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再生》期刊提供以下投稿方式及注意事項:
一、在線投稿:通過期刊官網在線投稿,系統支持稿件上傳、進度查詢及審稿意見反饋,需注冊賬號后提交。
二、郵箱投稿:部分欄目接受郵箱投稿,《資源再生》期刊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公館E座603室。
三、注意事項:在投稿前,務必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
投稿須知:
(一)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2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二)作者簡介以*號腳注在文章首頁;文章內容的注釋使用序號1、2、3以腳注形式備注在當前頁面。
(三)文章若確有需要調整的內容,請提前向編輯部提出書面申請,經編輯部同意確認后方能進行調整。
(四)參考文獻是作者寫作論文時所引用、參考的文獻目錄。參考文獻應按正文中先后次序集中列于文末,用帶方括號的阿拉伯數序號標注。
(五)一級標題用“一、二、……” 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
保持聯系暢通:在投稿后,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編輯部在審核過程中能夠及時與作者溝通。
耐心等待審核:由于編輯部工作量較大,審核過程可能需要一定時間,預計審稿時間為:1個月內,作者應耐心等待審核結果,并避免頻繁催稿。
綜上所述,向《資源再生》期刊投稿可以選擇在線投稿或郵箱投稿兩種方式。在投稿過程中,作者應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并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與編輯部溝通。
《資源再生》期刊是一本在我國工業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它致力于為工業理論研究者和工業實踐工作者搭建交流平臺,全方位展示工業領域的前沿成果與實踐經驗,創刊于2002年,是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主管,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再生資源有限公司;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 ;北京中色再生金屬研究有限公司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國際刊號:1673-7776,國內刊號:11-5544/TF。
資源再生發表范例
-
發改委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鋼鐵、有色行業有何調整?
作者:國家發展改革委
-
美國危廢處理行業發展史分析及于中國危廢行業的借鑒
作者:劉琪
-
推進建筑垃圾再生利用讓垃圾“變廢為寶”
作者:中國建設報
-
困局步步緊逼,垃圾問題進入2.0版
作者:周穎; 楊玉華; 沈汝發; 姜剛; 陳尚營
-
2019年動力電池回收行業需求情況、回收市場規模分析與預測
作者:中國產業信息網
-
危廢行業透徹說
作者:環保人聯盟
-
大風尚—邵燕心油畫展
作者:--
-
國務院印發《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自6月1日起施行
作者:--
-
Mercury Marine公司采用新除氣系統
作者:蘇鴻英(編譯)
-
循環經濟"黑科技":廢舊輪胎脫硫再生技術
作者:--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