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馬冬晗學習計劃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對應“學霸”的最精確形象,屬于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的博士生馬冬晗。她那張密密麻麻的“最牛學習計劃表”去年底曾走紅網絡。“其實做計劃表的人大都是有強迫癥的,尤其是能把計劃表做得那么詳細,肯定是很嚴重的。但有些時候,有強迫癥的人反而更容易成功。”只是,她的自我剖析并沒有引導眾人的多層解讀,“勤奮、勤奮、再勤奮”才是大家希望從中得到的鞭策。
“最牛學霸班”也帶有某種“造魅”的特征。湖南某班,40個人里有26個被保送北大清華,其他人被保送至其他名校,唯一一名參加高考的學生也得到高分。成績、保送和名校是關鍵詞,各地也都紛紛開始自曝“學霸班”,迷花了家長的眼睛。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儲朝暉通過媒體警告道:“各個學校的發展本來應該是平等的,但由于人與人之間權利、資源配置等的不平等,導致了校際之間權利的不平等,這是‘牛校’出現的根本原因。”
“學霸”與“狀元”不同,“狀元”只強調了結果,而“學霸”好歹還暗示著獲得理想結果的艱辛付出過程。另一個可喜的變化是,“會讀書”和“多才多藝”不再是造神的要點,我們看到了“學霸”的愛情。
“得到了全市的美譽,得不到你的駐足”,這句令人有黯然神傷之感的獨白,成為武漢理科狀元黃翌青的 “廣告語”。高中生的愛情不再自動轉為 “早戀”話題,并且因為“學霸情侶”的存在,“早戀并不一定影響學習”的證據似乎又多了一條。社會需要榜樣,但榜樣不一定非要塑造成神。恰當的贊賞和對被贊賞者的寬容,或許才是對彼此最好的激勵。
(戴玉)
讀圖∣ Photo 甘肅定西6.6級地震
2013年7月24日,甘肅岷縣永星村,11歲男孩包鵬強一夜之間成了孤兒。他的父親幾年前因病去世,此次地震中,他的母親、弟弟以及兩個妹妹也不幸遇難,他成為了這個家唯一的幸存者。
熱詞∣ Hot Words SNS相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