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國慶學習計劃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我于2月27日,注冊參加國培計劃——心理健康教育專題學習,我聽取了劉曉明教授主講的《教師心理問題的自我調適》和《教師職業倦怠的心理調適》,越學越覺得心情開朗,越學越覺得茅塞頓開。于是,我利用空余時間自我充電。我在網上一共學習了13個小時;做作業3次,成績均在合格以上;發貼76個。
二、學有所悟,自我調適有信心。
通過學習,我悟出了很多道理,重拾了自信心。
一是懂得了自卑和自負的關系。自卑和自負兩者看起來是兩個面,其實都是源于對自己缺乏一個客觀的認知,都是內心不夠自信的一種表現。自卑者,總是只看到自己的缺點,看不到自己的優點,認為自己低人一等,從而不發奮,不上進,丟失自信,一事難成;自負者,總是只看到自己的優點,看不到自己的缺點,認為自己什么都比別人強,不謙虛,不自量,自以為是,忘乎所以,難以成事。因此,自卑和自負,會殊途同歸。怎樣協調好這種關系呢?,最重要的是需要客觀地看待自己:即看到自己的缺點,不要盲目自負;也要看到自己身上的優點,不要盲目自卑。因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都不是那么完美的,即便自己有不如別人的地方,但也肯定有比別人強的地方。這就需要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平和地看待一切就行了。只有這樣,才能低調做人,高調辦事,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看到光明,提高我們的勇氣。在成功的時候,不要得意忘形,要謙虛謹慎,再創佳績。
二是懂得了如何更好的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我從小就愛當教師,長大了,我真正的成為了一名教師,我才認識到:教師不僅是一個職業,而是一個需要甘于奉獻的事業。對學生真誠的愛,既是教師良好心理素質的一種表現,也是一種重要的教育力量,親其師,方能信其道。熱愛自己的教育崗位,所授學科,不斷進取,不斷學習先進科學,先進文化,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做長流水。能夠自我接納,一個能夠善待自我、尊重自我的教師才能更好地理解、接納和善待學生。十多年來,我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工作。才清楚,教師的勞動特點是周期長,見效慢,極其復雜而艱巨。教師若沒有堅韌的意志和優良的性格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教師的意志品質和性格還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意志品質和性格的形成,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也是其個性品質形成時期,教師通過一定的教育內容、教育方法以及教師本人的人格特征、言行舉止等對學生施加影響。這就是說一百遍,不如自己干一遍。因此,教師應該自覺地磨礪意志,矯正不良性格,提高自身心理素質。教師工作量大,工資沒有別人的高,關鍵是奉獻。教師就要保持良好的心理 ,工作比奉獻,生活不攀比。在繁重的工作中,任勞任怨,不計個人得失,不斷的自我調節,永遠積極向上。“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等,既是師德的規范,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特征的體現。教師通過自我學習、自我修養、自我提高,將規范、準則內化為一種自我的要求,通過自我修煉充實生活、豐富體驗,陶冶情趣、拓寬加厚文化底蘊、完善自己的人生,成為一個具有豐富的人性和現代文明素養,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現代人。對于教師自身來說,教師應該成為自己的創造者,他能思索自己的存在,并賦予其以獨特的意義和方向;他要有感受生活意義的能力,能夠主動驅除各種外在的遮蔽,而體驗到自我生存的內在意義,從而獲得主動積極的發展,不斷完善自己,獲得成長,真正在育人過程中實現育己。當一位讓人民滿意的教師,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而奮斗!
三是懂得了教師角色沖突和職業倦怠的關系。常言道“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在學校里,常常擔負多個學科教學和行管人員等角色。作為教師要以德育為重,教育學生成為“四有”新人;作為管理者要求他以管理學生為重,維持學校正常教學秩序。這就要求教師不斷變換角色,如果不能夠及時改變并調整角色行為,就會出現并加重角色沖突,加大教師的壓力。長期以來,教師就被視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被賦予了太多的使命和責任。教師的所作所為、言行舉止都受到他人和社會的廣泛關注。但是,教師似乎是吃虧不討好,家長抱怨孩子在學校沒有得到高水平的教育和理想的發展。而這些指責的是指向學校和教師,使我們在教育目標、結構、體制、課程、方法和知識能力、精神、道德等方面面對著巨大的壓力。當社會普遍認識到知識的價值時,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又轉化為對教師的過高期盼。職業的要求以及對社會所承擔的責任,無形中成了教師無法擺脫的心理負擔。可以說,“教師”這個名字本身即是榮譽與壓力的雙重來源。
四是懂得了教師職業倦怠的有效調適方法。角色沖突是導致教師職業倦怠的重要原因。那么怎樣才能調適教師職業倦怠呢?我結合我的工作體驗,我認為:要明確教師的職責、義務、權利和目標,減輕教師的心理壓力,將自己從不當角色中解放出來,從而起到減緩其職業倦怠的作用。要優化社交技能,就會管理壓力,駕馭班級管理,有效管理時間,尋求社會支持。以良好的心態,愛崗敬業,當好一位學生歡喜的好教師。
職業教育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動態的課程結構,不同于普通教育基于學科知識系統化的靜態的課程結構,它很重要的表現形式是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與實施,也就是落實到學習情境的設置與設計,選擇學習情境的載體尤為重要,使課程的組織形式在同一工作范疇內緊密圍繞載體展開,使每個學習情境的學習得到落實。
一、什么是職業教育學習領域課程
職業教育的學習領域課程是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方案(課程名稱)。是一個由職業能力描述的學習目標、工作任務描述的學習內容和實踐理論綜合的學習時間(基本學時)三部分構成的學習單元。它是根據專業對應工作崗位及崗位群實施典型工作任務分析歸納到行動領域,根據認知及職業成長規律遞進重構行動領域轉換為學習領域(課程),再根據完整思維及職業特征分解學習領域為主題學習單元即進行學習情境的設計,學習領域表現形式是由若干個學習情境構成。因此設計學習情境是課程改革的核心。學習領域設置的原則:一是每一學習領域都是完整的工作過程;二是各學習領域排序要遵循職業成長規律;三是各學習領域排序要符合學習認知規律;所有學習領域組成生產或經營過程。
二、什么是高等職業教育學習情境
職業教育學習情境是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設計的基礎(實施方案)。是在工作任務及其工作過程的背景下,將學習領域中的能力目標和學習內容進行基于教學論和方法論轉換后。在學習領域框架內構成的“小型”的主題學習單元,緊密圍繞項目、任務、案例、產品等為載體進行學習情境設計。
創設學習情境的日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學習知識和技能,實現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即職業能力的培養。學習情境是與學生所學習的內容相適應的、包含任務的工作活動事件。為使高職學生從經驗的積累達到策略的提升,學習情境的設置要在同一范疇內至少設置3個以上的情境學習與訓練,使之達到熟能生巧的目的,重復過程、步驟和方法,積累經驗,不重復的是內容,找出差異性,使學生能夠達到知識與技能的遷移,成為高職層面策略上決策的提升。
三、學習情境設計原則
在每一個學習情境中學生的學習任務(知識、技能、態度)的難度水平要考慮到任務的相互關聯性、任務難度要適當、工作過程要完整、便于組織教學、教學工作量適宜等諸多問題。
總的原則有四條:一是每個學習情境都是完整的工作過程;二是每個學習情境應是同一范疇的事物;三是學習情境之間是平行或遞進的關系:四是個別情況學習情境可采取工作步驟。
1、具有完整性:必須有完整的邊界,不能交融、交叉。
2、具有涵蓋性:必須包含一定的知識點、技能點和能力的體現,不僅要考慮技能知識的習得,同時也要考慮如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具有范例性:情境的學習任務是在實際工作中經常遇到的,設置的情境要做到絕對真實往往難以做到,遵循真實性原則是指所設置的情境要盡可能地貼近生活。并且發生的概率應該是高的,既來源于真實又高于真實,具有范例的教學特點。
4、具有可操作性:設計的教學活動應簡單易行,既要可操作性強,又要考慮降低成本和實用性,完成情境的學習任務條件是學校所具備的,要注重工學結合。
5、具有結果驅動性:設計一個任務,讓學生動手動腦,克服困難。用行動去完成它。完成任務的過程是運用行動做事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過程的操作要規范,符合工作要求。每個情境的學習任務都要有成果。既注重結果質量的考核,又要注重過程的監控與考核,過程與成果考核相結合。
6、具有可遷移性:通過幾個學習情境各活動獲得的技能和能力,這些潛能有可能對將要做的工作有用,可以遷移到工作中去。主要有專業知識技能和自我管理能力。包括誠實、機智、耐心、適應能力、態度、影響力、順應力等。目前,被公認的四種主要的可遷移性技能為:①交流和表達技能(口頭、書面和圖解);②團隊工作和人際能力;③組織管理和計劃能力;④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7、具有適度性:難易程度要適當,過易,則不利于學生的能力培養。而且也容易使他們感到枯燥乏味。反之,任務過難則會使學生茫然不知所措,會挫傷他們的學習熱情和自信心,導致課堂上出現“冷場”。即任務必須使大多數學生經過努力能夠完成的,完成任務所需要的知識是學生能夠掌握的。
8、具有前瞻性:所選擇的情境任務一定是最新技術,隨著時代的變遷、技術的更新而不斷調整變化。
9、具有趣味性:在教學中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樹立自信心,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特別注意活動的趣味性和多樣性。
10、具有靈活性: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情境設計就要體現出靈活機制,對那些領悟性強、掌握快的學生,不能讓他們閑著,教師就要調整節奏,增加難度大一點的情境,給那些吃不飽的同學吃小灶,體現出差異性教學。
四、學習情境設計方法
