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眼耳鼻喉》期刊提供以下投稿方式及注意事項:
一、在線投稿:通過期刊官網在線投稿,系統支持稿件上傳、進度查詢及審稿意見反饋,需注冊賬號后提交。
二、郵箱投稿:部分欄目接受郵箱投稿,《中醫眼耳鼻喉》期刊地址:成都市十二橋路37號。
三、注意事項:在投稿前,務必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
投稿須知:
(一)來稿文責自負,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作者自留備份稿,恕不退稿。本編輯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
(二)文題:應做到簡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以25個漢字以內為宜,不能使用籠統的、泛指性很強的詞語,避免使用簡稱、縮寫、化學結構式、藥品商品名等不規范的詞語。盡量不設副標題。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凡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屬攻關項目,應予說明,如“本課題受 xx 基金資助 ( 編號 xxxx)"。論文刊登后獲獎者,請及時通知編輯部,并請將獲獎證書復印件寄來。
(三)參考文獻著錄必要的、在正式出版物上發表的文獻。建議著錄本刊前期發表的相關成果。文獻按出現先后排序,并在文中相應處標出。參考文獻一般不得少于8篇。
(四)作者署名 :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列應在投稿時確定。在編排過程中如需更動,須第一作者出具親筆簽名的書面證明并加蓋單位公章。作者單位應注明單位名稱、科室、地址、郵編。
(五)引言言簡意賅,突出重點。不應過多敘述同行熟知及教科書中的常識性內容,引言作為論文的開端,主要回答“為什么研究”這一問題。
(六)作者如對文章題名、責任者、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需做必要的解釋或說明,請在當頁用腳注表示;對于文章特定內容的解釋說明,請用“注釋”方式置于文后,序號用帶“[]”的阿拉伯數字表示,連續編號。
(七)凡向我刊投稿的論文:(1)其主體是以人為研究對象的試驗時,作者在投稿時需提供倫理委員會批準文件的電子版,說明其遵循的程度是否符合負責人體試驗的委員會(單位、地區或國家)所制定的倫理學標準,并在正文中標注倫理審批號,同時說明受試對象(或其監護人)是否知情同意。(2)對涉及動物實驗的研究, 應符合國家及有關部門關于實驗動物管理的規定, 遵守《赫爾辛基宣言》關于倫理學的要求, 尊重研究中所使用的實驗動物的福利。
(八)關鍵詞:論著需標引2~5個關鍵詞。應使用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編輯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醫學主題詞表(MeSH)內所列的詞。如果最新版MeSH表中尚無相應的詞,處理辦法有:①可選和直接相關的幾個主題詞進行組配;②可根據樹狀結構表選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題詞;③必要時,可采用習用的自由詞并排列于最后。關鍵詞中的縮寫詞應按MeSH表還原為全稱,如“HBsAg”應標引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每個英文關鍵詞第一個字母大寫,各詞匯之間用分號“;”分隔。中、英文關鍵詞應一致。
(九)稿件所涉及的課題如系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的左下方,作者單位的上方加注 “基金項目:項目名稱(編號)”,并附基金批準文件的復印件。
(十)計量單位 實行國務院1984年2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并以單位符號表示,具體使用參照1991年中華醫學會編輯出版部編輯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一書。
保持聯系暢通:在投稿后,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編輯部在審核過程中能夠及時與作者溝通。
耐心等待審核:由于編輯部工作量較大,審核過程可能需要一定時間,預計審稿時間為:1個月內,作者應耐心等待審核結果,并避免頻繁催稿。
綜上所述,向《中醫眼耳鼻喉》期刊投稿可以選擇在線投稿或郵箱投稿兩種方式。在投稿過程中,作者應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并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與編輯部溝通。
《中醫眼耳鼻喉》期刊是一本在我國醫學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它致力于為醫學理論研究者和醫學實踐工作者搭建交流平臺,全方位展示醫學領域的前沿成果與實踐經驗,創刊于2011年,是由四川省教育廳主管,成都中醫藥大學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國際刊號:1674-9006,國內刊號:51-1726/R。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