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漢語學報》創刊于2010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半年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該雜志是一本專注于漢語學研究的國際學術期刊,旨在促進世界各地漢語學的交流與發展,推動漢語教學和研究的創新與實踐。該雜志涵蓋了廣泛的漢語學研究領域,包括但不限于漢語語言學、漢語教育、漢字研究、漢語語音、漢語語法、漢字教學、漢語文化等。它致力于漢語學領域的學術研究和教學實踐,為學者、教師、研究人員以及對漢語感興趣的人提供一個學術交流的平臺。
《國際漢語學報》的編輯團隊由漢語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和翻譯人員組成,他們在漢語學研究領域擁有豐富的學術經驗和研究成果。雜志每期都會邀請國內外一流的學者擔任特邀撰稿人,發表高質量的學術論文。這些論文涵蓋了漢語學研究的各個方面,包括理論研究、實證研究、教學方法和教材開發等。同時,雜志還定期刊登學術討論、翻譯與傳播、書評和學術動態等欄目,為讀者提供更廣泛的學術資訊和研究成果。注重學術研究的深入和實用性,對每篇論文進行嚴格的學術評審和編輯工作,以確保論文的學術質量和價值。雜志還關注國際間的漢語教學與研究交流,特設國際學術合作與對話專欄,促進世界各地漢語學領域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總之,該期刊是漢語學領域的重要學術期刊,通過其國際化、學術性和實用性,為世界各地對漢語學感興趣的學者、教師和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平臺,同時也為漢語教學和研究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參考文獻:按照中文參考文獻在前,日文參考文獻次之,西文參考文獻居后的順序排列。各語種參考文獻以作者姓名讀音為序。
(二)題目:簡明確切地反映論文的特定內容,一般不超過30字,不得使用不常見的外來語、縮寫詞、符號、代號和商品名稱。
(三)本刊注釋均采用腳注形式,文末不列參考文獻。注釋序號采用1,2,3……;同一文獻被反復引用者,從第二次引注開始可標為“同注某某”。
(四)來稿請注明真實姓名、工作單位、職稱、詳細通訊地址和郵政編碼(若有變更請及時通知)、電子郵箱、電話和傳真號碼,以便聯絡。
(五)文中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形式,必要時可加適當的輔助線,表格上方須寫清表序和表名,且表序應在內文相應處標明;掃描、電腦繪制的圖片要求清晰、色彩飽和。
(六)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七)來稿若是各級基金資助項目、科研成果、獲獎成果的論文,請在首頁下方或文后標明。基金項目應注明項目編號。
(八)排版和編輯:請注意,編輯部可能會對您的稿件進行編輯和修改。請接受編輯的建議和意見,并與編輯合作以確保您的稿件最終符合雜志的要求和標準。
(九)正文內各級標題一般不超過15字,盡量不用或少用標點符號,采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編號采用三級標題頂格排序:如一級標題1,2…,二級標題1.1,1.2…,三級標題1.1.1,1.1.2…。
(十)來稿應為原創作品。本刊編輯部對來稿有文字修改權,如作者事先無特殊聲明,稿件一經采用,一律視為本刊擁有該稿件的印刷版、電子版和網絡版的使用權和分許可權。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南路422號,郵編:361005。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