創設學習情境要求教師努力提高學識修養和技能,不是在字面意義上而是在哲學的高度上理解、把握知識內容和技能之間的關聯,融會貫通,深刻認識知識與技能的內涵、價值與應用條件,從而為創設學習情境確定正確的出發點。為了創設有效的學習情境,教師還應當充分調研,了解學生就業崗位所需的典型工作任務,經常關注、反思工作過程所需的技術要求和行為規范,特別是要從學生的角度來觀察、思考周圍的工作環境和工作任務,并有意識地把工作中的事件與教學內容聯系起來,既促進對知識的理解,技能的提高,又加深對工作過程的認識,這樣才能建立知識、技能與學習情境經常的、有機的聯系。
每個學習情境之間有以下幾種關系:
1、串行關系:是由相互關聯,又相互獨立的任務構成的情境,難易程度差不多,找準每個串行情境間的邏輯順序,情境之間就可采取串行關系排列。
2、并列關系:每個情境都是由獨立的學習任務構成,沒有關聯性,情境之間就可采取并列關系排布。
3、遞增關系:這是符合教育認知規律最好的一種關系模式。是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綜合或由低級到高級過渡。即由新手到專家的過程,各情境之間是由簡單到復雜遞進關系排列的。
4、包容關系:即后一個情境包含前一個情境的學習內容,實現環環相套的包含關系,情境之間就可采取包含關系排列。
五、學習情境設計載體的選擇
職業教育由于專業的繁多,面向不同的崗位,
每個學習領域所涉及的工作范疇也有一定的復雜性,因此每個學習領域所涉及的學習情境的載體也有所不同,這就要求教師要經過周密的分析來選擇確定。
學習情境設計的載體大體可歸結為:項目、任務、案例、現象、設備、活動、產品、零部件、構件、材料、場地、系統、問題、設施、對象、工位、類型、崗位、生產過程、運輸工具等載體。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是國家示范性重點建設專業,為了搶抓機遇,盡早進行課程改革,積極與行業企業合作開發學習領域課程,將基礎公共學習領域課程改革融入本專業建設中,共同開發10個專業學習領域和《應用數學》、《崗位體能與體育訓練》等5個基本素質學習領域,實現了全專業全方位的課程改革。如《應用數學》以問題為載體;《口才與應用文寫作》、《職業觀與職業道德》以活動為載體;《實用英語》、《崗位體能與體育訓練》、《計算機操作與應用》等學習領域以任務為載體;《電工電子產品的制作與調試》(與五環電器工學結合)等學習領域以產品為主要載體;《數控加工》等學習領域以生產性零部件制作為載體;《自動線的安裝與調試》等學習領域以設備為載體。
1、以問題為載體。如《應用數學》學習領域(課程)就是緊密圍繞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學習領域所需要解決的數學問題為載體設置如下5個學習情境:即刀具的角度計算、電工向量計算、電流變化率與誤差計算、電路物理量的計算:最優化問題數模模型構建。
2、以活動為載體。如《職業觀與職業道德》學習領域(課程)是由過去的《思想道德修養》、《職業道德》和《就業指導》三門課整合而成,以職場為主線。在學習情境設計上與專業緊密結合,設計了“走向職場”、“走進職場”、“縱橫職場”三個項目。開發了以下9個學習情境:即“尋找適合自我發展的根據地”職業意識專題研討:“天生我才必有用VS天生我財必有用”職業價值觀主題辯論:“我用我手搏命運”職業理想演講;“細節決定成敗”職場規則漫談:“服從力、執行力”職業操守現場演示:“和諧的追求”職業交往角色表演:“讓青春之花在職場綻放美麗”職業形象展示:“企業文化面面觀”企業文化調研和“職業商數”綜合測評。
3、以任務為載體。如《計算機操作與應用》學習領域(課程)緊密圍繞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對計算機應用的要求,將原來的計算機知識、技能緊密圍繞各項任務為載體,實戰操作。達到由簡單到復雜的訓練,7個情境分別是授權委托書的制作、投標函的制作、產品報價表格制作、企業銷售業績表制作、公司宣傳冊制作、企業銷售情況演示文稿制作和標書的綜合制作。
中圖分類號:P2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2(a)-0133-02
地理國情,是指一個國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國情信息的總和,是基本國情之一。具體來講是指包括國家地形分布、疆土面積、地貌環境、人文建設、氣候變化等諸多方面于地球載體上的立體表現狀況。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國家發展的各個方面有著卓著而長足的影響。結合我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實際國情情況,如何全面實現動態監測地理國情以及如何高效利用地理國情信息成為時代賦予測繪工作者的新使命。
1 地理國情監測內容及方法
根據地理學內容,可將地理國情監測劃分兩個方面,基礎地理國情監測和專題地理國情監測,基礎地理國情即針對基礎地球表面覆蓋現象,研究最真實的客觀存在,反映地表信息,建立空間位置關系以及監測的時序關系,形成地理國情監測的基礎。專題地理國情監測即針對地表專題應用以及重大工程項目應用等方面,進行專題信息監測,其中包括主體功能區監測、自然災害、重大工程等方面監測內容。基礎地理國情監測又包含自然地理國情監測和人文地理國情監測,自然地理國情監測內容強調自然地理環境的特征、結構及其地域分布規律,人文地理國情監測側重分析研究地球表面人類各種社會經濟活動,實現國情信息在地理空間上的可視化與空間化。該文將地理國情監測研究內容設計為如圖1所示框架。下面將分別討論自然地理國情監測、人文地理國情監測和專題地理國情監測的內容和方法,在專題地理國情監測中將以主題功能區監測作為范例進行探討。
2 自然地理國情要素監測
2.1 監測內容
自然地理國情是最基本的地理國情,是地理國情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監測自然地理國情就是要對自然地理方面的國情進行動態地測繪、統計和分析研究。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自然地理國情發生著深刻的變化,需要通過自然地理國情監測的開展,為政府、企業和社會各方面提供真實可靠和準確權威的自然地理國情信息。自然地理國情監測要素主要是指水系、植被、荒漠等自然地理要素,不僅監測自然要素的空間特征,還包括針對行業部門需要,了解自然要素的應用屬性內容,全面深入掌握某一自然要素的本質特征,針對具體監測要素內容制定監測周期,例如:水系,不僅需了解河流的長度以及面積流向等空間地理信息,還需要掌握河流水質的好壞,河水的污染程度等水環境信息。
2.2 監測方法
針對上述監測內容,制定地理國情要素監測方案,將自然地理要素通過統計理論與方法以及多尺度的數據垂直整合技術進行數據處理,探索自然地理要素變化規律,研究自然地理國情要素的產品形式,開展自然地理要素國情監測應用示范,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規劃與發展提供必要的依據。具體方法如下:
根據已有1∶100萬、1∶25萬、1∶5萬等不同尺度下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及多源遙感數據,通過分析自然地理國情要素在不同比例尺和不同數據源中的表現形式,制定最優數據整合方法,以及統一的數據接口,處理好不同比例尺數據名稱、范圍之間的銜接關系,研究不同尺度下的自然地理國情要素監測的統計方法及空間分布情況,包括植被、水系、荒漠等自然地理要素空間分布及國情統計,研制我國多尺度的植被、水系、荒漠等自然地理要素數據產品。
為了建立針對自然地理國情要素變化發現的技術體系,進行多尺度自然地理國情要素變化規律分析研究。總結以及分析自然地理國情要素在不同比例尺下的表現形式,選取適用于變化發現的多尺度數據進行變化規律分析。制定分類自然地理國情要素的監測周期,建立周期性監測,形成多時態連續自然地理國情要素監測數據。
我國的自然地理國情監測缺乏對數據源研究分析,存在對不同尺度的自然地理國情要素監測應采用何種的數據配置等問題,本課題分析天地空動態監測的多源數據,分析研究自然地理要素特征在不同數據源的表現形式,基于不同尺度、不同來源的多源數據制作自然地理國情要素數據產品,并對形成的數據產品的自然地理要素分布面積、比率等進行對比分析,分析多源數據對自然地理國情要素變化監測的適用性,制定不同尺度的自然地理要素國情動態監測與數據利用最優化方案,為指導自然地理要素國情動態監測數據生產。
分析現有自然地理監測產品種類和產品形式,針對地理國情變化的動態特點,研究自然地理要素變化動態表達方法,研制自然地理要素國情監測的新產品樣式,使之能表達實現自然地理要素變化信息。針對新型介質材料,研究立體的自然地理要素產品表達方法,更為直觀地表達自然地理要素分布情況,豐富地理國情監測產品體系。(見圖2)
3 主體功能區監測
3.1 監測內容
主體功能根據國家制定主體功能區規劃內容,即簡稱規劃,分為優先開發區、重點開發區、限制開發區、禁止開發區4種類型。
(1)優化開發區。城市蔓延擴張與城市空間結構包括監測不同時期的建成區面積、分布,統計分析城市增長面積、動態變化率及空間結構變化,掌握城市擴張的空間和時間特征及發展趨勢;交通基礎設施變化包括分析交通路網的布局、各類城市道路的長度、路網密度等的變化;通過優化開發區要素的監測,為優化空間結構、城鎮布局和基礎設施布局提供科學依據。
(2)重點開發區。城鎮化進度包括監測不同時期城市、鄉鎮、農村的面積和空間分布,統計分析變化面積、動態變化率以及空間格局變化;交通基礎設施包括分析交通路網的布局、各類城市道路的長度、路網密度等的變化等。通過重點開發區要素的監測,為統籌規劃國土空間、健全城市規模結構和完善基礎設施提供科學依據。
(3)限制開發區。農產品主產區的主要監測分析內容包括農產品主產區包括監測主要的農作物類型(水稻、玉米、小麥、棉花)、面積、空間分布及變化,分析農業生產布局規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包括監測農田排灌建筑物等農田水利設施分布、節水工程建設進度。
(4)禁止開發區。通過監測旅游設施、基礎設施、人工景觀、農區、林區的變化監測旅游開發活動、基礎設施建設、人工景觀建設、侵占水域、濕地、草地等農業開發活動、砍伐以及其他對保護區環境產生重大負面影響的人類活動。為保護區的規劃與保護提供科學依據。
3.2 監測方法
收集整理已有的基礎測繪成果,其他遙感影像和行業部門專題數據,分類提取地形地貌、水系等自然環境要素信息,行政區劃、居民點、交通等人文環境要素信息作為本底數據。利用時空數據庫技術將各類數據入庫,統計分析本底庫和監測庫數據,全面、準確、及時地掌握各監測指標現狀、動態變化和發展趨勢。
4 結語
該文對地理國情監測相關的數據標準內容進行了研究,搭建了地理國情監測的主要內容框架,地理國情監測分類內容,參照相關標準以及多源專題圖數據,根據地理國情監測的自然特性和人文特性將地理國情監測以自然和人文為分界標準,并根據各自的特點制定了具體的監測方法。
參考文獻
本單位的鍋爐一共四臺,分別為2臺6噸的和2臺10噸的,輸送的是60~70度的熱水,產出的熱水主要是給居民小區的住戶和小區周邊的工業單位提供熱量。本文首先分析了導致燃油燃氣鍋爐爐管失效及結垢現象發生的主要因素,其次,針對燃油燃氣鍋爐爐管結垢情況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化學清洗方式方法,以保證鍋爐無障礙的順利運行。
一、燃油燃氣鍋爐爐管失效及結垢現象分析
從宏觀角度出發,對燃油燃氣鍋爐爐管進行一番詳細的檢查后發現,凡是發生泄漏的地方都存在著普遍的鼓包情況,在認真全面檢查爐管斷口處后發現,爐管內壁平均結垢厚度達到了一到兩毫米。
