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a4kkq"></dfn>
<ul id="a4kkq"></ul>
    • 兩型教育論文大全11篇

      時間:2023-04-08 11:33:05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兩型教育論文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兩型教育論文

      篇(1)

      1實驗魚

      實驗用中華鱘、西伯利亞鱘幼魚均為2008年11月人工繁殖的20月齡幼魚,暫養于循環養殖系統的水缸(2000L)中。暫養期間,水溫和溶氧分別為(28±0.4)℃和(7.3±0.1)mg/L(均值±標準誤)。取12尾中華鱘(體長57.86cm±4.66cm)和11尾西伯利亞鱘(682cm±09cm)比較與游泳相關的側視形態。

      2形態采集

      自制與鱘魚體型契合的魚體固定支架將實驗魚固定,以使側面輪廓線位于同一平面,消除視角誤差。利用固定于正上方5m處的SonyH20數碼相機進行拍攝,拍攝背景為1m×1m藍色聚苯乙烯薄板。實驗過程中所有的實驗魚均用適量丁香油輕微麻醉,拍攝左側面。

      3主成分分析

      利用tpsDig2軟件數字化標定樣本上13個標記點(圖1)。連接代表性標記點,得到11條線段作為形態特征度量,包括頭長1,頭長2,頭高,體高1,體高2,體高3,尾柄高,尾柄長1,尾柄長2,背鰭前緣長,尾鰭上葉長。通過標記點坐標和比例尺計算出所有形態特征度量實際長度,通過采用Burnaby法標準化所有度量,以消除異速生長帶來的影響[13],對標準化的形態特征度量進行主成分分析,并選取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概括形態差異。通過11個形態特征度量在選取出的主成分中的載荷說明主成分代表的形態特征。用HotellingT2檢驗比較各主成分中兩種鱘魚之間的差異,P<0.05視為差異顯著,所有的統計分析均在SPSS15.0中進行。

      4相對扭曲分析

      利用tpsDig2軟件數字化標定樣本上26個標記點(圖2)。其中,輪廓上22個標記點(圖2中空心點)包含了12個結構標記點(2、3、7、9、10、14、15、17、18、20、21和22),8個曲線拐點和2個極端點(5和19)。因為鱘魚軀干較為修長柔軟,樣本在擺放拍攝時可能出現輕微的非自然彎曲,所以設置標記點23-26作為內部標記點(圖2中實心點)來擬合三次曲線矯正非自然因素導致的軀干彎曲,且在矯正后由tpsUtil軟件刪除以不影響后續計算[14]。一些標記點(4,5,6和19)在樣本間配對時的同源性較低,使用tpsUtil軟件將其設置為準標記點,它們能夠在平行于相鄰標記點之間的方向上滑動[15]。隨后通過廣義普魯克分析對齊標記點布局,以最小化所有樣本配對標記點間距離平方之和[16-17]。通過相對扭曲分析比較對齊后的所有樣本[18],相對扭曲(RW)將映射在薄板樣條上以可視化結果[19]。相對扭曲分析是整個形狀空間中樣本間所有形態變化(包括均質和非均質成分)的主成分分析。通過tpsRelw軟件輸出所有樣本的相對扭曲可視化結果,并用HotellingT2檢驗比較種間相對扭曲得分的差異,P<0.05視為差異顯著,所有的統計分析均在SPSS15.0中進行。

      結果

      1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表明,11個主成分全面概括了中華鱘、西伯利亞鱘的側視形態差異(表1)。其中,前4個主成分(PC)的特征值均大于1,且對方差的累計解釋率達到88.46%。11個形態特征度量在前4個主成分中較高的載荷(大于0.6)說明了各主成分所代表的形態特征并能概括所有樣本間側視形態特征度量的差異。PC1代表頭部大小、背鰭前基點之后的軀干高度、尾柄高度和長度、背鰭前緣長度以及尾鰭上葉長度。除尾鰭上葉長度與PC1得分成負相關外,其他的形態特征大小均與PC1成正相關;PC2和PC4代表體高;而PC3無明顯表征對象(表2)。中華鱘和西伯利亞鱘的前四個主成分得分間無顯著性差異,單指標分析說明,兩種鱘魚的PC1具有顯著性差異,而PC2(P=0.812)、PC3(P=0.481)和PC4(P=0.731)均無顯著性差異。因此,中華鱘頭長、頭高、背鰭前基點之后的軀干高度、尾柄長、背鰭前緣長度均顯著大于西伯利亞鱘,而尾鰭上葉顯著短于西伯利亞鱘。

