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自然資源學報》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關鍵詞:3-5個詞條,用逗號隔開;英文關鍵詞詞組首字母大寫。
(二)正文標題:正文標題的層次不宜過多,層次序號為一、(一)、1、(1),層次少時可依次選序號。正文一級標題用加粗的宋體4號字,二級以下標題用加粗的宋體小4號字。
(三)學術性文章引用文獻須核對原著,務求準確。注釋(參考文獻)用文后標注法。
(四)本刊采用雙向匿名專家審稿制,編輯部將根據評審意見決定稿件的取舍。
(五)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職稱、學位、研究方向。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自然資源學報》是一本在管理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6年創刊,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自然資源學會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11-1912/N,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0-3037。
該刊設置了“中國紅色旅游資源創新開發”專欄、“全球水資源危機與水政治”專欄、其他研究論文等欄目,覆蓋管理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管理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自然資源學報發表范例
-
經濟集聚對區域水污染物排放的影響及溢出效應
作者:周侃; 王強; 樊杰
-
青藏高原東北部氣候變化的異質性及其成因
作者:李林; 李曉東; 校瑞香; 申紅艷
-
近50年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國境內冰川變化
作者:李龍; 姚曉軍; 劉時銀; 卜亞平; 宮鵬; 李曉鋒
-
羌塘高原人與野生動物沖突的成因
作者:徐增讓; 靳茗茗; 鄭鑫; 魏子謙
-
1979-2014年中國地面風速的長期變化趨勢
作者:王楠; 游慶龍; 劉菊菊
-
1960-2016年中國北方地區極端干濕事件演變特征
作者:賈艷青; 張勃
-
我國歷史生物地理學研究的開拓者--文煥然先生誕辰100周年祭
作者:文榕生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