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來稿一律文責自負。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本刊可對來稿做文字修改、刪節,凡有涉及稿件原意的修改,則提請作者考慮。
(二)來稿采用電子郵件方式。作者須在首頁腳注中或文末提供姓名、性別、工作單位、職稱或職務、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E-mail信箱等,以便及時聯系。
(三)題名。題名一般不宜超過20個漢字,應緊扣文章主題,用語用詞嚴謹規范且利于網絡檢索。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同行不熟悉的外來語、縮寫詞、符號和代號。
(四)關鍵詞是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詞組,一般應選取稿件中的關鍵性詞組,避免使用較寬泛的詞,數量3~8個。
(五)引文超過150 字換行另起;上下各空一行;第一行縮進4 格,以下各行縮進2 格。夾注置于最后一個標點符號之后。引詩超過8 行換行另起,規則同上。
(六)注釋一律采用腳注。腳注用小五宋體,包括文獻作者、文獻題名、出版社及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起止頁碼,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字序號標注,每頁單獨編號。
(七)文中若使用圖表、圖畫或照片,請提供其必要的相關信息(如內容簡介、作者、創作或拍攝時間、收藏處所、出處等),并標明序號。
(八)如論文屬于某科研課題或基金項目,在首頁地腳處寫出項目名稱及編號;在首頁地腳處寫清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別、職稱。
(九)排版和編輯:請注意,編輯部可能會對您的稿件進行編輯和修改。請接受編輯的建議和意見,并與編輯合作以確保您的稿件最終符合雜志的要求和標準。
(十)參考文獻限于作者親自閱讀、本文明確引用、公開發表或有案可查。參考文獻全部列于文后,按正文首次引用的先后次序編號,并在正文引用處右上角注明參考文獻序號。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是一本在政治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9年創刊,由中共福建省委黨校主管,中共福建省委黨校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35-1198/C,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8-4088。
該刊設置了社會理論與實踐專題研討、馬克思主義研究、鄧小平理論與實踐、政治與公共行政、黨政干部論壇、當代世界等欄目,覆蓋政治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政治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發表范例
-
改革開放40年海外華商投資中國的演進歷程及經濟發展貢獻
作者:林昌華
-
日本非政府組織同行網絡:功能、歷程與驅動力
作者:俞祖成; 秦勝祥
-
從跨學科的文化研究到介入社會的文化行動主義——以當代臺灣文化思潮為中心的觀察
作者:劉小新
-
梁漱溟文化民族主義思想述論
作者:閆偉杰
-
宋慈證據裁判觀及其當代價值
作者:李辭
-
對標找差再提升推進高質量發展趕超晉江市調研學習代表團赴江蘇、浙江“取經”
作者:蔡斯洵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