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實用醫學研究》期刊投稿需要注意以下信息:
一、基本投稿方向
該刊是一本由世界醫藥出版社主辦的醫學期刊,本刊主要欄目有:論著、簡報、研究報告、專題研究、文獻綜述。旨在推動醫學學科發展和醫學教學實踐創新。
二、內容與格式規范
(一)自投稿之日起,如稿件在3個月內未獲用稿通知,即可自行處理,請勿一稿多投。一經錄用,編輯部有權出于版面需要對稿件進行必要的修改。
(二)來稿須符合學術規范,必須具有原創性、創新性和學術性,有獨到見解和學術價值,重復率檢測高于15%者恕不錄用;一旦發現有套改、抄襲行為,取消錄用資格。
(三)參考文獻應保持在5條及以上。參考文獻中的作者為1~3位時應全部列出,多于3位時只寫前3位,后面加“,等”即可;多位作者之間用逗號“,”隔開,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要齊全,順序要規范。
(四)文中小標題一般分為三級,第一級標題用“一、”、“二、”、“三、”標示;第二級標題用“1.”、“2.”、“3.”標示,第三級標題用“(1)”、“(2)”、“(3)”標示,每級標題序號前均空兩格。
(五)正文:一般應包括資料與方法、結果、討論三個部分,層次系統為1~3層,如:“1”,“1.1”,“1.1.1”,各級標序均左頂格,第2層后空1字距排標題。
(六)注釋格式與順序為著者(含整理者、點校者)、書名(章節數)、卷數(章節名)、版本(出版社與出版年月)及頁碼等。
(七)作者簡介在稿件首頁頁腳:姓名、工作單位全稱及職務(職稱)、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其下轄的市、縣)的地名、聯系電話(可放入稿件末尾)、郵政編碼。
(八)來稿請附中英文對照的摘要(300~500字左右),客觀真實地反映論文的內容;關鍵詞用5~8個反映文章的主要內容。
(九)內容涉及基金資助項目、專利項目或獲獎項目等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項目編號,并附單位證明和項目證書的復印件。
(十)計量單位和單位符號參閱人民軍醫出版社1992年版中華醫學會編輯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和1989年科技文獻出版社出版的《醫學法定計量單位換算辭典》。計量的數值一般應在0.1~1000范圍內,應正確使用詞頭。
三、審稿周期
《中國實用醫學研究》期刊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發行周期為:雙月刊,期刊級別:部級期刊,建議投稿前仔細核對格式要求,避免因細節問題延誤發表。
《中國實用醫學研究》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
《中國實用醫學研究》雜志是一本專注于實用醫學領域研究的期刊,旨在提升臨床醫生和醫學研究人員的臨床實踐水平和科學研究能力。
該雜志關注臨床醫學實踐經驗和醫學技術的應用。雜志每期刊登臨床醫學領域的原創研究論文、臨床實踐經驗介紹和臨床指南等內容。這些文章涵蓋了各個專科領域,包括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等,旨在為讀者提供權威的醫學研究成果和臨床實踐指導。雜志注重臨床實踐案例的分享與討論。雜志開設了病例報告和臨床實踐交流欄目,醫生們可以分享自己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病例和解決方案,通過案例討論和學術交流促進醫學知識的傳播和應用。
此外,雜志關注醫學科研的方法和技巧。它刊登了醫學研究方法的介紹和應用技巧的分享,幫助醫學研究人員提高科學研究的質量和效果。它還推出醫學統計學和臨床流行病學等學科的專題文章,為讀者提供研究方法和數據分析方面的支持。
總之,該雜志通過深入的臨床研究和實踐經驗分享,為醫學從業者提供了一個了解臨床醫學最新進展和實踐經驗的平臺。無論是臨床醫生、醫學研究人員還是醫學教育工作者,都可以從中獲取到臨床實踐指導和學術研究的啟示,促進實用醫學領域的發展和進步。
該刊被國內多個核心數據庫收錄,包括:萬方收錄(中)等,這顯示了其在醫學學界的學術影響力和權威性。
此外,《中國實用醫學研究》期刊還榮獲了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等,這些榮譽不僅證明了其學術質量得到了廣泛認可,也為其在醫學學術界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