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期刊提供以下投稿方式及注意事項:
一、在線投稿:通過期刊官網在線投稿,系統支持稿件上傳、進度查詢及審稿意見反饋,需注冊賬號后提交。
二、郵箱投稿:部分欄目接受郵箱投稿,《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期刊地址:北京中關村南大街12號。
三、注意事項:在投稿前,務必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
投稿須知:
(一)注釋采用頁下注(腳注)的方式。頁下注(腳注)中引證文獻標注項目一般規則為:中文文章名、刊物名、書名、報紙名等用書名號標注;英文中,文章名用雙引號標注,書名以及刊物名用斜體標注。
(二)每篇文章可選3-8個關鍵詞,關鍵詞之間用分號分隔。
(三)在文后請注明論文作者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供職單位、職務、職稱、研究方向及詳細通信地址、電話、電子郵箱等個人信息。
(四)如論文系某科研基金資助項日,須注明基金名稱、項目編號。
(五)前言:交代本研究歷史背景、研究意義和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需解決的問題,重點闡述本研究創新點。不需詳述歷史過程,不涉及本次研究的數據和結論。避免和摘要雷同。
保持聯系暢通:在投稿后,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編輯部在審核過程中能夠及時與作者溝通。
耐心等待審核:由于編輯部工作量較大,審核過程可能需要一定時間,預計審稿時間為:1-3個月,作者應耐心等待審核結果,并避免頻繁催稿。
綜上所述,向《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期刊投稿可以選擇在線投稿或郵箱投稿兩種方式。在投稿過程中,作者應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并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與編輯部溝通。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期刊是一本在我國農業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它致力于為農業理論研究者和農業實踐工作者搭建交流平臺,全方位展示農業領域的前沿成果與實踐經驗,創刊于1994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主管,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國際刊號:1008-505X,國內刊號:11-3996/S。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發表范例
-
保護性耕作對棕壤粒徑分形特征及碳氮比分布的影響
作者:王少博; 曹亞倩; 馮倩倩; 郭亮亮; 梁海; 王雪潔; 韓惠芳; 寧堂原
-
設施土壤有機氮組分及番茄產量對水氮調控的響應
作者:吳漢卿; 杜世宇; 王丹陽; 薛飛; 張玉玲; 鄒洪濤; 張玉龍; 虞娜
-
生物有機肥提高設施土壤生產力減緩黃瓜連作障礙的機制
作者:曲成闖; 陳效民; 張志龍; 閭婧妍; 嵇晨; 張俊
-
長期施用含氯化肥對棕壤硝化作用及氨氧化微生物的影響
作者:馬凌云; 王月; 蔡芳芳; 張詩雨; 羅培宇; 楊勁峰; 韓曉日
-
尿素硝酸銨調節碳氮比促進小麥秸稈堆肥腐熟
作者:李帆; 王靜; 武際; 葉寅; 劉澤; 朱宏斌
-
黃土高原不同植被帶草本植物葉片與土壤碳氮分布特征
作者:李冬冬; 方昭; 杜好田; 姚靜; 焦峰
-
近40年泥河溝流域耕地土壤磷素含量的時空變化
作者:吳駁; 吳發啟; 佟小剛; 宋敏敏; 侯雷
-
華南荔枝葉片營養診斷指標的建立
作者:羅東林; 王偉; 朱陸偉; 白翠華; 李歡; 周昌敏; 邱全敏; 姚麗賢
-
施氮對設施栽培金針菜產量、品質和鉀吸收利用的影響
作者:張國偉; 王曉婧; 周玲玲; 劉瑞顯; 楊長琴
-
適宜氮磷鉀用量和配比提高油用牡丹產量和出油量
作者:魏雙雨; 李敏; 吉文麗; 郭堤; 張延龍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