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血液流變學》作為一本醫學領域的學術期刊,投稿難度一般,但仍需要作者具備一定的學術實力。具體詳情需結合期刊定位、審稿流程以及投稿者的研究質量綜合評估。以下是詳細分析:
了解期刊信息:
《中國血液流變學》期刊創刊于1991年,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蘇州大學主辦的醫學類季刊。該雜志以中文出版,擁有國內刊號:CN 32-1625/R及國際刊號:ISSN 1009-881X。旨在成為醫學領域的先鋒,及時反映醫學改革與發展的最新成果,深入探索醫學規律,助力醫學事業的繁榮。通過高質量的論文和研究成果,為醫學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推動醫學創新與進步。
期刊級別與定位:
《中國血液流變學》 期刊被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數據庫收錄。獲得了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等榮譽。主要欄目:論著、臨床研究、科研簡訊、方法與技術、藥物應用、儀器研制、綜述、講座等,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該期刊的讀者群體主要是醫學工作者、醫學研究者、醫學政策制定者以及對醫學領域感興趣的讀者。
投稿須知:
(一)基金項目:如為基金項目,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項目編號。
(二)稿件寄出1個月后未收到采用通知者,請自行處理。來稿一律不退,請自留底稿。
(三)在文章大標題下方,多個作者之間用逗號分隔。
(四)摘要應能客觀反映論文主要內容和觀點,不加詮釋和評價性文寧,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一般不超過300宇。
(五)圖、表 、照片圖應清晰,線條圖用黑色筆在空白紙上準確繪出,另起一行附圖說明(文字要準確精練),并在文中插入位置寫明“見圖×”。
發表周期:
采用三審制(初審、復審、終審),《中國血液流變學》期刊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如果超過預計的審稿時間仍未收到回復,可以主動聯系編輯部詢問進度,若想縮短周期,流程協助可咨詢在線客服。
投稿建議:
投稿《中國血液流變學》期刊需注重選題創新性與格式規范性。建議投稿前充分研讀近期刊發文章,并嚴格遵循雜志社要求,對于具備一定學術實力的作者來說,是一個相對好投且發表周期較短的期刊選擇。
中國血液流變學發表范例
-
糞鈣衛蛋白在炎癥性腸病與腸易激綜合征鑒別診斷中的價值
作者:陳小娟
-
糜蛋白酶和鏈蛋白酶在胃鏡檢查中對圖像清晰度影響的臨床研究
作者:孫雪龍; 袁媛; 李嶺; 張德慶
-
雷公藤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曾克勤; 武劍; 郭雨凡; 王鳴軍; 周二葉
-
片段弓技術應用于外傷性前牙脫位再植后固定的療效分析
作者:黃曉菲; 劉蓉; 楊成; 袁蘇健; 王建華
-
放療后室管膜腫瘤患者的生存預后因素分析
作者:曹春香; 徐曉婷; 周菊英
-
31例復發顱咽管瘤的顯微手術治療
作者:孟成杰; 黃永芬; 王中; 虞正權; 陳罡; 李翔
-
單孔與雙孔胸腔鏡手術切除后縱隔腫瘤的對比研究
作者:唐興; 張晨; 何靖康; 于曉軍
-
腹腔鏡微創根治術在結直腸癌患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
作者:居建明
-
56例假體隆鼻術失敗因素分析
作者:武彬; 李麗
-
428例慢性下腰痛患者腰椎曲度變化與椎間盤退變的調查研究
作者:王盛強; 程毅; 陶榮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