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中國水土保持》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摘要:一般為500~600字。研究論文摘要應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綜述論文摘要應包括論述主題、重要進展和前景展望。
(二)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資料真實、數據準確、論點明確、重點突出、結構嚴謹、邏輯嚴密、文字精煉、通順。
(三)請在稿件最后附上您的姓名、工作單位、聯系電話、郵箱、通訊地址、郵政編碼,以便及時聯系。
(四)來稿的中文題目限20字以內,題目字體為宋體三號加粗;作者宋體四號;內容提要、關鍵詞楷體五號。
(五)參考文獻:論文應詳細寫參考文獻,在文中用帶[]號的序號標出,其內容統一寫在文末。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中國水土保持》是一本在農業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0年創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主管,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41-1144/TV,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0-0941。
該刊設置了新思考新探討、四封、建設項目防與治、問題解答、新探索新實踐、技術與措施、試驗與研究、監測與評價、水保人物、教育與培訓、縣域水保等欄目,覆蓋農業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農業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中國水土保持發表范例
-
濟源市降水特征分析
作者:姜寶良; 張曉偲
-
北京市河道生態建設中植物對位配置模式淺析
作者:蘇光瑞; 陳芳孝; 包美春; 趙方瑩
-
南方紅壤丘陵區經果林開發對水土流失的影響——以江西省為例
作者:朱麗琴; 黃榮珍; 李鳳; 張騰升; 申思佳; 王莉
-
北京市靈山侵蝕溝道治理與近自然修復效果研究
作者:鞏瀟; 李璐; 趙方瑩; 倪棟
-
模糊數學理論和數值分析在滑坡評價中的應用
作者:劉伊凡; 盧書強; 管琪
-
隴東黃土高塬溝壑區歐李引種栽植花期凍害調查研究
作者:王可壯; 姚西文; 汝海麗; 王安民; 高希旺
-
壤中流和地表徑流耦合下的紅壤坡地氮素遷移輸出過程模擬
作者:劉昭; 徐燕星; 聶小飛; 胡皓; 鄭海金
-
荒漠區藥用植物黑果枸杞研究現狀綜述
作者:王方琳; 王祺; 李愛德; 尉秋實; 柴成武; 胡小柯; 王昱淇; 汪媛艷; 楊曉寒; 靳承東
-
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助力濟寧市美麗鄉村創建成效顯著
作者:張永華; 張學建; 李申安
-
區域水土保持監測點布局優化時空模型研究
作者:李智廣; 馬力剛; 王平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