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中國質量技術監督》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文獻按作者姓氏的第一個字母依A-Z順序分中、英文兩部分排列,中文文獻在前,英文文獻在后。引文中的英文書名及期刊名用斜體,論文題目寫入“”號內。
(二)因匿名評審需要,正文部分不得出現與作者有關的任何信息。
(三)第一作者必須注明出生年月、性別、籍貫、職稱、學歷、從事的研究方向或領域;通訊作者必須注明其職稱、學歷以及從事的研究方向或領域。
(四)作者原創、未公開發表、符合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無知識產權爭議;符合學術規范。
(五)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摘要采用第三人稱撰寫。英文摘要還應包括文題、文中所有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及郵政編碼,其后加列國名。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中國質量技術監督》是一本在工業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79年創刊,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主管,中國質量報社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11-3935/T,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8-1607。
該刊設置了高層專遞、專題策劃、案例沙龍和局長講壇、質量觀點、法規平臺、地方視窗、企業參考、圓 桌懇談、品牌建設等欄目,覆蓋工業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工業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中國質量技術監督發表范例
-
積極創新工作機制 強化特種設備監管
作者:何鵬
-
踏上新的征程 山東省煙臺市加大知識產權創造運用力度
作者:孫洪安
-
以質量打造“箱包之都” 浙江省平湖市推進箱包行業質量提升顯成效
作者:平聞
-
為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 江西省贛州市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側記
作者:劉春江
-
“高標準”助力“高質量” 河北省唐山市發揮標準引領作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作者:趙納鵬; 張明遠
-
立足新起點 著力解難題 新疆昌吉州市場監管局積極打造營商環境高地
作者:趙斌
-
將改革“紅利”落到實處 山東省德州市市場監管局創新舉措強化監管紀實
作者:井鳳燕
-
為高質量發展插上“翅膀” 江蘇省特種安全防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服務企業出新招
作者:吉祥; 楊青
-
市場監管人如何讀書·寫書·出書
作者:李迎豐
-
產品質量安全與市場安全的關系淺析
作者:張同秀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