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中國輸血》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所有稿件均不退稿,請自留底稿。嚴禁一稿多投,對于一稿多投行為,本刊將進行公告。
(二)文題應以簡明、確切的詞語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內容,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避免使用非公知的外文縮寫,盡董不出現結構式和數學式等;英文題名與中文題名要一致。
(三)參考文獻列在文末,以中括號編碼,按照文中引文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不單獨分中外文。同一文獻只出現一次。禁止將一部參考文獻標注多個序列號。英文參考文獻中的書名用斜體。
(四)插圖力求簡明清晰,用計算機清繪,線條要勻,線寬0.2mm,圖中文字、符號、縱橫坐標必須與正文一致;照片要求黑白清晰,層次分明,標明比例尺;表格采用三線表的形式,圖表名應附相應的英文名。
(五)屬基金項目成果者,請注明項目名稱、項目編號等。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中國輸血》是一本在醫學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8年創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管,中國輸血協會;中國醫學科學院輸血研究所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51-1394/R,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4-549X。
該刊設置了專家論壇與共識、專家述評、非輸注性血小板臨床應用及血液治療專題、基礎醫學與實驗研究、信息窗、臨床研究、調查研究、經驗與方法、個例報告、輸血管理、輸血信息化、綜述等欄目,覆蓋醫學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醫學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中國輸血發表范例
-
CisAB亞型誤判原因分析及其家系遺傳規律研究--附1例病例報告
作者:武文; 張志波; 馬紅霞; 黃象艷
-
不同凍融條件下血小板裂解液的制備
作者:劉廣亞; 許育兵; 張喻; 朱展鴻; 單桂秋
-
血栓彈力圖檢測血小板抑制率與CYP2C19基因多態性在腦梗死復發患者中的臨床意義
作者:王璐璐; 陳利達; 蘆宏凱; 姜蕾; 趙儒; 鄭超; 劉希曦; 王琪; 王文靜; 曹永形
-
伴高白細胞血癥難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臨床研究
作者:周英; 關軍; 程平; 吳思靜; 程揮
-
大量輸血患者血小板自噬相關因子的差異表達
作者:汪揮; 楊志平; 閆冬梅; 陳曦; 苗美娟; 賈瑞春; 趙弘; 劉菲
-
擬輸血患者不規則抗體篩查結果分析
作者:秦華; 程菲; 朱梅; 高小文; 張小琦; 胡江; 王寶燕; 徐華
-
不相容性輸血的免疫控制策略
作者:左琴琴; 褚曉月; 吳繼博; 吳大洲; 毛娟; 張薇薇; 王紅; 徐華
-
換血術對新生兒相關檢驗指標的影響分析
作者:何敏; 張勇; 劉德松; 羅歡歡; 彭穎
-
不同間隔期、獻血量對獻血者血清鐵和鐵蛋白影響效果觀察
作者:戚艷萍; 何博; 黃曉斌; 蘇瑋; 戴琳; 謝釗
-
全血及成分血制備與發血融漿時血袋破損情況及原因分析
作者:劉易娟; 楊雪; 譚春澤; 傅明瑋; 禹亞麗; 劉麗娟; 李聚林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