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中國臨床解剖學》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關鍵詞盡量使用MeSH詞匯,或從文題、摘要、正文中選取與本文研究或討論中的中心問題有關和必要的詞。
(二)本刊審稿期為三個月,白投稿之日算起,三個月內未收到刊用通知,稿件可白行處理。紙質投稿均不退回,請白留底稿。
(三)計量單位:嚴格執行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并以單位符號表示。
(四)根據論文情況可自行決定是否列舉閱讀型參考文獻;閱讀型參考文獻用文后尾注形式,以帶方括號的阿拉伯數字([1][2][3]……)順序編號排列。閱讀型參考文獻可不標注具體頁碼。
(五)來稿如獲得某種研究基金或課題資助,請在稿件首頁下方以腳注方式注明課題來源、名稱和編號。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中國臨床解剖學》是一本在醫學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3年創刊,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解剖學會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44-1153/R,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1-165X。
該刊設置了應用解剖、畸形與變異、斷層影像解剖、實驗研究、臨床生物力學、臨床研究、綜述等欄目,覆蓋醫學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醫學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中國臨床解剖學發表范例
-
提高血流切應力對老年大鼠后肢側支血管生長的作用
作者:董麗萍; 劉光敏; 王加杰; 蔡維君
-
還原型谷胱甘肽對活性氧介導的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中性粒細胞NETosis的影響
作者:廖攀; 何懿; 楊方圓; 莊堅; 羅貴湖; 翟澤清; 孫爾維
-
電針百會、水溝穴上調膿毒性腦病大鼠腦紅蛋白的表達
作者:鄭述銘; 林新鋒
-
雌二醇玻璃體腔注射緩解大鼠玻璃體后脫離的研究
作者:白月; 鄭鳴; 徐國興
-
少陽生骨方對SD大鼠脛骨骨折斷端^18F-NaF分布的影響
作者:郭曉光; 關鈦元; 張磊; 扶世杰; 周鑫; 劉剛; 陳躍
-
人體冠狀動脈精確解剖三維模型及有限元虛擬現實研究
作者:馬燕山; 謝英花; 任國山; 張志坤
-
全髖關節置換術中臼杯水平位移對股骨側非骨水泥型假體-骨界面應力影響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邱衛華; 李鑒軼; 林荔軍
-
帶感覺神經尺動脈遠端穿支微型皮瓣修復全指腹缺損
作者:吳建龍; 謝慶平; 唐林峰; 巨積輝
-
經皮通道單側半椎板入路顯微切除腰椎管內囊腫
作者:余博飛; 徐杰; 鄭武; 肖毓華; 林院; 田建平
-
關節鏡輔助下三聯法治療兒童髕骨固定型脫位的療效觀察
作者:宋偉毅; 吳宇峰; 林曉航; 黃子奇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