      2相對扭曲分析

      相對扭曲分析表明,前三個相對扭曲共解釋了731%的種間形態差異。中華鱘和西伯利亞鱘在前三個相對扭曲中具有顯著差異(HotellingT2檢驗,F3,19=119.830,P<0.001),其中單指標分析說明兩種鱘魚僅在RW1上具有顯著差異(P<0.001;圖4),而在RW2(P=0.409)和RW3(P=0.891)中均無顯著差異。RW1中最小值樣本(西伯利亞鱘)和最大值樣本(中華鱘)在薄板樣條上的映射(圖5)表明中華鱘的吻厚、吻長、頭高、頭長、軀干后半段高、背鰭前緣長顯著大于西伯利亞鱘,而尾柄長和尾鰭上下葉長顯著小于西伯利亞鱘。

      討論

      1形態測量方法比較

      篇(2)

      二、高職“互換性與測量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實施

      (一)配備實訓和師資條件

      “互換性與測量技術”課程進行教學改革,首先必須具備能滿足基本教學的鉗工實訓條件與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實驗或實訓條件。要求建設至少能容納一個班的鉗工實訓室,實訓室應該包括臺鉆、砂輪、臺鉗、手鋸、銼刀、絲錐、板牙、鉸刀等設備和工具。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實訓室需要包括各類常用量具,如游標卡尺、千分尺、百分表、萬能角度尺、游標高度尺、刀口尺、塞尺、校驗心軸、校驗止通規、鑄鐵平板等。在師資方面,要具備能勝任鉗工實訓、互換性與測量技術教學的教師各1名。

      (二)組織鉗工基本技能訓練

      在實施該教學改革前,必須組織學生進行至少一周的鉗工基本技能訓練,這是進行銼配的基礎。鉗工基本技能包括:劃線、鋸割、銼削、鉆孔、攻絲等。如果鉗工實訓與互換性與測量技術被安排在相同學期,可以將兩門課程聯系起來,科學地規劃學時。這樣,可以實現少量增加或不增加課時的條件下,改善授課效果。

      (三)設計教學項目

      設計一個能夠融入足夠多互換性與測量技術核心知識與技能的銼配工件,比如圖1中所示的“V三角組合件”。根據該工件的加工步驟,將該項目分解為多項任務并制定相應的教學大綱。表1為“V三角組合件”項目的分解任務及相應各項任務的相關知識與技能、課時安排的設計。與“件1”“件2”“件3”相關的知識與技能請分別參見圖1(b)、圖1(c)、圖1(d)。

      (四)開展鉗工銼配實訓

      在“互換性與測量技術”課程教學結束之后,安排集中項目式實訓教學。負責鉗工實訓、互換性與測量技術課程的兩位老師,根據任務進行教學分工。將班級分成若干個小組,指定各組的小組長,協助老師管理工具、量具與傳達通知。進行每項任務時,首先由相關的老師進行授課,然后學生再操作,每個學生獨立完成一套工件的加工。在學生操作過程中,教師再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五)考核評價

      實訓結束后,教師根據學生在實訓期間的表現、最終銼配工件的完成質量、實訓報告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銼配工件完成質量高,則說明該學生在加工工藝、形位公差理解與測量、量具使用等方面均嚴格按照教師布置的任務要求進行,且達到教學目標。如要進行理論筆試,可結合該銼配工件加工過程設置與課程知識點相關的試題。

      三、高職“互換性與測量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效果

      (一)學習積極性提高

      傳統的“互換性與測量技術”課程教學普遍是以教師講授為主,一般是理論課教師講學生聽,實驗課教師演示學生看,或學生重演教師的實驗操作,這樣的教學方式容易造成學生學習積極性低下。采用了項目式教學之后,學生成為學習過程的主體,教師則起引導作用,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體驗來獲取知識與技能,學習積極性顯著提高。

