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中華損傷與修復》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別,職務職稱,學歷學位、工作單位、研究方向等。作者簡介用腳注,宋體小五號字。
(二)稿件應包括中文摘要(200—300字)、關鍵詞(3—5個)。不提供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
(三)圖表表隨文排,圖題、圖注也隨文排,并留適當空位。
(四)稿件要求言之有物、有理、有據,來稿語種中文,原作、譯作均可,譯作須提供原文和授權書。
(五)參考文獻凡論及他人工作和觀點時均要引出文獻,未公開發表的文獻資料一般不引用。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中華損傷與修復》是一本在醫學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2006年創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管,中華醫學會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11-9132/R,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673-9450。
該刊設置了重點號:學科發展,獻禮黨的百年華誕_學科發展 獻禮黨的百年華誕、論著、短篇論著、綜述、消息、護理園地、病例報告、視頻等欄目,覆蓋醫學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醫學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中華損傷與修復發表范例
-
京萬紅軟膏和納米銀凝膠治療糖尿病足潰瘍的臨床療效比較研究
作者:黃志鋒; 鄭少逸; 賴文; 熊兵; 劉族安; 李漢華; 孫傳偉; 馬亮華; 羅紅敏
-
軟聚硅酮銀離子敷料用于嬰幼兒深Ⅱ度燒傷創面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
作者:魏瑩; 陳志堅; 楊煥納; 李允; 田社民; 查新建; 夏成德; 賀芳
-
中藥復春散2號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實驗研究
作者:徐寶華; 楊曉靜; 朱云; 邰寧正; 孫炳偉
-
中英兩國燒傷教育現狀對比
作者:范東東; 鄭興鋒; 馬兵
-
預處理間充質干細胞促進創面愈合的研究進展
作者:王瓊; 劉玲英; 巴特; 周彪
-
精細化護理干預在會陰部瘢痕修復術中的運用
作者:程茜; 于冶; 胡亮; 程葉晴; 杜鵑; 楊曉燕; 陳儀
-
晚期直腸腺癌轉移會陰部潰瘍一例的創面修復
作者:董肇楊; 張磊; 李小英; 宋國榮; 黃磊; 史亮; 李燦; 彭媛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