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遺傳資源學報》作為一本農業領域的學術期刊,投稿難度一般,但仍需要作者具備一定的學術實力。具體詳情需結合期刊定位、審稿流程以及投稿者的研究質量綜合評估。以下是詳細分析:
了解期刊信息:
《植物遺傳資源學報》期刊創刊于2000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主管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中國農學會主辦的農業類雙月刊。該雜志以中文出版,擁有國內刊號:CN 11-4996/S及國際刊號:ISSN 1672-1810。旨在成為農業領域的先鋒,及時反映農業改革與發展的最新成果,深入探索農業規律,助力農業事業的繁榮。通過高質量的論文和研究成果,為農業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推動農業創新與進步。
期刊級別與定位:
《植物遺傳資源學報》 期刊被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數據庫收錄。獲得了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榮譽。主要欄目:綜述、論文等,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該期刊的讀者群體主要是農業工作者、農業研究者、農業政策制定者以及對農業領域感興趣的讀者。
投稿須知:
(一)引言一般不超過300個字,闡明研究目的、研究或觀察依據、國內外研究現狀等。引言部分可引用少量參考文獻,不應進行詳細討論。
(二)參考文獻列在文末,以中括號編碼,按照文中引文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不單獨分中外文。同一文獻只出現一次。禁止將一部參考文獻標注多個序列號。英文參考文獻中的書名用斜體。
(三)來稿附不超過200字的中英文摘要及關鍵詞3~8個。
(四)論文按下列順序行文:題名、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中文摘要、關鍵詞、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
(五)如所投稿件是作者承擔的科研基金項目,請注明項目名稱和項目編號。
發表周期:
采用三審制(初審、復審、終審),《植物遺傳資源學報》期刊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如果超過預計的審稿時間仍未收到回復,可以主動聯系編輯部詢問進度,若想縮短周期,流程協助可咨詢在線客服。
投稿建議:
投稿《植物遺傳資源學報》期刊需注重選題創新性與格式規范性。建議投稿前充分研讀近期刊發文章,并嚴格遵循雜志社要求,對于具備一定學術實力的作者來說,是一個相對好投且發表周期較短的期刊選擇。
植物遺傳資源學報發表范例
-
不同光周期條件下谷子農藝性狀的光周期敏感性評價
作者:賈小平; 李劍峰; 全建章; 王永芳; 董志平; 張博; 袁璽壘
-
不同雜種優勢群玉米莖稈纖維品質及配合力分析
作者:關紅輝; 劉文斯; 郭晉杰; 趙永鋒; 祝麗英; 黃亞群; 陳景堂
-
玉米卷葉突變體rol1的遺傳分析與基因定位
作者:劉慧; 牟穎熙; 王國英; 鄭軍
-
煙草黃綠葉突變體的遺傳分析與基因定位
作者:孫明銘; 蔣彩虹; 羅朝鵬; 楊軍; 張劍鋒; 蒲文宣; 劉萬峰; 楊愛國; 程立銳
-
小麥RING型E3泛素連接酶基因TaSDIR1-D克隆與功能分析
作者:王瑞同; 王景一; 毛新國; 昌小平; 劉惠民; 景蕊蓮
-
葡萄F-box基因VvSLY1的克隆與表達分析
作者:王西成; 吳偉民; 王壯偉; 趙密珍; 周蓓蓓; 錢亞明
-
基于轉錄組測序的紫芽茶樹花青素合成相關基因分析
作者:蔣會兵; 夏麗飛; 田易萍; 戴偉東; 孫云南; 陳林波
-
核桃WD40轉錄因子JrATG18a基因的克隆及逆境響應
作者:陳淑雯; 郝茜珣; 賈彩霞; 趙愛國; 李大培; 楊桂燕
-
華仁杏幼果轉錄組SSR信息分析及其分子標記開發
作者:趙罕; 高福玲; 郭歡歡; 烏云塔娜; 朱高浦
-
馬鈴薯SRAP-PCR反應體系優化及驗證
作者:張旭; 趙興奎; 耿淑娟; 彭鎖堂; 段永紅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