      (二)更好地掌握了知識與技能

      將“互換性與測量技術”課程中核心的知識與技能融入到銼配工件的加工中,學生通過實踐較好地掌握了這些知識點,認識到該課程知識與技能對實際組件、部件生產加工及裝配的重要意義。1.通過銼配,學生認識到“基準”的重要性。銼配件加工時,如果被作為基準的加工面沒有達到指定的精度范圍,將直接影響到后續與該基準面有關的加工,嚴重的直接導致最終成品的不合格。2.因為在銼配中要頻繁交錯地進行加工與測量,學生對常用量具達到了熟練使用的程度。3.學生較為全面地掌握平面類形位公差的測量方法,還了解到同一項形位公差的多種測量方法(即形位公差測量方法的轉化)。4.學生對表面結構要求有了直接的了解,初步了解精銼、粗銼、鉆孔、鉸孔等加工方法與粗糙度值之間的關系。5.學生掌握孔、軸類零件的配合公差。6.如果銼配工件的加工工藝不正確,則不可能達到圖紙的裝配要求。這讓學生較為深入地理解工藝的概念及工藝對產品合格的重要性,為學習后續機械制造及機械設計類課程打下基礎。

      (三)改革了考核評價方式

      高職教育強調對學生技能的培養,理論知識以必須、夠用為準。傳統的考核形式以理論筆試為主導,對教學的促進效果不理想。該項目改變了傳統的考核形式,能夠反映出學生對技能的掌握情況,是一種更客觀、更符合中國高職教育特點的評價方式。

      (四)節省了實施成本

      該教學改革的教學資源投入小,絕大多數高職院校容易達到該教學改革所需的實訓條件。而在師資方面,鉗工實訓教師和“互換性與測量技術”課程教師之間的相互協作容易達到,能力強的教師還可以同時身兼鉗工實訓和“互換性與測量技術”課程的指導教師。因此,該教學改革相對容易實施,可推廣性強。

      篇(3)

      21世紀是質量世紀,在21世紀的經濟大戰中質量將成為占領市場的最有力武器,成為經濟發展的強大驅動力。面對經濟全球化,各國政府和企業都注意到,要想提高產品在市場上的占有率和取得領先地位,必須使自己的產品或服務質量達到和保持世界級的先進水平,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是貫徹IS09001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和進行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高等職業教育引人IS0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建立或通過由第三方審核的質量管理體系,公開向社會和學生承諾教育教學質量,以滿足社會對學校的需要以及學校自身管理的需要是必要和可行的。

      一、高等職業教育質,管理體系認證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迅速發展,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現有的資金投人、基本設施條件、教學管理方式等無法滿足迅速增長的學生需要,教育質量問題已經非常突出,按照IS09001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建立適合高職教育特色的質量管理體系成為高職教育管理的重要途徑。IS09001質量管理體系是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國際標準,它的基本原則強調領導作用和全員參與,強調以顧客為關注焦點,采取過程方法,持續改進。這種全面、全員、全程的管理,用過程控制、保證產品質量,能確保質量目標、質量方針的實現,體現了質量管理的基本規律。

      1.高等職業教育引入IS09001標準,有利于引進先進的質量管理觀念。

      “以顧客為關注焦點”對學校而言,就是必須強化服務觀念,將學生、家長、社會的需求作為學校開展工作、謀求發展的重心與焦點,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突出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過程方法”指學校所有教育服務工作都是通過“過程”來完成,只有保證過程的有效控制,才能有效地保證教育結果的質量。教育工作者要從根本上保證教育教學質量.必須樹立全過程管理的觀念。它的“全員參與”的原則促使學校的每位教職工都明確自己的職責,都能參與到質量管理的全過程中,并體會到自己的每一項工作都關系到學校整體教育質量,大大增強了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它的“持續改進”的原則,促使學校的每項工作不斷發現問題,不斷得到改進,確保學校的工作始終充滿活力和朝氣。IS09001質量管理體系是一種科學、規范的管理體系,它有客觀實際的操作程序,使教學活動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職責分明,從而確保了每個教育環節的質量和效益。

