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中國造紙》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摘要:即摘取論文的觀點,是文中觀點的高度濃縮。要求在100字以內。
(二)根據具體情況本刊可以對來稿進行必要的刪改,不接受刪改者請在文中標注聲明。
(三)原則:題名應確切、簡練、醒目,在能準確反映論文特定內容的前提下,題名詞數越少越好。
(四)文內引用參考文獻的標注按引用文獻出現的先后順序連續編碼,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
(五)作者簡介:編排格式: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學位,職稱或職位,主要研究方向(聯系電話,郵箱)。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中國造紙》是一本在工業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2年創刊,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主管,中國造紙學會 ;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11-1967/TS,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0254-508X。
該刊設置了學術微評·圖文作品、高得率漿·原料、消息、高得率漿·工藝、高得率漿·應用、高得率漿·環保、高得率漿·工程設計、研究論文、技術報告、專欄等欄目,覆蓋工業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工業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中國造紙發表范例
-
堿木質素基多孔炭材料的制備及其在超級電容器中的應用
作者:袁康帥; 郭大亮; 張子明; 郭云樸; 鄒成; 薛國新
-
2019國際造紙技術報告會將于10月11日在上海召開
作者:--
-
纖維素的研究進展
作者:付時雨
-
木質素清潔高效分離研究進展
作者:金永燦; 谷峰
-
創新促進升級,開放推動發展第四屆中國造紙裝備發展論壇在杭州成功召開
作者:--
-
木質纖維生物質半纖維素分離研究進展
作者:岳盼盼; 付亙愨; 胡亞潔; 李艷霏; 彭鋒; 孫潤倉
-
木質素基碳纖維研究進展
作者:曹其平; 周景輝
-
2019中國國際造紙科技展覽會及會議將于10月10—12日在上海舉辦
作者:--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