通常情況下,燃油燃氣鍋爐爐管鼓包和泄漏現象常在溫度較高的區域中發生;在對鍋爐爐管進行一番分析研究后看到,結垢現象一般集中在爐管內壁的向火側,而在不受熱的背火側不存在這一現象。如果爐膛高度實際不相同,那么,爐管發生的鼓包與結垢也高低不同。對于燃燒器周圍應力高度集中的地方,如存在于后側或者旋口周圍的爐管,常常會因為火焰的照射而造成該位置處的爐膛不斷升溫,受高溫的影響,該位置處的鼓包與結垢現象屢見不鮮。當燃油燃氣鍋爐存在較大的負荷時將進一步延長火焰,致使溫度高的區域中的爐管溫度不斷上升,涵蓋在水中的鹽分析出進而產生水垢。由于出現了水垢現象,大大削弱了爐管的導熱性能,并且,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排煙溫度,使鍋爐熱效率不明顯,燃料消耗嚴重及使用費用增加。在水垢的影響下,管壁和爐水間的熱量傳遞阻力也會進一步提升,從而發生管壁高溫現象,削弱了其強度,致使局部因溫度高而出現了變形、鼓包,嚴重者將導致破裂。所以,造成燃油燃氣鍋爐爐管鼓包和泄漏的主要因素是因水垢最終所致。
二、針對爐管結垢,采取有效的化學清洗方式
從上述的一番分析后可以看出,對鍋爐水垢進行一番有效全面的清洗是預防爐管鼓包、泄漏的最理想的解決方式。本文以下對清洗的具體流程及采取的有效方式予以一一介紹。
1.具體的清洗流程
1.1煮爐;之所以煮爐,主要是為了全面清除鍋爐在制造、運輸、安裝或修理過程中帶入鍋爐的雜質和油污。這些雜質的存在會導致傳熱變化受熱面容易過熱燒壞,因此必須通過煮爐把它清除。具體應做到:每噸鍋爐水加入磷酸三納2至3kg和氫氧化鈉2至4kg,禁止在鍋爐內添加固體藥物;在無任何壓力情況下把上述藥物配制成20%的均勻溶液,在鍋爐給水同時緩慢送入鍋爐筒內;加熱升溫,讓鍋爐內部產生蒸汽,然后,所產生的蒸汽再通過溢流管排出;降低燃燒,進行排污,并保持水位或鍋爐內滿水。對于煮爐人員,必須有明確的分工,提出完善可行的煮爐操作規程與標準,實際中嚴格按照要求實施。尤其在配制煮爐用的藥液過程中,工作人員要穿膠鞋以及戴膠手套,系膠圍裙和佩戴防護玻璃的面罩,以防止被堿液灼傷。煮爐結束后,應排盡堿液并用水進行清洗,出口水pH≤9且水質透明時停止沖洗,沖洗過程中應盡量提高水的流速。
1.2系統水進行沖洗;主要是把系統中殘留的泥沙和脫離的金屬氧化物以及疏松污垢全面清除干凈。沖洗過程中,應遵循低進高出的原則注除鹽水,進行低點排放,這樣,就能夠將系統中殘留的污物進行全面的沖洗,確保進、出水間的均衡性,在必要的情況下,可進行正反向切換沖洗,實際沖洗過程中,應保持0.5到1.5m/s的流速,一旦出水呈現出了透明無雜物狀態時沖洗便結束。
1.3酸洗;酸洗的主要目的是有效清除碳酸鹽水垢,基本原理是通過腐蝕性強的鹽酸或者硝酸與碳鹽酸發生反應,產生出可溶性鹽并放出CO2,從而實現除垢目的。為了避免酸對金屬造成腐蝕,實際酸洗時應添加一定量的緩蝕劑以降低金屬腐蝕率。酸洗能夠有效清除碳酸鹽水垢。如果酸洗技術操作不合理,將很大程度上導致鍋爐出現巨大的腐蝕或者報廢。所以,進行酸洗的工作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技術水平以及相關的資格證書方可開展酸洗工作。
1.4保證鍋爐的給水水質;要想有效防止鍋爐爐管結垢,就必須有效控制鍋爐的給水硬度,嚴格按照水質化驗制度辦事,保證水質化驗的效率,提高水處理設備的水質處理能力,對水處理設備的具體運轉及再生時間加以充分掌握,從而確保再生效果及再生質量,實現鍋爐的零給水硬度,嚴防爐管結垢。
2.清洗成效
通過化學清洗后,對鍋爐中清洗的金屬表面進行全面檢查后發現無任何污垢,不存在氧化物和焊渣,也沒有明顯的金屬粗晶析出的過洗情況,具體的腐蝕率不到6g/(m2·h),整體腐蝕量也在70g/m2,鍋爐爐管經過清洗后,其表面存在較好的鈍化膜,金屬表面沒有任何的浮銹及點蝕現象。
三、結論
綜上所述可知,我們應高度重視鍋爐爐管結垢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及時清除,防止設備非正常運行,致使鍋爐熱效率不斷降低而帶來嚴重的燃料浪費,從而發生安全事故。對職工進行相關業務技術培訓,從而提高他們的工作責任感,推動設備的正常有效運行。
要想確保鍋爐具有較高的傳熱效率,適當消耗燃料與安全有序的運行,就必須定期清除其換熱面上殘留的雜物。采用化學清洗方式不僅科學合理,而且還具有一定的經濟性,是一項值得推廣的好技術。
參考文獻
[1]郭宏偉,韓國祥.加熱爐爐管膨脹變形原因分析[J].化工機械,2010年01期.
[2]廖洪波.油田注汽鍋爐爐管損壞原因探討[J].油氣田地面工程,2010年01期.
[3]馮志強,錢廣華,王錫章.加熱爐預熱器積灰在線水洗除灰效果分析[J].石油化工安全環保技術,2010年06期.
一、課程設計的理念與思路
1、設計理念:《企業財務管理》課程設計以會計職業崗位的“資金的籌措與運營管理”典型工作任務核心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結合《企業財務通則》和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的要求,與行業企業合作共建課程,體現職業性;按照基于工作過程,定位于工學結合的理念進行開發與設計,學生的學習任務是來源于企業真實的經過提煉的工作任務,課程實施做到“教、學、做”合一,體現課程的實踐性;課程及時補充最新職業動態、課程資源對社會開放、教學方法自主持續創新,以滿足高職課程教育的開放性要求。
2、設計思路:本課程的設計以會計職業崗位的“資金的籌措與運營管理”典型工作任務為邏輯起點,遵循“職業崗位分析課程目標確定教學內容選取載體選擇學習情境設計考核方案設計課程實施職業崗位分析”的開發路徑,實現課程設計與實施的螺旋上升。通過專任教師與企業財務專家共同提煉實際工作核心技能,歸納轉化課程內容。以必需、夠用的原則選取學習內容,課程的實施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學生的職業能力,以達到會計主管崗位的要求。
二、課程載體選擇
企業資金運動的過程是相同的,包括資金的投入、資金的運用和資金的退出。企業財務管理的日常活動包括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營運活動等。不同規模企業的資金運動的復雜程度不同:微型企業資金籌集的方式和渠道少,主要是民間借貸,親戚朋友借款,小型企業資金籌集的方式和渠道較多,可以是民間借貸、銀行借款,吸收投資,中型企業資金籌集的方式和渠道多,除了上述方式之外,有些企業還可以公開發行股票、債券。中型企業的投資活動也比微型企業多,比如:中型企業可以進行項目投資。以不同規模企業的資金運動為課程載體,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職業成長規律。
三、學習情境設計
按照“學習的內容是工作,通過工作來學習”的職業教育課程設計總要求設計學習情境。本課程的學習由三個情境完成。情境一微型企業財務管理以白浪汽配城康明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的業務為依據,設計現金預算、日常現金運營管理、利潤分配的管理三個學習內容;情境二小型企業財務管理以十堰金路通汽車貿易公司的業務為依據,設計現金預算、日常現金運營管理、利潤分配的管理、應收賬款的管理四個學習內容;情境三中型企業財務管理以湖北三環車身有限公司為依據,設計應收賬款的管理、現金預算、日常現金運營管理、利潤分配的管理、項目資產投資管理五個學習內容。每個學習情境的任務包含了完成對應實際工作任務的主要業務,三個情境學習任務則涵蓋了課程標準規定的所有財務管理的內容,能力培養和知識掌握達到課程能力目標的要求。三個學習情境為遞進加包容的關系,通過典型任務復雜程度增加、難度遞進的三次過程重復而內容難度遞增的情境學習,讓學生練就經驗性技能。情境按照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與評估等六步法設計,體現六要素,符合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要求。以情境三為例
三個學習情境依托地方產業進行設計,學生學習之后能夠更好的服務地方經濟。三個學習情境在實施的過程中運用不同的教學工具和不同的教學方法,情境一運用EXCEL軟件和案例教學法、情境二運用用友軟件和小組討論教學法,隨著學生能力的提升,情境三運用金蝶軟件和引導文法,體現教學六要素的不同。另外,學生開始上課時,制定自己生活費的理財計劃,每個月匯報一次理財計劃的實施情況,強調量入為出的原則,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訓練學生個人理財的能力。將個人理財融入企業理財中,使學生具備理財的意識和能力,從而更好的勝任將來的工作。
中圖分類號:Q55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17-0310-02
0 引言
POD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動植物代謝中一種重要的生物酶[1],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為辣根過氧化物酶(HRP)。POD可以應用于工業生產和物質的分析檢測等領域,同時POD有很強的氧化特性,在很多領域中可以替代目前的化學氧化劑[2-4]。人們研究了很多植物中的POD,結果發現其對植物的種子萌發及抗氧化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而且過氧化物酶與很多植物果實深加工中的褐變反應直接相關[5-7],因此POD的研究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酶反應的動力學研究中,主要考慮的是兩個參數,即最大反應速率Vmax和米氏常數Km。活性中間絡合物學說(intermediate complex hypothesis)認為酶反應都要通過酶(E)與底物(S)結合形成酶-底物絡合物(ES),然后酶再催化底物轉化為產物(P),同時釋放出酶參加下一輪的反應,基于該理論,在穩態系統中,可以推導出米式方程:
Km反映了酶與底物之間的結合能力,Km越小,酶與底物的親和力越大,反之酶與底物親和力越小。同時Km是衡量反應速度與底物濃度間關系的尺度,因此常可通過Km來確定在酶催化反應中應該使用的底物濃度。因此在酶的研究中,Km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指標。
分光光度法[8-9]因為反應體系簡單,反應物易于檢測,設備簡單易于普及,是目前國內外測定過氧化物酶酶活性應用最普遍的方法。本文基于分光光度法,利用圖1所示反應式:測定了商品HRP及土豆中POD的活性,分別計算了兩者的酶反應動力學數據。
由公式2可知,ΔA/Δt與酶活性濃度成正比,因此可通過測定催化反應體系的ΔA/Δt用于研究和測定HRP 活性。其中,ΔA為酶催化反應線性區域內的吸光度變化;Δt為線性區域的時間間隔,min;ε為測定對象的摩爾吸收系數,μmol-1·cm-1;L為比色池的光程,cm;V為反應體系總體積,mL;v為加入樣品的體積,mL。
1 儀器與試藥
實驗儀器及實驗試劑:分光光度計;電子天平;pH計;HRP(≥250Umg-1,R.Z=3,中科院上海生化所東風生物技術公司);H2O2(KMnO4法標定其濃度為9.88mol L-1) ;鄰苯二胺(OPDA,成都市科龍化工試劑廠);其他試劑有:檸檬酸鈉;檸檬酸;玻璃微珠。試劑均為分析試劑。實驗用水均為超純水。
2 分析方法
