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土地》期刊提供以下投稿方式及注意事項:
一、在線投稿:通過期刊官網在線投稿,系統支持稿件上傳、進度查詢及審稿意見反饋,需注冊賬號后提交。
二、郵箱投稿:部分欄目接受郵箱投稿,《中國土地》期刊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1號。
三、注意事項:在投稿前,務必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
投稿須知:
(一)文章的文題應力求簡潔,充分反映文章的主題。
(二)注釋:主要包括釋義性注釋和引文注釋,集中列于文末參考文獻之前。
(三)基金項目、科研項目:請注明基金項目、科研項目名稱及編號。
(四)來稿一經采用,因人力所限一般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文稿署名自便,但來稿請注明作者真實姓名、單位、職稱、通訊地址、郵政編碼及電話,以便聯系。
(五)摘要直接概括論文的學術觀點和結論,一般不超過300字。
保持聯系暢通:在投稿后,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編輯部在審核過程中能夠及時與作者溝通。
耐心等待審核:由于編輯部工作量較大,審核過程可能需要一定時間,預計審稿時間為:1個月內,作者應耐心等待審核結果,并避免頻繁催稿。
綜上所述,向《中國土地》期刊投稿可以選擇在線投稿或郵箱投稿兩種方式。在投稿過程中,作者應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并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與編輯部溝通。
《中國土地》期刊是一本在我國經濟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它致力于為經濟理論研究者和經濟實踐工作者搭建交流平臺,全方位展示經濟領域的前沿成果與實踐經驗,創刊于1982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主管,中國自然資源報社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國際刊號:1002-9729,國內刊號:11-1351/F。
中國土地發表范例
-
集體建設用地整備制度下的土地資產權益實現——以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為例
作者:杜小剛; 卓妮
-
淺談土地二級市場的構建——以浙江省寧波市試點為例
作者:陳紅霞; 趙振宇; 陸夢夢
-
社會資本參與土地整治的實踐模式——以山東省新泰市為例
作者:呂婧; 劉今朝
-
淺析礦山生態修復存在的問題和對策——以云南省陸良縣為例
作者:許祥云
-
“利益共享”模式下存量產業用地盤活策略研究——以深圳市為例
作者:李慶; 黃曉冰
-
土地政策支持鄉村振興典型地區調研
作者:自然資源督察聯合調研組
-
“三權分置”背景下的宅基地利用模式探索
作者:亢德芝; 黃月恒; 李皓晟
-
德國空間均衡發展的特點、做法及借鑒
作者:湯懷志; 梁夢茵; 張清春
-
宅基地基準地價評估思考
作者:張玲燕; 賀衛中
-
村莊規劃的編制問題及建議
作者:盧向虎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