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災害學報》期刊提供以下投稿方式及注意事項:
一、在線投稿:通過期刊官網在線投稿,系統支持稿件上傳、進度查詢及審稿意見反饋,需注冊賬號后提交。
二、郵箱投稿:部分欄目接受郵箱投稿,《自然災害學報》期刊地址:哈爾濱市學府路29號。
三、注意事項:在投稿前,務必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
投稿須知:
(一)摘要論著須附中文摘要,重要文章還必須附英文摘要。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結論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采用第三人稱撰寫,不用“本文”等主語。
(二)論著須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結論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
(三)來稿收到后,編輯部將在兩周內通知作者是否送交匿名外審。外審周期為三個月,無論是否通過都將及時向來稿者反饋評審結果。
(四)來稿一般包括以下內容:標題、作者、摘要、關鍵詞及以上各項相應的英文翻譯、正文、注釋、參考文獻。
(五)題目應能準確概括文章內容,一般不超過20字。如非必要,不用副題名。英文標題內容應與中文標題相應。
保持聯系暢通:在投稿后,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編輯部在審核過程中能夠及時與作者溝通。
耐心等待審核:由于編輯部工作量較大,審核過程可能需要一定時間,預計審稿時間為:1-3個月,作者應耐心等待審核結果,并避免頻繁催稿。
綜上所述,向《自然災害學報》期刊投稿可以選擇在線投稿或郵箱投稿兩種方式。在投稿過程中,作者應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并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與編輯部溝通。
《自然災害學報》期刊是一本在我國地質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它致力于為地質理論研究者和地質實踐工作者搭建交流平臺,全方位展示地質領域的前沿成果與實踐經驗,創刊于1992年,是由中國地震局主管,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 中國災害防御協會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國際刊號:1004-4574,國內刊號:23-1324/X。
自然災害學報發表范例
-
高鐵隧道施工對文物建筑影響的評估方法研究
作者:關美榮; 張浩森; 李昀陽; 黨博翔
-
早稻高溫熱害強度指數構建及氣候危險性評價
作者:郭安紅; 何亮; 韓麗娟; 張蕾
-
基于Moran’I指數的全國空氣質量時空格局分析
作者:陶雨婷; 吳云清
-
不同氣候帶典型區域水稻產量主控氣候因子分析及預測
作者:左慧婷; 婁運生; 李忠良; 石一凡; 鄭澤華; 王穎
-
湖南省霧霾、灰霾災害風險區劃
作者:朱穎芳; 高俊; 陳亞龍; 熊超; 顏偉凡
-
高溫后鋼筋再生混凝土梁受剪性能及斜截面承載力計算
作者:陳宗平; 周山崴; 梁厚燃
-
熱帶氣旋潛在影響力指數的改進及其應用——以14號熱帶氣旋“莫蘭蒂”為例
作者:王琳; 李倩瑜; 唐立娜
-
極端降水事件概率分布識別方法對比研究
作者:周向陽; 張榮; 雷文娟
-
吉林省熱量資源的時空變化特征
作者:張華; 王嵐; 劉劍剛; 曹永強; 于淼; 劉大齊
-
覆蓋型巖溶土洞致災過程的數值模擬與預測
作者:蘇添金; 洪儒寶; 簡文彬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