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報》期刊投稿需要注意以下信息:
一、基本投稿方向
該刊是一本由最高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中國檢察出版社有限公司主辦的政法期刊,1989年創刊,本刊主要欄目有:重要文件、指導性案例、工作報告、司法解釋。旨在推動政法學科發展和政法教學實踐創新。
二、內容與格式規范
(一)稿件必須嚴格遵守相關學術規范性和嚴謹性,遵循學術道德要求,如有著作權糾紛和學術觀點糾紛,作者文責自負。
(二)稿件請提供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學歷、職稱、研究方向、通訊地址、聯系電話和E-mail等。
(三)標題使用小二號字,宋體,加粗顯示;正文使用五號字,宋體;圖題、圖注、表格、標注、參考文獻使用小五號字,宋體。文中英文均使用Times New Roman字體,根據其在文中所處位置選用相應字號。
(四)摘要包括的信息量應與論文基本相符,使讀者即使不閱讀全文,通過摘要也能基本了解論文的觀點和研究的基本結論。
(五)引用國際組織機構報告時,應標明機構名,報告名,編號,第幾頁或第幾段,但聯大決議和安理會決議等可略去機構名和報告名,直接在UN Doc.后標出文件編號。
(六)引文標示應全文統一,采用方括號上標的形式置于所引內容最末句的右上角,引文編號用阿拉伯數字置于半角方括號中,如:“……模式[3]”。
(七)圖表在論文中按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并排在正文相應位置。照片需清晰,線圖成比例。圖像最好單獨用JPEG或TIFF等文件格式編輯、保存。
(八)來稿若為課題研究成果,則凡被省級以上單位正式立項的課題,應在文中標明課題的立項單位、級別、時間和編號等信息。
(九)在審稿意見中要明確指出評審論文中的創新性及科學價值,對于“退稿”和“同意發表”的論文,要給出詳細的理由。對于同意接受論文中的缺點,應盡可能給出詳細的修改建議。詳細的審稿意見有利于編輯做出正確的判斷,并有利于作者在今后工作中進一步提高論文的質量。
(十)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三、審稿周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報》期刊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發行周期為:雙月刊,期刊級別:部級期刊,建議投稿前仔細核對格式要求,避免因細節問題延誤發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報》創刊于1989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主要刊登了國家頒布的法律、決定和立法解釋,最高人民檢察院有關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批復、解答等司法解釋文件,以及高檢院制定并需公開公布的通知、決定等重要文件。該公報對于公、檢、法、司及監察、工商、稅務、律師、海關等部門的工作人員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通過閱讀公報,這些工作人員可以了解到國家最新頒布的法律法規、政策文件,以及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具體法律問題的解釋和應用。這對于他們在工作中正確理解和適用法律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此外,該公報還刊登了檢察機關辦理的有影響的重大典型案件。這些案件的報道可以幫助讀者了解司法實踐中的典型案例和相關的法律問題,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對于法學研究人員、各級政法院、法學院校的師生以及各企事業單位法律顧問而言,這些案例的學習和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訂閱該公報的讀者還包括各級人大、政府、黨委紀檢部門的工作人員。他們通過閱讀公報,可以了解最高人民檢察院行使職權的相關決定和通知,以及最新的法律和政策動態。這對于他們履行職責,正確執行法律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總之,它對于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法律研究人員和法學教育機構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希望該公報能夠繼續發揮其在法治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該刊被國內多個核心數據庫收錄,包括: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這顯示了其在政法學界的學術影響力和權威性。
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報》期刊還榮獲了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這些榮譽不僅證明了其學術質量得到了廣泛認可,也為其在政法學術界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