2.1 HRP活性測定 配制pH5.5、濃度為0.1mol L-1的檸檬酸-檸檬酸鈉緩沖液,使用緩沖液配制一定濃度的OPDA,HRP和H2O2溶液,首先將0.9mL OPDA溶液與0.2mL的HRP溶液加入到比色皿中,充分混勻,以此為標準,調節吸光度A為0值,設計測定波長為423nm。隨后加入0.9mL H2O2溶液并混合均勻,總體積為2mL。開始計時,每間隔0.5min記錄一次吸光度數值,連續記錄至數值不再變化為止。隨后以反應時間為橫坐標,吸光度為縱坐標作圖,得到吸光度隨時間變化數值如圖2所示,以圖中所示ΔA/Δt為基礎計算酶活性。
2.2 土豆中POD活性測定 一定量的土豆樣品首先使用超純水沖洗干凈,放置與研缽中,加入質量為樣品質量分數10%的玻璃微珠及檸檬酸鹽緩沖液5ml研磨,直至將樣品研磨至糊狀,轉入離心管中,并用檸檬酸鹽緩沖液沖洗研缽數次。使用檸檬酸鹽緩沖液將總體積定容為20ml,置于離心機中,1500rpm,離心15min。取上清液為樣品中POD粗提液用于測定,下層殘渣丟棄。
使用土豆提取液替代HRP溶液,利用HRP活性測定的方法測定其中POD活性。
2.3 實驗條件優選 反應過程中,對酶活性測定有影響的因素包括:OPDA濃度;H2O2濃度;緩沖液pH;緩沖液濃度。因此首先對這四個條件進行優選,優選得到最佳的反應條件:OPDA與H2O2濃度分別為1.2mmol L-1和0.35mmol L-1,緩沖液濃度為0.1mol L-1,緩沖液pH為5.5。
后續關于酶反應動力學的實驗均在最優條件下完成。
2.4 商品HRP酶動力學計算 分別對HRP的氧化底物H2O2和還原底物OPDA 作Lineweaver-Bvurk雙倒數曲線,圖3所示為以H2O2為底物的L-B雙倒數圖。
3 結果與討論
商品HRP與土豆中粗提純的POD相比,商品HRP的Km更高,表明商品HRP底物間結合欠緊密。同時,可以依據測定得到的HRP的Km,計算在不同實驗中所使用的底物濃度,利于后續的實驗操作。確定底物濃度與最大反應速度的條件下,可以盡量的減少HRP的使用量,節省寶貴的酶試劑,節約實驗成本。
POD廣泛存在于動植物中,它的研究在生物抗氧化與衰老等方面有很好的應用前景[10-13]。酶動力學研究可以用于表示酶與底物間結合的緊密度等,是一項非常有用的數據,同時酶的動力學研究可以用于酶催化反應機理的研究,因此POD的動力學研究在POD的使用及酶催化反應機理研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值得深入探討。
參考文獻:
[1]馬艷芬,呂生華,劉崗,董凌霄,李芳,王飛,鄭新建.生物酶催化聚合的研究進展.生物技術通報,2010,(4):50-54.
[2]陳培策,張朝暉,謝雪鳳.共固定化辣根過氧化物酶的最新研究進展.材料導報,2010,24(5):75-78.
[3]Y. C. Lai, S. C. Lin. Application of immobilized horseradish peroxidase for the removal of p-chlorophenol from aqueous soluyion[J]. Process Biochemistry. 2005, 40(3): 1167-1174.
[4]C.Y. Chen, C.M. Kao, S.C. Chen. Application of Klebsiella oxytoca immobilized cells on the treatment of cyanide wastewater[J]. Ch emosphere. 2008, 71(1): 133-139.
[5]陶月良,邱君正,林華.板栗果實過氧化物酶與多酚氧化酶特性的研究[J].食品科學,2001,22(5):64-67.
[6]嚴群,張建國,徐芝勇.大豆過氧化物酶研究進展[J].中國糧油學報,2005,20(3):51-53.
[7]夏炳樂,劉清亮,李敏莉.高純度煙草過氧化酶的酶學特性研究[J].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2002,32(5):601-606.
[8]張學義,謝晨陽,么宏偉,馮磊,張晶,安文和.蕨菜采集加工過程中過氧化物酶活性的變化[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2008,3
(17):9-10.
[9]潘安中,謝樹蓮,秦雪梅.不同年份柴胡種子SOD、POD活性與發芽率的測定[J].天津中醫藥,2008,25(3):243-245.
[10]傅明輝,孔敏,韓雅莉.用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茶薪菇生長發育中幾種與基質利用相關的酶活性[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2006,26(3):532-534.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職業教育中的課程體系改革和課程建設是提高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核心,也是提升高職院校辦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所以,高職教育成敗的關鍵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課程改革和建設。當前,高職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趨勢就是引進“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模式,使學生在校期間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同時能體驗并適用工作環境使學校與企業實現無縫連接。
“砌體結構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習領域中的一門專業核心技能課程,通過理論和實踐環節的教學,培養學生在砌體結構工程施工方面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了解有關法律法規、熟悉建筑施工的全過程,能對砌體結構工程制定施工方案、進行技術交底和開展質量驗收;同時該課程要能與“土方與基礎工程施工”、“防水工程施工”、“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等課程科學的銜接,最終為學生畢業后適應建筑行業中施工員、監理員、質檢員等專業技術崗位打下堅實的職業能力的基礎。根據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設計方法,筆者就“砌體結構工程施工”這門課程的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教學情境設計進行了探析。
1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課程設計方案
1.1 “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課程的學習情境設計
學習情境的科學設計是課程改革的核心,也是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設計的基礎。學習情境的設計, 一要關注職業工作過程的特征, 即工作過程的六個要素:工作的對象、內容、手段、組織、產品和環境, 它們是變化的; 二要關注相對固定的思維過程, 即個體思維過程的完整性: 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和評價。
“砌體結構工程施工”學習領域的情境設計依據“搭設腳手架、編制砌體施工方案、砌體砌筑施工、砌體質量驗收”4個典型工作任務,以及國家頒布的《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專業人員職業標準》和湖南省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專業技能抽查標準,將學習內容劃為四個教學情境,如圖1所示:
1.2 “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課程設計方案
以學習情境一為例(見表1)
2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課程教學方法設計
本課程以實際的施工任務為載體,采用以項目教學法為主的“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每個教學項目分為六個步驟: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每個步驟都有教學目標要求、能力培養要求、工作方法要求和完成時間要求。
項目教學法的設計思想主要是:“資訊”階段主要是教師布置任務,幫助學生理解任務要求,并對學生做必要的理論培訓。“計劃”階段,學生一般以小組方式工作,獨立地尋找與任務相關的工作過程、人員準備、工具清單、材料清單等信息,了解施工安全措施,并把他們填入相應的工作練習頁,制定出小組工作計劃;“決策”階段,各小組學生把練習頁交給教師,把計劃內容講給教師聽,教師與每個小組對計劃進行探討,指出錯誤或不合理的地方,最后形成一份切實可行的計劃。“實施”階段,由建工實訓中心提供材料、工具,學生根據自己小組的計劃,獨立完成施工任務,在此過程中教師、企業技術員作為咨詢者;“檢查”階段:根據質量驗收標準,以組內自檢、小組互檢、教師專檢的形式對學生的實踐成果質量進行檢查。同時教師、企業技術員告訴學生質量偏差的原因,指出學生錯誤的地方,討論哪些錯誤會重復出現,導致哪些后果,如何避免。“評估”階段,以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的方式對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進行綜合打分。這種教學模式,整個過程以學生獨立工作為主,教師、企業技術員做為被咨詢者,回答學生遇到的各種問題,在重點和關鍵的部分對學生給予指導。
本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面積2000平方米的校內訓練中心和校外實際工程項目,技能訓練由專任教師和來自企業的技術員共同指導,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同校內教師一道直接參與教學,做到課堂與實訓、實習地點一體化,實現了教學項目與施工項目一致性,教學過程與施工過程一致性,學生在校學習與實際工作一致性。
3 結束語
職業教育課程改革還處于一個完善期。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研究工作也將在新的課程改革下不斷發展。本文探討的砌體結構工程施工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改革,存在一些不足,教學實施也存在一定的難度。探尋適合高職學生的教育、開發適合高職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課程是職業教育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高林,鮑潔.點擊核心——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與課程開發導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鮑潔.對當前課程改革的探討[J].職教論壇,2004(6).
