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再生資源與循環經濟》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來稿請附相關的內容摘要和關鍵詞。內容摘要在稿件正文之前,以100—300字為宜,簡介主題范圍、目的方法、內容梗概、創新之處、主要結論。
(二)文稿凡屬基金資助項目,應寫明基金項目名稱及項目編號,基金項目名稱應按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正式名稱填寫,投稿時附基金項目證明復印件,本刊將優先錄用和發表。
(三)正文的書寫格式、層次與序號寫法如下:各級標題序號頂格書寫,標題末一般不加標點符號。
(四)注釋采用“作者-年份”制。
(五)盡量避免出現長句,要用標點適當隔開,文字敘述要通俗易懂,避免晦澀歧義。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再生資源與循環經濟》是一本在環境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0年創刊,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主管,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天津再生資源研究所;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12-1397/X,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674-0912。
該刊設置了政策法規、簡訊、循環經濟、行業交流、再生利用、專利資訊等欄目,覆蓋環境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環境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再生資源與循環經濟發表范例
-
大學校園垃圾分類現況調查及改進措施——以南京郵電大學為例
作者:高大偉; 陳宇航; 劉雨荷
-
新型綠色廢鉛錫合金高效提取技術研究
作者:郎慶成; 王云立; 肖向彬; 趙斌; 曹雅; 武曉燕
-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無害化環保再生技術研究
作者:李志杰; 羅京科
-
生物質炭制粉、成型及烘干工藝研究
作者:張彥
-
小型“預處理+濃縮轉輪+催化燃燒”一體化設備研究
作者:彭芬; 汪壯; 吳衛; 劉彰
-
污水處理廠臭氣處理方法分析
作者:楊傳忠; 榮中原; 廖慶花; 郭家磊; 王杰
-
歐洲建造小型垃圾焚燒發電設施的驅動因素和障礙
作者:張斌
-
專利名稱:一種廢冰箱拆解破碎回收線
作者:--
-
專利名稱:一種廢舊電視機拆解、處理和打包為一體的裝置
作者:--
-
專利名稱:一種廢舊電腦主機外殼的拆解線
作者:--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