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介入放射學電子》作為一本醫學領域的學術期刊,投稿難度一般,但仍需要作者具備一定的學術實力。具體詳情需結合期刊定位、審稿流程以及投稿者的研究質量綜合評估。以下是詳細分析:
了解期刊信息:
《中華介入放射學電子》期刊創刊于2013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管中華醫學會主辦的醫學類季刊。該雜志以中文出版,擁有國內刊號:CN 11-9339/R及國際刊號:ISSN 2095-5782。旨在成為醫學領域的先鋒,及時反映醫學改革與發展的最新成果,深入探索醫學規律,助力醫學事業的繁榮。通過高質量的論文和研究成果,為醫學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推動醫學創新與進步。
期刊級別與定位:
《中華介入放射學電子》 期刊被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數據庫收錄。獲得了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等榮譽。主要欄目:指南與共識、腫瘤介入、血管介入、神經介入、非血管介入、基礎研究、影像診斷、綜述、介入護理、病例報告等,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該期刊的讀者群體主要是醫學工作者、醫學研究者、醫學政策制定者以及對醫學領域感興趣的讀者。
投稿須知:
(一)稿件如有合作作者,作者總人數不得超過3人,以投稿時的合作作者署名順序為準。審稿通過之后不得變更姓名、不得改動合作署名順序。
(二)文稿應為word文檔,在“主題”欄中注明“作者一標題。
(三)小標題單獨占一行,一律使用阿拉伯數字(從1開始)表示為:1.1、1.2、……2.1、2.2、……
(四)參考文獻:應為正式出版物上發表的、作者親自閱讀、與文稿主要內容密切相關的近年文獻,要求精選。
(五)中文摘要(200字以內),英文摘要與中文對應,關鍵詞(3-8個),每詞之間用分號分隔,置于正文之前。
發表周期:
采用三審制(初審、復審、終審),《中華介入放射學電子》期刊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如果超過預計的審稿時間仍未收到回復,可以主動聯系編輯部詢問進度,若想縮短周期,流程協助可咨詢在線客服。
投稿建議:
投稿《中華介入放射學電子》期刊需注重選題創新性與格式規范性。建議投稿前充分研讀近期刊發文章,并嚴格遵循雜志社要求,對于具備一定學術實力的作者來說,是一個相對好投且發表周期較短的期刊選擇。
中華介入放射學電子發表范例
-
部分脾栓塞術聯合TACE治療原發性肝癌伴脾功能亢進的研究進展
作者:張立波; 任志忠; 劉影; 張躍偉
-
經皮球囊血管成形術和經皮支架植入術治療透析通路中心靜脈狹窄的臨床效果比較
作者:王賓; 肖恩華; 尚全良; 馬聰; 陳柱; 羅建光; 朱暉; 張子曙
-
接力穿刺技術治療無對側股動脈入路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應用研究
作者:師貞愛; 李承志; 張紅; 劉玉龍; 李王海; 張艷
-
大黃素甲醚調節miR-370誘導肝癌細胞凋亡的實驗研究
作者:李燕; 潘小平; 王海霞; 仝東蒙; 王琛; 朱麗達
-
3D-TPS計算125I放射性粒子鏈徑向劑量分布的實驗研究
作者:焦德超; 鐘智輝; 牛榮仿; 韓新巍; 馬波; 任建莊; 孫占國; 劉娟芳; 石謹
-
專病護理結合賦能宣教方法在主動脈夾層行介入治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作者:周碧芳; 陽秀春
-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疼痛護理的研究進展
作者:劉文萍; 謝婧
-
頸動脈插管模型在介入教學培訓中的應用價值研究
作者:王杰; 董健; 賈振宇; 祖慶泉
-
優化椎動脈造影在基底動脈穿支血管顯示中的應用研究
作者:陳超; 楊凈松; 趙衛; 李星海; 李彬
-
經靜脈途徑治療腦動靜脈畸形的研究進展
作者:何艷艷; 白衛星; 李天曉; 賀迎坤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