[3] 陳玄令,梁殿旭,等.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高職建筑類課程體系構建[J].遼寧高職學報,2009(6).
中圖分類號:P6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09-0135-02
新疆青河縣察干郭勒金礦區位于青河縣察干郭勒鄉東北約10千米,瑪因鄂博深大斷裂東北部。大地構造位置屬西伯利亞板塊(Ⅰ級)、阿爾泰陸緣活動帶(Ⅱ級),其中,中-上奧陶統哈巴河巖群(O2-3hb)屬阿爾泰古生代深成巖漿弧(Ⅲ級)-察干郭勒中晚奧陶世被動大陸邊緣盆地(Ⅳ級),下泥盆統康布鐵堡組(D1k)屬南阿爾泰晚古生代弧后裂陷槽(Ⅲ級)、古爾美勒特早泥盆世弧后盆地(Ⅳ級)。屬Ⅰ-1-②哈龍-青河(地塊)RM-Au-Cu-Ni-Sn-云母-寶石Ⅳ級礦帶,區域成礦地質條件較為有利。
1 地質特征
礦區出露地層為中泥盆統北塔山組第二段,為一套火山碎屑巖、中基性火山熔巖、火山碎屑沉積巖夾碳酸鹽巖建造。區域上,該地層火山活動十分強烈,其晚期火山熱液往往使巖石發生明顯的蝕變,成為有利的控礦因素。區內巖性主要有灰綠-深灰色輝石安山巖、玄武巖、橄欖玄武巖、火山角礫巖、凝灰巖、晶巖屑凝灰巖、角礫凝灰巖、沉凝灰巖、凝灰質砂巖、凝灰質粉砂巖等,其中輝石安山巖為含金石英脈的主要近礦圍巖。
礦區處于一條近東西向逆斷層上盤,附近尚發育北西向逆斷層,均為成礦期斷裂,二者交切、復合,往往產生一定規模的片理化帶,尤其輝石安山巖中裂隙構造十分發育,往往形成構造裂隙帶,主要發育北西、北東及近南北向裂隙,其中北西向裂隙帶中常常充填貫入含金石英脈,形成有利的儲礦構造。構造控礦作用表現十分明顯。礦區尚發育一條僅南北向斷裂,為成礦期后斷裂,對區內地質體、礦化體起改造、破壞作用。
礦區東北側約3千米處發育規模較大的晚石炭世侵入巖序列,外接觸帶往往形成寬50-100米的角巖化帶,為該礦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熱源,與該礦的形成有成因上的聯系。
2 地球化學特征
礦區處于1:20萬Au、Cr、Ni、Co綜合異常區及1:5萬乙類綜合異常中部。該1:5萬綜合異常元素組合以Au元素為主,伴生Ag、Pb、Cr元素,規模相對較大,主成礦元素Au強度較高,梯度變化大,連續性好,具明顯的濃集中心,其與伴生的Ag、Pb、Cr等元素異常套合較好,是一處礦致綜合異常,顯示出較好的金成礦前景,具有較好的地球化學找礦指示意義。
通過1:1萬地質草測,處于異常區中的察干郭勒金礦主要賦存于中泥盆統北塔山組輝石安山巖中,其含金石英脈及蝕變巖嚴格受斷裂帶及裂隙帶控制。同時在察干郭勒金礦、綜合異常區外東南約500米處新發現一條規模較小的含金石英脈,通過采集化學樣,金品位最高達2.90×10-6,為礦區進一步找金提供了有利的找礦線索。
通過開展1:1萬地質草測、地化剖面測量發現了明顯的、具一定規模和一定強度的Au、Ag原生暈及礦化線索,Au、Ag、Cu含量均較高且連續,為該區進一步找礦提供了地球化學基礎依據。
3 礦化體特征
3.1 含金礦化帶
礦區共發現13條含金石英脈,除少數零星分布外,多聚集成帶狀分布于三條擠壓破碎礦化帶中。
礦化帶蝕變巖石主要為片理化輝石安山巖,巖石片理及裂隙十分發育,多充填貫入石英脈,系區內主要的含金石英脈,石英脈兩側圍巖蝕變較強。
礦區內含金石英脈常有尖滅側現、分枝復合和膨縮現象,產狀基本與蝕變帶中片理產狀一致。
3.2 礦體特征
礦區含金石英脈兩側的蝕變巖中仍具金礦化,如其中一條石英礦脈兩側的蝕變巖型金礦化體長380-390米,石英礦脈上盤寬0.2-1.85米,平均寬0.9米,下盤寬0.2-7.7米,平均2.16米,金品位較之石英脈為低,但金礦化顯示是明顯的,表明該礦具有一定的尋找蝕變巖型金礦化的找礦前景。
3.3 圍巖蝕變
礦區圍巖蝕變主要特征表現為規模小、類型多、強度低、具多期性。
蝕變主要類型有綠泥石化、綠簾石化、硅化、碳酸鹽化、絹云母化、黃鐵礦化、褐鐵礦化、粘土化等,其中綠泥石化、綠簾石化屬早期區域性變質作用的產物,與金礦化關系密切的蝕變類型主要硅化、碳酸鹽化、黃鐵礦化及絹云母化。
上述各類蝕變以石英礦脈表現最為典型,分帶性較明顯,可劃分出三個帶,自脈體向兩側依次為強絹云母化、碳酸鹽化、黃鐵礦化(部分褐鐵礦化)、強硅化蝕變帶(內帶,構成蝕變巖型金礦化)-綠泥石化、碳酸鹽化、弱絹云母化蝕變帶(中帶)-綠泥石化蝕變帶(外帶)。
4 礦床成因
4.1 成礦階段劃分
根據礦石礦物組合及其相互關系,可將礦區劃分為四個成礦階段:
1)黃鐵礦-石英-金成礦階段。為含金石英脈形成的前期階段,主要形成乳白色的石英脈,圍巖蝕變較弱,主要為綠泥石化、綠簾石化,伴生少量黃鐵礦和微量自然金的形成。
2)金屬硫化物-金成礦階段。為成礦的主要階段。青灰色的石英脈、石英細脈沿乳白色的石英大脈裂隙充填,伴隨大量的硫化物礦物、金礦物的生成,同時,形成較明顯的圍巖蝕變,主要為硅化、黃鐵礦化、絹云母化、碳酸鹽化等。
3)黃鐵礦-碳酸鹽-金成礦階段。為晚期成礦階段,主要形成蝕變巖型金礦化。主要圍巖蝕變類型有硅化、黃鐵礦化、強絹云母化、碳酸鹽化等。
4)表生成礦階段。主要是原生金礦化受表生作用影響,使金進一步產生表生富集,并有褐鐵礦等次生氧化物的形成。
4.2 成礦物理化學條件
1)流體包裹體特征。礦區流體包裹體主要見于石英中,主要類型有氣液相、氣相、含CO2氣體和多相包裹體,包裹體形態多樣,以石英負晶形、長方形、四方形、三角形、不規則為主,且多為孤立狀分布,包裹體大小一般為7×5微米,從早到晚有增大的趨勢,氣液包裹體中氣液比一般為5%-10%,氣相包體之氣液比為70%左右。
2)溫度壓力條件。根據均一法測溫結果,該礦成礦溫度區間為190℃-280℃,并根據其成礦階段可劃分出三個溫度區間:從早到晚為265℃-280℃、220℃-260℃、190℃-210℃。
根據包裹體測定的均一壓力,礦區金成礦壓力為7.34-12.19×105 Pa,據此推測其成礦深度為180-305米。一般情況下,均一法壓力值往往比成礦壓力要小得多,并根據該礦地質特征分析,該礦成礦深度要比推測的深得多。總體上,該礦屬于淺成金礦。
由此,根據其溫度、壓力條件,推測該礦為低溫淺成熱液型礦床。
綜上所述,該礦成因為與巖漿-火山活動有關的淺成中低溫熱液石英脈型、蝕變巖型金礦。
5 找礦潛力分析
礦區具備了較好的成礦地質條件,其受中泥盆統北塔山組火山巖、斷裂帶及裂隙帶控制較明顯;礦區發育1:5萬乙類綜合異常,主成礦元素Au強度較高,梯度變化大,連續性好,具明顯的濃集中心,為礦致綜合異常,顯示出較好的地球化學找礦指示意義;礦區含金石英脈兩側的蝕變巖中已發現有金礦化線索,具有形成蝕變巖型金礦體的可能性。由此看來,該礦點具有較好的找金前景。
綜上所述,1:5萬乙類綜合異常區具備了較好的成礦地質條件,其受中泥盆統北塔山組火山巖、斷裂帶及裂隙帶控制較明顯,目前該區帶已發現1處金礦點、1處金礦化點及一些礦化線索,無疑是礦致綜合異常,顯示出較好的金成礦前景。其異常主要應尋找與巖漿-火山活動有關的淺成中低溫熱液石英脈型-蝕變巖型金礦化,應以察干郭勒金礦為重要線索,加強其找礦工作,找礦層位為輝石安山巖,找礦部位為斷裂帶及裂隙帶,重要找礦標志為含孔雀石石英脈、蝕變巖。因此,今后該區帶應以地質、物探、化探并結合金快速分析法進行綜合找礦,通過進一步工作有望發現具有一定規模、工業意義的金(銅)礦床。
參考文獻
引言
在電廠鍋爐運行中,結垢和腐蝕是給水對鍋爐造成的兩個主要危害方式。含有雜質的給水進入鍋爐以后,經過不斷地蒸發、濃縮,當達到飽和程度時,在鍋爐水側的金屬表面,以固體析出的沉淀物即稱為水垢。人們稱水垢是鍋爐的“百害之源”,這是因為水垢的熱導率太小,導熱性能太差。水垢會嚴重影響鍋爐的傳熱效果,降低其使用效率;會使鍋爐鋼板、管路因過熱而被燒壞;會浪費大量燃料;降低鍋爐的出力運行,增加檢修量。因此,對鍋爐水垢進行定期的化學清洗,是做好節能和安全的一項重要工作。鍋爐的化學清洗必須考慮安全及防護的問題,預先作好相應的工作,以避免任何安全事故的發生。
1 水垢對電廠鍋爐造成的危害
如果鍋爐在運行中結生水垢,首先會嚴重影響傳熱,當鍋爐內表面結垢后,燃料燃燒產生的熱量不能很好地傳到水側,從而造成排煙溫度升高,浪費燃料,增加運行成本。據有關資料介紹,鍋爐結垢后被浪費的燃料成下列比例關系:當水垢的厚度≥1mm時,鍋爐將多消耗燃料5~8%;當水垢的厚度≥2mm時,鍋爐將多消耗燃料10~18%;當水垢的厚度≥3mm時,鍋爐將多消耗燃料18~26%。
鍋爐內如結有水垢,又要保持一定的出力,這樣只有增加火側的溫度。因此水垢越厚,熱導率越差,鍋爐火側的溫度越高。這樣容易燒損鍋爐鋼材,造成安全事故。據某電廠統計,每年大修鍋爐中,有65%是因為水垢而燒壞的。
2 作好鍋爐化學清洗前的準備工作
