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農業裝備學報·中英文》期刊投稿需要注意以下信息:
一、基本投稿方向
該刊是一本由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主辦的農業期刊,2020年創刊,本刊主要欄目有:農業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智能農機裝備、設施農業與智能化裝備。旨在推動農業學科發展和農業教學實踐創新。
二、內容與格式規范
(一)為加快稿件處理速度,本刊實行審稿意見及時反饋制度,盡量為來稿附上審稿意見,15日內會給出審稿意見。
(二)來稿需包括文章名、內容提要、關鍵詞。內容提要需能簡明扼要、客觀準確地體現出論文的主要觀點;關鍵詞要以分號分隔并列。
(三)文中參考文獻序號用帶方括號的阿拉伯數字表示,如[1]。一種文獻在同一文中被反復引用者,用同一序號標示。
(四)標題序號:可按四級小標題的格式寫:一、(一)、1、(1);一級、二級標題另起段,正文另起段;三級、四級小標題另起段,但正文接排;正文內序號用①……②……等。
(五)正文段落層次號一律使用阿拉伯數字(不出現前言、引言等之內的層次),頂行書寫,層次號后空一格,一級標題前空一行。
(六)注釋中重復引用文獻、資料時,第一次必須引用完整信息,再次引用時可以略寫。若為注釋中次第緊連援用同一文獻、資料等的情形,可使用“同上注”。
(七)本刊將進一步推動開放獲取出版的進一步深化和擴展,支持對論文數據的語義化揭示、檢索和關聯,支持原生態數字資源(不僅限于PDF版)的開放獲取,支持論文附加資料的發布與利用,積極探索和試驗數字內容擴展服務能力,支持研究成果的豐富化展示、移動化獲取、泛在化利用。
(八)關鍵詞是表述論文中心內容且具有實質意義的詞匯,一般為3~8個,以分號分隔.盡量采用《漢語牛題詞表》或各專業豐題詞表提供的規范詞。
(九)歡迎機構和作者提供開放獲取出版基金。本刊愿與業界加強交流與合作,支持包括機構知識庫在內的開放獲取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在期刊資源建設、運行模式、工具平臺、作者培訓等方面的共享與合作。
(十)本刊鼓勵作者在正式投稿前將論文手稿(預印本)提交至知名預印本平臺,如arXiv、ChinaXiv,且已發布預印本的論文手稿將不被視為重復發表。本刊鼓勵作者將文章所有版本,包括提交版本,錄用版本和出版版本存放在機構或其他存儲庫中,并且沒有選擇限制。
三、審稿周期
《智能化農業裝備學報·中英文》期刊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發行周期為:季刊,期刊級別:省級期刊,建議投稿前仔細核對格式要求,避免因細節問題延誤發表。
《智能化農業裝備學報·中英文》創刊于2020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季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作為聚焦農業科技前沿的重要學術期刊,致力于刊載和傳播國內外智能化農業裝備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和技術應用,旨在促進國際間農業工程學術交流,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為農業裝備產業的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從而助力農業現代化的全面發展。
該學報關注的重點之一是智能化農業裝備領域的應用基礎技術研究進展。隨著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智能化農業裝備在種植、養殖、農機作業等各個環節都展現出巨大的潛力和應用前景。它緊密關注這一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報道和解析各種智能傳感技術、數據分析算法、機器學習方法等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為農業生產提供科技支撐和技術保障。
在農業裝備領域,關鍵共性技術的突破和重大裝備的開發是推動整個產業發展的關鍵。它積極報道和推廣這方面的研究成果,涵蓋了從傳統農機改造到智能化農業機器人、無人機、農業物聯網等新型裝備的研發與應用,為農業裝備產業的技術進步和結構優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參考。此外,該學報還關注典型應用示范的報道。除了學術研究成果外,實際的應用示范對于促進農業裝備的推廣應用和產業化具有重要意義。它定期報道各地區和企業在智能化農業裝備領域的典型應用案例,介紹其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改善產品質量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經驗,為其他地區和企業提供借鑒和參考。
該刊被國內多個核心數據庫收錄,包括: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這顯示了其在農業學界的學術影響力和權威性。
此外,《智能化農業裝備學報·中英文》期刊還榮獲了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這些榮譽不僅證明了其學術質量得到了廣泛認可,也為其在農業學術界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