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法制評論是一本由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主辦的政法期刊,2002年創刊,半年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立法研究、法律實務、學術專論、他山之石。
《中國教育法制評論》創刊于2002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半年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是一本專注于中國教育法制研究的學術期刊。該雜志旨在深入研究中國教育領域的法律法規、政策和制度,并關注教育法制的理論與實踐問題。
該雜志的內容范圍廣泛,包括但不限于教育法律法規解讀,教育法制體系建設,學校治理法律問題,教育行政法制,教育公平與法律保障,教育隱私保護等方面的研究。該雜志關注教育法制研究的前沿與熱點問題,以推動中國教育法制建設與發展。該雜志的編輯團隊由一批具有豐富教育法制研究經驗的學者和專家組成,他們在教育法制領域有著較高的學術造詣和研究成果。雜志在稿件選擇和審稿方面注重學術質量和學術獨立性,力求發表高質量的研究成果和學術論文。
該期刊致力于為學者、研究人員和教育從業者提供學術交流和研究平臺。通過發表與教育法制相關的學術文章、研究報告和評論,該雜志促進教育法制領域的學術交流、理論探索和政策研究,為中國教育法律法規的改革與完善提供學術支持和指導。本刊是一本致力于中國教育法制研究的學術期刊,關注教育領域的法律法規、政策和制度問題,并致力于推動教育法制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發展。
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
(一)請作者自留底稿,本刊恕不退稿。如被采用,將及時通知作者。若3個月后未收到用稿通知,作者可將稿件自行處理。
(二)按照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的有關規定,本刊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引用的參考文獻請在正文中用方括號和阿拉伯數字按順序標在引用處。
(三)中文題名一般不允許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以加副標題。要求有作者署名,工作單位全稱及其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市、縣,郵政編碼等信息。
(四)注釋主要包括釋義性注釋和引文注釋。釋義性注釋是對文章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引文注釋包括各種引用文獻的原文摘錄,要詳細注明節略原文。
(五)研究論文(包括研究簡報)書寫順序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中文摘要,關鍵詞,英文題名(與中文一致),英文作者及單位,英文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六)摘要:一律采用結構式摘要,中文摘要300字左右,以提供論文的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描述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具有相對獨立性。
(七)屬于課題基金項目的成果或論文,請在首頁注明基金項目類別、課題項目名稱及編號。如有鳴謝文字請附于文末。
(八)引文超過150 字換行另起;上下各空一行;第一行縮進4 格,以下各行縮進2 格。夾注置于最后一個標點符號之后。引詩超過8 行換行另起,規則同上。
(九)修回稿的撤稿須提出申請,如該文主要內容在他刊發表,本刊將通知作者所在單位,按一稿兩投處理,且兩年內將不再接受第一作者和責任作者的文章。
(十)稿件中的圖片、照片應單獨提供并注明來源。圖表、照片應有編號和說明文字,線圖、拓片應統一排列并附線段比例尺。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新街口外大街19號,郵編:100101。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