既然鍋爐結垢會對電廠運行造成如此重大的危害,那么定時對電廠鍋爐進行化學清洗就有了非常重要的意義。對電廠鍋爐進行化學清洗,首先要分辨什么樣的鍋爐可以進行清洗,按《鍋爐化學清洗規則》所訴,以水為介質的固定式鍋爐可以進行化學清洗。鍋爐的化學清洗,主要包括新爐的煮爐和舊爐的除垢倆部分。鍋爐化學清洗前應詳細了解鍋爐的結構和材質,并對鍋爐內外部位進行仔細檢查,以確定清洗方式和制訂安全措施。如鍋爐有泄漏或堵塞等缺陷,還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預先處理。
然后應充分作好清洗前的準備工作。需要成立一個清洗工作組,這個工作組應有鍋爐操作、設備維修、化學工藝、檢驗試驗、環境保護及工廠安全等方面的專業人員參與。參與清洗人員應取得省級及以上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的資格認證,才能承擔相應級別的鍋爐化學清洗。
清洗過程中涉及危害性很大的化學清洗劑,而且要將其加熱至一定溫度,使其在爐內循環。因為許多化學清洗劑對人體有著相當的危害性,因此安全是一個特別需要重視的問題。
3 化學清洗劑的危險性及使用注意事項
化學清洗劑的選擇,主要取決于水垢的組成,但同時還要考慮鍋爐的材質、型式、安全及環保要求等。目前所用的清洗劑種類較多,主要有酸洗及堿洗等方式。在清洗過程中,一般都要用到酸、堿、鈍化劑以及緩蝕劑。這些試劑都對人體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危害作用。下面將常用的幾種化學清洗劑的危害及使用注意事項作簡要介紹。
3.1 鹽酸是鍋爐清洗過程中常用的清洗試劑
鹽酸是鍋爐清洗過程中常用的清洗試劑,其引起危害的主要原因,在于氯化氫與空氣中的水蒸氣反應生成鹽酸霧。鹽酸霧對上呼吸道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同時還具有一定的腐蝕性。操作濃鹽酸時,應戴眼鏡、口罩和橡皮手套,避免和皮膚接觸或濺入眼內。當濃鹽酸接觸皮膚時,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萬一濺入眼內,必須立刻用大量清水沖洗,然后用0.5%重碳酸鈉溶液清洗,嚴重者要及時送醫院救治。
3.2 硝酸在鍋爐化學清洗中的作用
由于硝酸鹽溶解度較大,因此硝酸對鐵銹、銅銹、各類污垢都有較好的去除作用,特別在清除不銹鋼表面的污垢時,由于硝酸具有氧化性,可使不銹鋼自鈍化,幾乎不對不銹鋼造成腐蝕。但硝酸對低碳鋼有強烈的腐蝕性,必須選用可靠的緩蝕劑。硝酸具有很強的氧化性以及腐蝕性,在使用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安全事項,做好安全防護工作,防止發生酸腐蝕、酸燒傷等安全事故,對于酸泄漏也要引起嚴格重視。
3.3 檸檬酸是清洗過程中使用最多的有機酸
用檸檬酸進行清洗,主要是利用它與鐵離子生成絡合離子的能力。雖然這種清洗劑腐蝕性小、無毒性、容易保存和運輸,安全性好、清洗液不易形成沉渣或懸浮物,避免了管道的堵塞。但是,檸檬酸清除附著物的能力比鹽酸小,對鈣、鎂和硅化物水垢的溶解能力差,價格較貴。所以一般只在不宜用鹽酸清洗的情況下才使用檸檬酸,而且要在清洗過程中需要嚴格注意,防止燙傷及燒傷的發生。
3.4 氫氧化鈉是常用的堿性清洗試劑
氫氧化鈉溶液具有強堿性,對皮膚、織物、紙張等有強烈的腐蝕作用,在使用時要特別注意安全。
人體皮膚接觸容易引起燒傷。所以在開啟堿桶時,要使用專用工具,禁止用鐵錘和鑿子開啟,并且要戴防毒面具,以防固堿碎塊濺到臉上和眼內。溶解塊堿時,應放在有蓋的槽中進行,要逐漸投入并用木棒隨時攪拌或用蒸汽化解。
3.5 EDTA是現代鍋爐常用的清洗劑
EDTA是一種重要的絡合物,是化學中的一種良好的配合劑,它有六個配位原子,形成的配合物叫做螯合物,可以有效的溶解金屬氧化物。其清洗機理為金屬氧化物水解后與EDTA反應,在一定的條件下生成可溶的絡合物。近年來,EDTA已經成為高參數、大容量鍋爐化學清洗的一種主要清洗劑。然而,作為一種化學用品,EDTA可以刺激皮膚,黏膜,引起哮喘,皮膚發疹的負面作用正在凸現,是一種可能引起過敏的物質,通過丙二醇等透皮吸收劑被攝取后會引起鈣缺乏癥,血壓降低,腎臟障礙,染色體異常和原生變異等一系列有害作用。
3.6 鍋爐化學清洗過程中的緩蝕劑
在酸洗時,酸不僅對某些水垢有溶解作用,同時對鋼鐵也會發生溶解作用。所以為防止鍋爐酸洗中發生上述危害,通常在酸洗液中加入少量的某些藥劑來緩解酸洗造成的金屬腐蝕,這種藥劑就是緩蝕劑。
在酸洗中根據所選用的緩蝕劑品種不同,其毒性差別也很懸殊,應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出相應的安全措施。
4 化學清洗中的安全與防護措施
在鍋爐化學清洗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生產事項,遵守相關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宜遵循以下安全防護措施:(1)酸洗過程中臨時管線的安裝必須嚴格保證質量,安裝完畢后要進行嚴格的水壓試驗,水壓試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若在使用中發現任何細小的滲漏,都必須重新補焊或將絲扣緊牢,直到試壓完全合格為止。(2)化學清洗系統的最高部位應安裝排氣出口,最好將排氣管引出室外,以使酸洗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以及因緩蝕劑效果不好或使用不當而使鐵腐蝕產生的氫氣能夠順暢排出鍋外,以免影響清洗液的流動和循環。同時最高部位換氣后,可保證整個清洗系統充滿清洗介質,不留死角。(3)清洗現場必須照明充足,道路通暢。需將動力電源和照明電源分開,并將電源控制板設置在遠離清洗系統、且便于操作的位置。(4)準備必要的急救藥品和勞保用品。如飽和石灰水,2%的碳酸氫鈉溶液以及1%或2%的硼酸水溶液。清洗期間現場應有醫務人員值班,及時處理受傷人員。(5)操作時必須統一指揮,分工負責。所有重要部位如酸泵、閥門、加藥點都要設置專人值班。值班人員不許在酸洗系統旁休息。(6)化學清洗現場不得動用明火(如電焊、氣焊、抽煙、生火等),以防萬一空氣中的可燃氣體達到爆炸極限遇明火而發生爆炸。(7)清洗現場必須設置專門的休息室。(8)參加調試的所有工作人員應嚴格執行《安規》及現場有關安全規定,確保調試工作安全可靠地進行。(9)清洗現場應道路通暢照明充足、并設有警示圍欄,張貼“嚴禁煙火”、“非清洗工作人員請勿入內”等警告牌。酸洗作業區應用警戒線隔離,無關人員不得入內。(10)嚴禁將酸直接倒入鍋內,否則有可能會因為大量二氧化碳氣體的產生而沖擊酸液使其濺出鍋外,造成安全事故。
5 化學清洗過程中的廢液處理及排放廢液排放
鍋爐清洗廢液的排放應嚴格按照工業“三廢”排放標準的要求進行排放,嚴禁排放未經處理的酸、堿液及其它有毒刻液,也不得采用滲坑、滲井和漫流的方式排放廢液。根據廢液的實際情況,鍋爐化學清洗廢液的處理一般采用以下幾種方法進行處理。(1)稀釋法。對于中小型鍋爐的化學清洗,后處理方法常是稀釋法。當選用具有特殊毒性的清洗劑、緩蝕劑或鈍化劑時,必須作特殊的后處理,廢液才能排放。稀釋法主要適用于濃度不高的一般酸堿清洗廢液,使用大量水將鹽酸、碳酸鈉等清洗廢液稀釋排放,可達到國家排放標準。(2)中和法。對于濃度較高的酸、堿清洗液的排放,不宜采用稀釋法處理,因為即使消耗大量水也不能保證將廢液稀釋到排放標準。因此應先作適當的中和,然后再稀釋排放。如果一臺鍋爐采用完整的化學清洗步驟來進行清洗時,可將先排放的廢堿液貯存起來,待酸洗后用來中和酸洗廢液。(3)特殊處理法。必須注意,并不是所有的酸、堿溶液都能采用一般的稀釋法中和法進行處理。如氫氟酸排放液的處理,氫氟酸廢液的處理只能采用石灰中和法,既能將廢液的pH值提高到6~9,還可使游離F-離子的濃度到
2NaNO2+CO(NH2)2+2HCl=3H2O+CO2+2NaCl+2N2
經過上述處理后,方可排放。鍋爐化學清洗刻液的排放應依據當地受納水體功能的要求,按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的規定控制污染物排放濃度。對于未達到標準規定濃度的污染物,以及雖然達到了規定的濃度標準但是其排放總量超過標準規定的總量控制標準,要嚴禁排入當地水體,以防對地表水及地下水造成污染,影響水環境的健康發展。
6 結束語
中小型鍋爐的鈍化,最好采用磷酸鹽。對于電廠運行來說,化學清洗是對于鍋爐的安全運行和節約能源有著重要的作用。鍋爐在運行過程中,需要定期進行化學清洗。在化學清洗工藝過程中,一定要嚴格遵守安全規章制度,按照鍋爐化學清洗安全注意事項的要求進行清洗工作。這樣才能夠緩解鍋爐結垢,并且延長鍋爐結垢時間,讓鍋爐得到安全經濟運行。
參考文獻
[1]袁.鍋爐酸洗前堿洗與否的研究及實踐[J].華北電力技術,1986(12).
