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中國生態文明》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自投稿之日起,如稿件在3個月內未獲用稿通知,即可自行處理,請勿一稿多投。一經錄用,編輯部有權出于版面需要對稿件進行必要的修改。
(二)來稿須符合學術規范,必須具有原創性、創新性和學術性,有獨到見解和學術價值,重復率檢測高于15%者恕不錄用;一旦發現有套改、抄襲行為,取消錄用資格。
(三)參考文獻:文中如有序號,要與文后序號一致,用[1]…[2]…標注,未標注序號的文獻列于標洼序號的文獻之后。
(四)論文題目應當簡潔明了,反映論文的主旨。論文題目應便于讀者檢索、轉抄和引用,中文題名不宜超過20個字;外文題名不超過10個實詞。不宜采用抒情意味、反問意味的主標題和副標題。
(五)引文引完整的一段話,引號的句號在引號內;引不完整的一段話,即文字前面不是句號或文字從句中引,句號在引號外。引文最后如是感嘆號、問號,一般放在后面一個引號里面。
(六)注釋格式與順序為著者(含整理者、點校者)、書名(章節數)、卷數(章節名)、版本(出版社與出版年月)及頁碼等。
(七)作者姓名:用真實姓名,多位作者之間以逗號分隔。在篇首頁腳注標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工作單位、職稱、學位、主要研究方向。
(八)來稿應附3~8個關鍵詞。附200字左右的結構式摘要(理論研究不要寫成結構式摘要),內容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
(九)獲基金及獲獎稿件: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屬攻關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編號 ××××)。
(十)來稿應立論明確,論述嚴謹,語句精練,使用國家通用語言和規范漢字,遵從國家科技名詞、數字、標點符號、漢語拼音等用法的標準及其他規范性文件。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中國生態文明》是一本在科學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2013年創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主管,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中國環境出版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10-1143/X,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2095-6177。
該刊設置了高端論壇、封面文章、聽講、生態示范創建與“兩山”實踐創新、熱點、特別報道、污染防治攻堅戰、觀點等欄目,覆蓋科學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科學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中國生態文明發表范例
-
紅色圣地延安再造秀美山川
作者:--
-
長江之上科技城展開畫卷看綿陽
作者:--
-
魚米之鄉詩意紹興一座值得靜下來品讀的古城
作者:--
-
獨一無二的西雙版納北回歸線上一顆綠寶石
作者:--
-
武陵洞庭桃花源山水之間是常德
作者:--
-
戰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林州大寫綠文章
作者:--
-
鐵漢生態生態鐵漢為美麗中國打造山水樣本
作者:魯亢; 李小偉
-
鄉村振興與生態文明建設協同推進
作者:祁巧玲
-
讓鄉村鄉愁鄉野更加美麗——仙居縣域綠色發展路徑探索
作者:林虹
-
讓優勢企業特色產業作主導
作者:李佐軍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