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學報》期刊提供以下投稿方式及注意事項:
一、在線投稿:通過期刊官網在線投稿,系統支持稿件上傳、進度查詢及審稿意見反饋,需注冊賬號后提交。
二、郵箱投稿:部分欄目接受郵箱投稿,《中山大學學報》期刊地址:廣州市新港西路135號。
三、注意事項:在投稿前,務必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
投稿須知:
(一)請在稿件后面附上作者的固定電話號碼和手機號碼、傳真號碼、通信地址和電子信箱。
(二)參考文獻:論著文章要求15條以上,主要引用近3~5年內的新文獻。
(三)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摘要,闡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不少于150個漢字)。
(四)基金項目格式:項目來源+項目編號。
(五)來稿請勿一稿多投,投稿三個月后未接到用稿通知者,請作者自行處理。
保持聯系暢通:在投稿后,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編輯部在審核過程中能夠及時與作者溝通。
耐心等待審核:由于編輯部工作量較大,審核過程可能需要一定時間,預計審稿時間為:1-3個月,作者應耐心等待審核結果,并避免頻繁催稿。
綜上所述,向《中山大學學報》期刊投稿可以選擇在線投稿或郵箱投稿兩種方式。在投稿過程中,作者應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并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與編輯部溝通。
《中山大學學報》期刊是一本在我國科學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它致力于為科學理論研究者和科學實踐工作者搭建交流平臺,全方位展示科學領域的前沿成果與實踐經驗,創刊于1955年,是由國家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學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國際刊號:0529-6579,國內刊號:44-1241/N。
中山大學學報發表范例
-
中世紀盛期西班牙猶太人與基督徒的族群融合
作者:王玖玖
-
帝國以前的羅馬城——從聚落到都城的考古學觀察
作者:周繁文
-
功夫倫理初探
作者:倪培民
-
陰陽“八卦”的演變及陰陽家與《周易》的關系
作者:高華平
-
《六經》與《四書》的思想互補與內在張力
作者:朱漢民
-
莊子“齊物論”屬讀辨正
作者:李智福
-
民族走廊與族群互動
作者:周大鳴
-
在“逃離”與“加入”之間:從“吳將軍”傳說看山地族群的國家認同
作者:劉秀麗
-
南嶺走廊地區的宗教、邊界與跨地域想象
作者:張超
-
文化人類學在中國和日本之間的可能性
作者:周星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