[2]曹華達.水內冷發電機冷卻水的運行與分析[J].大電機技術,1986(05).
[3]李振魁.對火電廠熱力設備防腐防垢工作的意見[J].華北電力技術,1987(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negative mood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Method: 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5,283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low-risk group (98 cases), moderate-risk group (75 cases) and high-risk group(110 cases).They were given face-to-face form, th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and symptom-self-rating scale (SCL-90).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and the score of negative emoti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as analyzed. Result: The scores of negative emotion in the moderate-risk group and high-risk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low-risk group(P0.05).The score of depression in the high-risk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moderate-risk group(P
【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Negative mood; Disease progression; Correl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Wuchuan People’s Hospital,Wuchuan 5245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07.016
冠心病(CHD)是一N嚴重危害人類生命的身心疾病,在西方國家冠心病已超越癌癥成為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在我國,隨著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大,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冠心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高,已經逐步接近歐美國家[1]。隨著世界衛生組織將醫學模式由簡單的生物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模式,心理因素對冠心病的致病作用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2]。許多研究表明,負性情緒特別是焦慮、抑郁是影響冠心病發生發展的重要心理因素[3]。CHD往往是伴隨患者一生的疾病,很多學者認為CHD患者多數會出現負性情緒障礙,兩者相互作用,形成惡性循環[4]。本文旨在分析探討冠心病的疾病進展與負情緒特別是焦慮、抑郁之間的相關性,為冠心病的“雙心治療”提供科學依據,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本院心內科住院治療的冠心病患者283例作為研究對象。(1)納入標準: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診斷標準確定診斷;②均經冠脈造影證實有冠脈狹窄;③無語言及智力障礙,配合良好,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接受問卷調查;④既往無腦卒中及精神病病史,排除隨訪期間工作生活中有突發事件帶來的不良影響。(2)排除標準:①不愿接受問卷調查患者;②有語言溝通障礙,生活不能自理或存在智力障礙的患者;③存在精神疾病或精神創傷史者。根據冠脈造影顯示冠脈狹窄程度將患者分為低危組98例、中危組75例、高危組110例,其中單支管腔面積縮小26%~50%為低危組,單支管腔面積縮小51%~75%為中危組,單支管腔面積縮小76%~100%或兩支以上管腔面積縮小達51%~75%為高危組。三組患者在性別構成、平均年齡、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調查方法 全部283例患者采取面對面形式進行,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癥狀自評量表(SCL-90)進行問卷調查[5],并進行為期1年的追蹤隨訪。
1.3 評分標準 SAS和SDS都采用標準分模式,標準分=總分×1.25后所得整數部分。其中SAS標準分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6.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三組患者SAS、SDS得分比較 跟蹤隨訪1年后調查結果顯示低危組患者SAS、SDS自評量表得分明顯低于中危組和高危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2 三組患者SCL-90量表(F4、F5)得分值比較 跟蹤隨訪一年后調查結果顯示低危組患者SCL-90量表中F4、F5得分值明顯低于其他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3 三組患者焦慮癥、抑郁癥發病率比較 跟蹤隨訪一年后調查結果顯示,低危組患者焦慮癥、抑郁癥發病率明顯低于其他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4 負情緒與CHD疾病進展相關性分析 分別以SAS評分、SDS評分為自變量,患者冠脈病變程度為因變量,直線回歸方程為Y=6.07X+7.31,得出二者呈正相關(r=0.459,P
3 討論
目前冠心病(CHD)已被世界衛生組織歸屬為身心性疾病,隨著心臟康復醫學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雙心治療”理念已被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所認可并運用[6]。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CHD的發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導致CHD發病的心理因素受到越來越多的醫學界人士重視。大量文獻[7]報道,焦慮和抑郁等負性情緒與CHD患者的疾病進展和轉歸呈正相關,并且在眾多CHD危險因素中,抑郁已被確定為影響CHD預后的獨立危險因子。特別是處于更年期前后的中老年患者,由于其體內內分泌系統的影響,更易出現負性情緒,進而影響其治療效果。資料顯示,此類患者伴發焦慮、抑郁的發病率高達70%左右[8-10]。本次調查結果表明,CHD病情嚴重程度及危險性與負性情緒呈正相關,其中高危組患者出現焦慮癥狀達39.2%,出現抑郁癥狀高達53.6%,其中中度以上抑郁癥達22.7%,明顯高于正常人群發病率(焦慮7.9%,抑郁10.4%),這與陸衛華等[11-12]報道相一致。同時調查結果顯示,低危組患者在抑郁、焦慮評分方面明顯低于其他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CHD患者的疾病進展與負情緒特別是抑郁情緒呈正相關,兩者互為因果。本調查所采用的量表簡單、易行、可操作性強,可作為臨床CHD患者常規篩查手段,對于存在不同程度負情緒的患者,給與相應的心理干預措施,與常規治療協同,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減輕患者身心負擔,達到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及改善預后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朱繼芳,李遠瓊,陳朝蓉,等.冠心病患者焦慮抑郁現狀及影響因素調查[J].激光雜志,2014,35(9):127-129.
[2]王鳳英.淺析冠心病與情緒障礙[J].醫學信息,2014,27(33):205-206.
[3]王海珍,江慶,伍萬仕,等.負性情緒對冠心病PCI手術患者預后的影響[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5,24(2):130-133.
[4]江喜平.抑郁癥和心血管疾病之間關系[J].保健文匯,2014,13(3):92-93.
[5]梁思宇,李向平.冠心病合并抑郁焦慮障礙常用量表評價[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1,31(2):135-138.
[6]張燕,李倩,嚴素玲.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間焦慮抑郁狀況的調查分析[J].上海護理,2014,14(6):26-29.
[7]吳琳娜,楊國云,葛寧.社會心理因素與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44(2):261-264.
[8]陳彥霞.冠心病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14(19):25-26.
[9]石慧,鐘光珍,王矗等.伴抑郁情緒內科門診患者的血管內皮功能[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4,28(7):481-485.
[10]馬淑榮.43例老年冠心病伴發抑郁癥患者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21):122-123.
[11]陸衛華,李田昌,陳宇,等.冠心病與負情緒的相關性及臨床意義[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雜志,2016,14(17):2044-2045.
[12]馬駿,劉同濤,賈崇奇.冠心病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0,26(5):555-556.
[13]趙智麗.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與負性情緒的關系研究[J].山西醫藥雜志,2015,44(16):1880-1882.
[14]張曉蕾,任巖春,趙永峰,等.冠心病患者冠脈syntax評分嚴重程度與焦慮、抑郁情緒之間的關系[J].中國急救醫學,2015,35(2):145-146.
[15]馮華.冠心病患者照顧者焦慮狀況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5,11(14):16-17.
[16]李建好,江志英,盧麗明,等.目標性社區護理對冠心病病人主觀幸福感及負性情緒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5,13(30):3044-3046.
[17]許晶晶,李向平,陳名杰.焦慮抑郁情緒對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癥因子及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中國循環雜志,2011,26(6):426-429.
[18]王亞娟.心理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負性情緒的干預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9):254-255.
