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期刊提供以下投稿方式及注意事項:
一、在線投稿:通過期刊官網在線投稿,系統支持稿件上傳、進度查詢及審稿意見反饋,需注冊賬號后提交。
二、郵箱投稿:部分欄目接受郵箱投稿,《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期刊地址:北京市車公莊大街6號3號樓606、612室。
三、注意事項:在投稿前,務必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
投稿須知:
(一)審稿機制:本刊實行雙向匿名審稿制度。
(二)稿件摘要一般在200-300字、關鍵詞一般3-8個。
(三)論文署名應是參與選題和設計、參與具體工作、能對研究結果負責者。作者提交的研究成果,發表后不會侵犯他人版權。作者不屬于同一單位時,在作者姓名右上角標注阿拉伯數字。
(四)基金項目(有則加項):獲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應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五)引用國際組織機構報告時,應標明機構名,報告名,編號,第幾頁或第幾段,但聯大決議和安理會決議等可略去機構名和報告名,直接在UN Doc.后標出文件編號。
保持聯系暢通:在投稿后,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編輯部在審核過程中能夠及時與作者溝通。
耐心等待審核:由于編輯部工作量較大,審核過程可能需要一定時間,預計審稿時間為:1個月內,作者應耐心等待審核結果,并避免頻繁催稿。
綜上所述,向《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期刊投稿可以選擇在線投稿或郵箱投稿兩種方式。在投稿過程中,作者應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并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與編輯部溝通。
《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期刊是一本在我國建筑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它致力于為建筑理論研究者和建筑實踐工作者搭建交流平臺,全方位展示建筑領域的前沿成果與實踐經驗,創刊于1994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主管,中國勘察設計協會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國際刊號:1671-9506,國內刊號:11-4835/TU。
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發表范例
-
第一批特色小鎮成果展示·天津·
作者:--
-
中國數字化城市管理發展綜述
作者:李穎玥; 劉朝暉
-
智慧推動,讓多瑙河畔的珍珠更加璀璨——以維也納智慧城市為例
作者:宗穎俏; 劉朝暉
-
智能建筑未來已來——訪全國智能建筑及居住區數字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426)技術標準中心主任尚治宇
作者:--
-
大華推出網絡硬盤錄像機、頭戴式執法記錄儀等新品
作者:--
-
HID Global展望2017年身份識別技術行業主流趨勢
作者:--
-
中控智能攜手蘇寧集團打造新一代智慧商業綜合體
作者:--
-
科達移動警務終端入駐蕪湖公安局
作者:--
-
亨通線纜助力滬昆客專貴陽至昆明段和云桂鐵路云南段開通
作者:--
-
德特威勒公司助力中化國際數據中心機房建設
作者:--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