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中國藥物濫用防治》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本刊實行雙向匿名評審制度,編委會根據評審意見,決定是否采用。
(二)基金項目名稱應按照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三)中文藥物名稱應使用化學工業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或衛生部藥典委員會編寫的《中國藥品通用名稱》中的名稱,英文藥物名稱則采用國際非專利藥名,不用商品名。
(四)來稿請附300字左右的內容摘要、3-8關鍵詞。
(五)請在文末注明第一作者出生年份、性別、民族(漢族可不注)、籍貫、職稱或職務、學位或學歷、主要研究方向、詳細通信地址、郵編、聯系電話及E-mail地址。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中國藥物濫用防治》是一本在醫學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95年創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管,中國藥物濫用防治協會;軍事醫學科學院毒物藥物研究所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11-3742/R,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6-902X。
該刊設置了黨為人民謀健康的100年、進展與綜述、成癮醫學:臨床與基礎研究、合理用藥研究、藥物不良反應、政策法規與管理實踐、病例報告與調研分析、中藥應用與中西醫結合、預防教育與經驗交流等欄目,覆蓋醫學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醫學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中國藥物濫用防治發表范例
-
積極心理學在戒毒康復中的運用
作者:蘇俊義
-
吸食麻古所致寄生蟲妄想癥1例
作者:胡炎先; 伍望橋
-
唑來膦酸所致不良反應文獻概述
作者:金淑萍; 高永麗; 王恩生; 藍蘭
-
阿立哌唑不良反應近況文獻概述
作者:孫振曉; 孫宇新; 于相芬
-
兒童靜脈注射熱毒寧針劑不良反應分析
作者:陸英
-
海昆腎喜膠囊不良反應文獻概述
作者:黃承國
-
甲基苯丙胺濫用的研究前景:探索青少年大腦和行為的冰毒易損性
作者:曹龍飛; 沈耽琳; 羅丹; 徐榕婧; 李靜
-
甲基苯丙胺對男性生殖系統影響
作者:陳印; 米雪純; 張秋梁; 李秋艷; 申吉泓
-
2018年全國物質濫用防治培訓班在北京圓滿結束
作者:--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