[19]孟雅麗,翟秋翎.心理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7):162-163.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03(2013)17-0025-03
一、引言
網絡使傳統教育的三大基石,即閱讀、寫作和計算的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并使整個社會生活越來越“數字化”。人們處在新技術、新理論層出不窮的信息時代,每個人都面臨著不斷學習的問題,而傳統的學習理念和學習方式,已滿足不了學習者的需要。然而,網絡學習能夠為學習者提供更為充足的信息。網絡學習以其獨特的魅力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但是,當前信息呈指數級增長,面臨海量的信息我們應該如何對信息進行更有效、更自主的管理以適應社會的飛速發展,優化知識結構,進行知識更新,使積累的知識資源利用最大化等問題引起了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關注。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一款知識管理工具軟件—Evermore應運而生,它作為人的“外部大腦”來幫助人們進行記憶(歷史信息)的組織與管理。因此,本文提出借助Evermore軟件創建的學習環境,在大學生網絡學習中能夠更好地實現知識的管理功能,進而完善傳統的E-learning學習方式。
二、大學生實現個人知識管理的意義
大學生實現個人知識管理的過程可以看作是大學生有目的地對知識進行獲取、存儲、共享、開發、利用和評價的過程。其目的是管理個人知識,完善個人知識體系,利用網絡資源解決問題,從而實現個人知識的可持續發展。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類正全面進入信息化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和信息呈指數倍增長,通過網絡我們能快速輕易地獲取大量的信息。但是面對海量信息的同時,我們會有這樣一種感覺,雖然信息量非常大,但是想找到我們需要的信息卻很困難。因此,學會如何從海量的信息中獲取知識、儲存知識、傳播知識、利用知識、創造知識、表達知識對當代大學生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個人知識管理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
三、大學生網絡學習的新主張與存在的問題
(一)大學生網絡學習的新主張——“做自己學習的主人”
與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習方式不同,大學的學習更強調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尤其是在網絡學習時代,面對如此海量的信息,大學生作為成年人,要學會自主地參加各種學習活動,學會選擇學習資源,應當學會做自己學習的主人[1]。一般應把握以下幾點。
第一,明確學習目標和知識的重要性。明確學習目標,即設定一個學習的標準。由于視角不同,人們對目標的定義也是眾說紛紜,但是基本核心的思想是相同的,就是當我們試圖調節我們的行為、思想、情感以達到期望的結果時,目標為我們提供了標準[2]。心理學家洛克認為,目標可以影響人的內在動機,并且有關的研究也表明目標不但不會降低學習者對任務的興趣,而且會對高成就取向的學習者具有激勵作用[3]。正是這種作用增強學習者“我要學”的意識,幫助網絡學習者將個體注意力集中在當前任務上,同時選擇和應用適當的策略。同樣,當網絡學習者認識到所要學習的知識的重要性的時候,他們就會為自己設定學習目標,就會激發網絡學習任務的緊迫感和重要性認知,并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反思和總結,從而保證大學生在網絡學習中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第二,制定具體可行的學習計劃。制定具體可行的學習計劃,需要在明確學習目標的基礎上,首先對自己的定位實事求是,即發現自己的強項和優勢,明白自己的缺陷和不足;然后根據自身的特點和追求,制定具體的、可行性強的學習計劃;最終確立自己終生的、階段的、近期的、每天的學習目標、任務、計劃,從而自我激勵,堅持不懈地完成學習計劃。
第三,執行具體可行的學習計劃。在執行學習計劃的過程中,不僅要求學習者要有較強的意志力,能夠集中注意力、拒絕誘惑、控制沖動、克服拖延,并且要以堅毅的態度去完成計劃,實現目標。還強調學習者要有積極的鉆研探索的精神,即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找出規律。如一些概念、定理、答案由教師講出來和通過自己的學習、討論去體會,去發現,后者比前者會有更深刻的認識。
第四,善于自我監察、評估和校正。學習者要學會監察自己的網絡學習進程、評估自我的網絡學習效果,分析產生測試成績與自我評估的成績偏差的原因,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依據學習計劃提供的行動目標和計劃,不斷地校正網絡學習行為,達到使自己更有效地朝向目標的目的[4]。
(二)大學生網絡學習存在的問題
雖然上述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網絡學習,幫助大學生實現個人知識管理,但是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在大學生網絡學習的過程中,存在著三大主要問題:知識共享、知識存儲和知識結構化。
大學生的個人知識管理意識比較薄弱,很少整理網絡搜集的材料,不會及時記錄信息。在看到或經歷某一事件時心中產生了好的想法,等事后再想回憶這些資料或想法時卻怎么也想不起來,這就是沒有使隱性知識及時顯性化,形成結構化的知識。事實上,學習者習慣用紙質記錄信息,而非用網絡存儲方式,這就很難實現知識存儲的同步,易造成知識數據的缺失。網絡學習的一大難題是共享,學習者有時需要外在力量的激勵與鼓勵,這樣就需要建立一個共享的平臺。目前,網絡技術推陳出新,Evernote軟件的應用是實現大學生網絡學習中知識管理功能的有效途徑,完善了E-learning的學習方式。
四、Evernote在大學生個人知識管理中的應用
Evernote是一款在國外非常著名的筆記軟件,它具備強大的筆記錄入功能,采用文字、圖片、音像、地點、時間的綜合的記錄方式,更接近于人的大腦存儲信息的方式[5],作為人的“外部大腦”來幫助人們進行知識的組織和管理。
Evernote支持幾乎所有的主流平臺及設備,包括iPhone、iPad、Android、Windows、Mac以及網頁版,使記錄信息通過網絡彼此同步,方便用戶隨時隨地的提取信息,有利于知識的共享、交流和結構化。Evernote可以直接獲取和存儲各種格式的網絡資源,進行全面的信息整合。此外,用戶也可以通過Evernote來進行自我規劃、自我評估和自我校正,以達到有效的自我控制的目的。
(一)Evernote完善E-learning的學習方式
Evernote在實現大學生網絡學習知識管理方面有特殊的優勢,它提供了人性化的共享功能,用戶之間不僅可以共享“筆記本”,也可以修改“筆記本”,被修改的內容將被特別標注出來,用戶可以清楚地了解工作組其它成員的觀點,從而彌補自己的思維缺陷,激發靈感,實現個人知識的創新和利用;Evernote是一個統一的平臺,手機、平板、電腦都有客戶端,方便用戶隨時隨地記錄所思所想,并且同步到任何安裝了Evernote設備的平臺,所有設備上的數據(筆記、錄音、圖片、地圖標記等)都會一致;當用戶查閱記錄的信息時,能夠使用戶再一次身臨其境地回顧當時的想法,使其隱性知識顯性化,實現知識的開發。綜上所述,Evernote為大學生網絡學習實現知識管理功能提供了信息技術支持環境,有助于網絡知識的共享、促進大學生網絡學習交流以及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的互相轉化,最終實現個人知識的有效管理。
(二) Evernote在大學生個人知識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1.利用Evernote構建網絡學習知識庫
網絡學習資源十分豐富,為了快速解決學習上的問題,大學生應該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構建自己的網絡學習知識庫。
目前,各種網絡學術信息資源普遍以 Web 資源的方式呈現,學習者利用Evernote智能的網頁摘錄功能,將相關的學術信息保存起來,自動命名文章、記錄下源網址和摘錄的時間[6]。通過Evernote用戶不僅能夠快速獲取有用的網絡資源,也能對收集到的資料以創建筆記本或標簽的形式進行自動分類存儲,使用戶快速找到所需內容,還能直接保存文本和多媒體資源。例如:國家大力開展精品視頻公開課的課程資源建設,網絡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視頻格式的學術資源,學習者可以將這部分資源直接保存在Evernote中。同時,學習者按照時間、地點、學科專業、個人喜好和解決問題的緊急程度給筆記本添加標簽,將從各個途徑搜集到的各種格式的學術信息資源統一保存到Evernote的筆記本中,這些學術資源就會自動分類存儲,成為一個適合自己的網絡學習知識庫。與傳統的知識庫不同,該知識庫只要用戶登錄,在任何有Evernote客戶端的設備上都可進入查看。即使在沒有安裝客戶端的設備上,用戶也可以通過郵件查看筆記本。構建自己的網絡知識庫有助于網絡資源的系統存儲,并在需要時進行快速檢索,這很大程度上縮短了用戶在查閱文獻上所耗費的時間。Evernote為用戶設計了印象筆記·悅讀,過濾一切廣告,讓網頁變得簡單清晰,減少了網絡學習中的干擾因素,還學習者一個專注的閱讀體驗,防止其在網絡學習過程中迷失自己,尤其是對網絡學習自我控制意識薄弱的學習者效果更顯著。
2.Evernote應用于制定大學生新學期學習計劃
大學生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個人知識管理意識比較薄弱,而且自我控制能力不強。這就間接導致大學生在網絡學習時,容易迷失自己、延遲網絡學習時間,直接影響網絡學習效率。針對這一現象,于國慶在有關大學生自我控制的研究中指出,學習者應先自我規劃學習目標,自我規劃是自我控制的“心臟”,它為后期的自我執行提供行動目標和計劃,為自我評估提供判斷標準和依據,為自我校正提供方向和依據[7]。Evernote為用戶提供了上述功能,用戶登錄后可以新建一個“學習”筆記本,用項目符號和代辦事項列出自己本學期的計劃,比如:英語國家四六級考試、選修和學習知識管理課程、必修課輔助實驗、學習心理學導論、社會實踐活動,等等,隨時查看,督促自己執行計劃,實現學習目標,每完成一項做一個標記(如圖1)[8]。同樣的方法,可以新建一個“學習日記”筆記本,記錄一下自己的學習活動感受、人生信條、名人名言等,對自我產生積極的心里暗示,也可以錄一些音頻,給自己一些言語的激勵。這樣每天記錄學習的歷程,參照學習計劃評估自己的學習成績,并不斷校正自己的網絡學習行為,逐步地完成學習計劃,提高網絡學習效率。
五、總結
隨著網絡學習時代的到來,網絡學術信息資源已成為高校進行教學、科研和知識創新活動的主要信息來源[9],也是當代大學生獲得相關學術信息的重要來源之一。面對豐富的網絡學術資源,Evernote有著完善的“知識分類體系”,能夠幫助大學生快速有效地檢索、整理、同步存儲相關資源,這正與個人知識管理的要求相一致。印象筆記是個人知識管理的一種有效工具,它不僅實現了網絡信息的隨時隨地存取,而且可以共享收藏、創建興趣組,從而使知識的傳播更為開放、自由和平等。雖然,目前Evernote在個人知識管理中并沒有得到廣泛應用,但在提倡個性化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今天,它作為一款功能強大、能滿足用戶需求的社會性軟件,必將在個人知識管理領域發揮其巨大的優勢。同時,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Evernot也會更好地為個人知識管理服務,從而促進網絡知識的共享、個人知識的增值。
[參考文獻]
[1] 蘭先芳.網絡學習時代(人生伴侶系列叢書)[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10.
[2] 王雨露.自我調節結構研究述評[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12).
[3] 趙永岐,綦鵬.網絡多媒體環境中促進學習者認知調節能力的探討[J].電化教育研究,2007,(4).
[4][7] 于國慶.大學生自我控制研究[J].心理科學,2005,(06).
[5] 程苓峰.Evernote會淘汰Office嗎?[J].IT經理世界,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