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船舶工程》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來稿請寫明作者真實姓名、職稱或職務、工作單位、詳細地址、郵編、電話號碼和E-mail。以集體名義寫的文章,請注明執筆者或聯系人,以便聯系。
(二)正文:要求用詞準確,語言精練、流暢,文章層次分明。
(三)正文內各級標題處理如下:一級標題為“一、二、三……”,二級標題為“(一)、(二)、(三)……”,三級標題為“1、2、3……”,四級標題為“(1)、(2)、(3)……”。單獨成行。
(四)“參考文獻”請按論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連續編碼,并用代碼標識,且在文章引用處右上角順序標注。
(五)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船舶工程》是一本在工業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78年創刊,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主管,中國造船工程學會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31-1281/U,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0-6982。
該刊設置了專題:減振降噪、船舶設計、船舶結構和性能、船舶動力、推進裝置和輔機設備、船舶電氣、探通導設備及自動控制、船舶材料、制造工藝與管理等欄目,覆蓋工業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工業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船舶工程發表范例
-
基于RBF神經網絡的全船結構載荷平衡調整方法
作者:袁磊; 張少雄; 卞澤坤; 吳熙
-
慣容器對船舶艙室低頻隔振效果的影響
作者:李陽; 溫華兵; 張坤; 劉偉; 譚飛
-
磁懸浮離心壓縮機支承特性參數辨識及低頻故障
作者:張小波; 張芳; 龔高
-
利用LNG冷能的船舶冷庫與空調系統設計與分析
作者:黃興旺; 李博洋; 胡德棟; 陳蘭樹; 楊桑宇
-
船用螺旋槳靜平衡檢測的新型裝置及算法
作者:王海濤; 張勝文; 馬欣; 方喜峰
-
含大功率脈沖性負荷的船舶供電系統設計
作者:吳駿; 方世源; 吳國棟; 龐宇; 周志鳳
-
基于雙同步坐標的無刷雙饋船舶軸帶發電控制系統
作者:張小海; 丁峰; 鄒雁龍
-
一種半潛式支持平臺靠泊路徑跟蹤控制方法
作者:張燦家; 楊奕飛; 蘇貞
-
基于FPGA的多通道自適應頻率測量方法
作者:繆凱祥; 石磊; 王剛毅; 劉彬
-
漢江中下游多樞紐航道系統堵航風險仿真
作者:樊奇東; 鄧健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