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藏學》作為一本文化領域的學術期刊,投稿難度一般,但仍需要作者具備一定的學術實力。具體詳情需結合期刊定位、審稿流程以及投稿者的研究質量綜合評估。以下是詳細分析:
了解期刊信息:
《中國藏學》期刊創刊于1988年,是由中國藏學研究中心主管并主辦的文化類季刊。該雜志以中文出版,擁有國內刊號:CN 11-1725/C及國際刊號:ISSN 1002-557X。旨在成為文化領域的先鋒,及時反映文化改革與發展的最新成果,深入探索文化規律,助力文化事業的繁榮。通過高質量的論文和研究成果,為文化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推動文化創新與進步。
期刊級別與定位:
《中國藏學》 期刊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擴展版)、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數據庫收錄。獲得了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榮譽。主要欄目:藏族社會歷史、哲學宗教、藏醫藏藥、傳統科技、語言文學、文化藝術、民族教育、文獻檔案等,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該期刊的讀者群體主要是文化工作者、文化研究者、文化政策制定者以及對文化領域感興趣的讀者。
投稿須知:
(一)文稿須附中文摘要,中文須內容一致。中文摘要字數控制在100~150字,英文摘要字數少于100字。摘要中不得引用參考文獻。
(二)為便于讀者與作者的相互切磋,來稿請附上作者的簡介(包括姓名、工作單位、職務或職稱、能反映出作者的專業及專業水平等內容的文字)及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等,以便編輯部與你聯系。
(三)來稿如獲得某種研究基金或課題資助,請在論文首頁左下角注明課題的名稱和編號。
(四)正文:文內標題簡捷、層次分明。文字、標點及數字的運用應符合規范。
(五)有嚴謹的科學性和邏輯性,有理論或實際意義。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數據無誤,文字精煉,層次清楚,書寫工整規范。
發表周期:
采用三審制(初審、復審、終審),《中國藏學》期刊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如果超過預計的審稿時間仍未收到回復,可以主動聯系編輯部詢問進度,若想縮短周期,流程協助可咨詢在線客服。
投稿建議:
投稿《中國藏學》期刊需注重選題創新性與格式規范性。建議投稿前充分研讀近期刊發文章,并嚴格遵循雜志社要求,對于具備一定學術實力的作者來說,是一個相對好投且發表周期較短的期刊選擇。
中國藏學發表范例
-
繼承與創新:18世紀藏族著名藝術家司徒班欽的藝術成就
作者:熊文彬
-
藏文藻飾詞漢譯方法研究
作者:仁增; 傅利平; 桑杰
-
法王圖道南杰(三)——《哲孟雄王統史》譯注節選
作者:圖道南杰; 扎洛(譯); 敖見(譯)
-
在重慶、江安的教育生涯及教改意見——任乃強《筱莊筆記·身世錄》錄注(四)
作者:何潔(整理); 任新建(整理)
-
林冠群教授藏學研究訪談錄
作者:喬小河
-
和蕃使崔漢衡考——以新出土《崔漢衡墓志》為中心
作者:吳炯炯
-
明成祖遣使召請宗喀巴史事再考
作者:安海燕
-
19世紀中葉天主教西藏傳教權的轉移及紛爭
作者:劉瑞云
-
格魯派拉卡寺現狀及其改革的幾點思考
作者:多吉措姆
-
由智、識之辨看米龐嘉措對“基位心”的闡釋
作者:楊杰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