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中國法律評論》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請附第一作者簡介,給出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到縣級)、職稱、學歷、學位、簡歷或研究方向等信息。
(二)稿件必須原創,必須遵守新聞出版法律法規,不得抄襲或一稿多投,文責自負。
(三)文題:一般不超過20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四)參考文獻應標明所引用文獻的著者姓名、書名、出版地名、出版社名、出版時間、頁碼等。
(五)摘要應為論文主要內容的濃縮和提煉,要求以“[摘要]”表示,不應使用諸如“本文認為”,‘“筆者認為”等評價性語言,字數在300字以內。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中國法律評論》是一本在政法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2014年創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主管,法律出版社有限公司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10-1210/D,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2095-7440。
該刊設置了對話、專論、思想、影像、批評、策略等欄目,覆蓋政法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政法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中國法律評論發表范例
-
風雨無阻桃李路 拓志未來續風流——吉林大學法學學科簡史
作者:--
-
改革開放四十年立法工作的七個轉變
作者:胡健
-
經由國際法的國內法改革——改革開放四十年國內法制建設的另類路徑觀察
作者:廖詩評
-
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刑法學犯罪構成理論的變遷
作者:李強
-
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知識產權世紀飛躍
作者:王淇
-
改革開放與香港的法治秩序——一種法理學的觀察視角
作者:葉一舟
-
不對稱治理格局下香港的憲制基礎與憲法適用
作者:程潔
-
設區的市地方立法工作分析與完善
作者:毛雨
-
見證中國法治四十年
作者:肖揚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