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癌癥防治》期刊提供以下投稿方式及注意事項:
一、在線投稿:通過期刊官網在線投稿,系統(tǒng)支持稿件上傳、進度查詢及審稿意見反饋,需注冊賬號后提交。
二、郵箱投稿:部分欄目接受郵箱投稿,《中國癌癥防治》期刊地址:廣西南寧市河堤路71號。
三、注意事項:在投稿前,務必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
投稿須知:
(一)稿件末頁請標明作者真實姓名以及準確的通訊地址、郵政編 碼、E-mail地址、聯(lián)系電話等。
(二)正文要求主題明確、論點新穎、論據可靠、語言簡練、具可讀性。
(三)同一頁類列出多個注釋的,應根據注釋的先后順序編排序號。注釋序號以“①、②”等數字形式標示在被注釋詞條的右上角。頁末或篇末注釋條目的序號應按照“①、②”等數字形式與被注釋詞條保持一致。
(四)本刊倡導嚴謹治學,歡迎選題獨到、觀點新穎、論證充分的研究成果。
(五)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guī)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保持聯(lián)系暢通:在投稿后,保持聯(lián)系方式暢通,以便編輯部在審核過程中能夠及時與作者溝通。
耐心等待審核:由于編輯部工作量較大,審核過程可能需要一定時間,預計審稿時間為:1-3個月,作者應耐心等待審核結果,并避免頻繁催稿。
綜上所述,向《中國癌癥防治》期刊投稿可以選擇在線投稿或郵箱投稿兩種方式。在投稿過程中,作者應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并保持聯(lián)系方式暢通以便與編輯部溝通。
《中國癌癥防治》期刊是一本在我國醫(yī)學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它致力于為醫(yī)學理論研究者和醫(yī)學實踐工作者搭建交流平臺,全方位展示醫(yī)學領域的前沿成果與實踐經驗,創(chuàng)刊于2009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主管,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廣西腫瘤防治研究所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國際刊號:1674-5671,國內刊號:45-1366/R。
中國癌癥防治發(fā)表范例
-
奧沙利鉑術前化療對老年胃腸道腫瘤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
作者:郭亮; 林飛; 于美鋼; 戴惠軍; 杜學柯; 潘靈輝
-
527例鼻咽癌患者調強放射治療后第二原發(fā)癌的臨床特征分析
作者:胡洪波; 雷昊; 莫柒艷; 李齡; 曲頌; 梁霞; 朱小東; 趙偉
-
3.0T MR動脈自旋標記技術對早期原發(fā)性肝癌的診斷價值
作者:譚寶高; 劉彪
-
文稿中數字用法的要求
作者:本刊編輯部
-
脊索瘤20例臨床病理分析
作者:王雷; 張志飛; 葉陳芳; 方玉明
-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姑息照護住院模式的臨床應用
作者:李媛; 江錦芳; 曾愛屏; 凌國珍; 趙昀; 黃金玲; 甘海潔
-
老年綜合評估在老年胃腸道腫瘤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作者:曲立莉; 王文雅; 王巖; 姚鑫
-
自我效能理論為核心的干預模式在社區(qū)居家鼻咽癌患者自我管理行為中的應用
作者:韋燕萍; 劉柳芳; 杜江; 吳慶珍; 高銘云
-
抵制不端行為,凈化學術風氣
作者:本刊編輯部
-
外周血甲基化SEPT9在惡性腫瘤診斷及監(jiān)測應用中的研究進展
作者:覃宇周; 賴浩; 黃名威; 吳留成; 陽揚; 鐘華戈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