、通信與信息處理、PLC與DCS、物聯網技術、電氣傳動、圖像處理技術、辨識建模與仿真、儀器儀表與檢測技術、現場總線、行業應用與交流等欄目,覆蓋計算機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計算機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自動化技術與應用發表范例
-
大數據網絡用戶隱私信息自適應加密設計實現路徑
作者:白祎花
-
深度學習技術淺述
作者:王敏; 周樹道; 楊忠; 劉展華; 任尚書
-
基于集群環境的多目標實時數據處理軟件結構優化設計研究
作者:朱丹; 李磊
-
基于云計算的智慧圖書館發展研究
作者:張菲
-
城市電網調度控制云系統總體架構設計
作者:譚軍光; 于全喜; 孔海斌; 常曉萌
-
旋變數字轉換器在制導雷達伺服系統中的應用
作者:韓穎; 權渭鋒; 李楠
-
數字存儲示波器測量小信號的方法與原理分析
作者:蔡光躍; 錢軍如; 黃建軍
-
5G通信場景及技術要點探析
作者:何鑫
-
基于PLC的多步進電機系統協同控制
作者:段玉波; 楊振威
-
PLC設備的CC保護輪廓研究
作者:張鐘; 傅一帆; 王皓; 張曉莉; 璇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