      2,高等職業教育引入IS09001標準,有利于規范教育服務管理,提高教育質量。

      管理是學校永恒的主題,教育服務管理規范才能保證教學秩序穩定和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才能提高教學質量。而IS09001標準正是一個動態的質量管理標準,形成了從計劃、實驗到檢驗、改進的閉環管理模式。IS0900I標準又是一種利用內外信息促進自我完善、持續改進、超越現在、達到卓越績效的管理機制。因此,引人IS09001標準的目標,正是要建立永恒改進的質量管理機制,幫助管理者取得卓越績效,實現永恒發展的目標。根據IS09001標準要求,結合高職教學實際擬定學校質量方針、質量目標,這將使學校辦學方向得到進一步明確。教學管理工作程序文件化,按過程進行控制,明確職責,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教學管理中的隨意性、隨機性,保障了學校管理工作的計劃性、有效性。按IS09001標準編制的《質量手冊》、《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一整套文件,使學校日常工作按照文件要求認真執行,并留下可追溯的記錄。通過質量方針、質量目標、審核結果、數據分析、糾正和預防措施及管理評審等,使學校整體工作得到持續改進。學校管理逐步納入法制化、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內部管理和教學質量可得到質的提高。

      3.高等職業教育引入IS09001標準,有利于規范學校教育質蚤管理評價。

      目前高等職業學校的教育評價部門主要是上級行政機關,對學校的教育教學的檢查與評價的依據主要停留在教學大綱、教學計劃等靜態的文本上,其評價主要是以上級主管部門的評價為主,所進行的評價也主要代表專家的意見,學校質量管理工作的考核,主要也不是來自服務的對象。而IS0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是由國家承認的認證機關.以客觀的第三者身份.依據IS09001標準的相關條款,對教育質量管理的各項T作進行規范和評價,確認其質量管理體系是否具有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能力,是否有充分依據值得社會和消費者信賴。這里的規范和評價十分強調“所有教育服務工作都是通過過程來完成的”,要求學校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把IS0900標準的相關條款有機而合理地體現于學校的各項工作過程之中,確定各個過程的合理接口和職責權限,建立一套文件化的質量管理體系。因此,將IS09001標準應用于高等職業教育質量管理,實行教育質量管理ISO認證,符合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管理評價要求。

      4.高等職業教育引入IS09001標準,有利于教育與國際接軌,提高市場竟爭力。

      21世紀是一個“教育國際化”的世紀,加人WTO更加促進了中國教育與國際接軌。中國加人WTO后,最直接的影響是我方在初等、中等、高等、成人教育及其他教育服務項目上做出承諾,許可外方為我提供教育服務。在教育服務提供方式上,允許商業存在,即允許中外合作辦學;對自然人流動,承諾具有一定資格的境外個人教育服務提供者應中國學校或教育機構聘用或邀請,可以來中國提供教育服務。這些新情況告訴我們,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竟爭對手不僅有本國同行,還有國外強大的競爭對手。高等職業學校尤其是那些民辦高等職業學校提供的教育服務,面臨著如何使國內外顧客承認、接受和信賴,爭取到更多生存空間的問題。中國高等職業教育應是具有國際開放意識,能夠進人世界經濟、文化和技術大循環的高等職業教育,中國應該有一批在國際上具有鮮明品牌形象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高等職業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需要一套各國認可的質量管理保證標準。IS09001標準是發達國家多年來質量管理理論和實踐的結晶,具有國際性和先進性。用于高等職業教育可規范學校管理工作,實施系統、透明、文件化、程序化、科學化的管理方式,適應教育國際化發展要求。因此,在我國實施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國際認證,將促使高等職業學校樹立市場競爭意識,提高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能力,從而向國內外社會和受教育者提供充分的信任,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提升國際竟爭力。

      二、高等職業教育質.管理體系認證的可行性

      1.TS09001標準的管理原則與方法適合高等職業教育質1管理。

      IS09001標準的管理原則主要體現在“質量管理的八項原則”:以顧客為關注焦點、領導作用、全員參與、過程方法、管理的系統方法、持續改進、基于事實的決策方法、與供方互利的關系。IS09001標準的管理方法主要體現在“過程方法’,和“PDCA’’循環上。“過程方法”就是識別質量管理體系所需的過程及其在組織中的應用;確定這些過程的順序和相互作用;確定保證過程有效運行和控制所需的準則和方法;確保可以獲得必要的資源和信息,以支持這些過程的運行和對這些過程的監視;監視、測量和分析這些過程;實施必要的措施,以實現對這些過程策劃的結果和對這些過程的持續改進。"PDCA”循環中P(策劃):根據顧客要求和組織的方針,為提供結果建立必要的目標和過程;D(實施):實施過程;C(檢查):根據方針、目標和產品要求,對過程和產品進行監視和測量。并報告結果;A(處置):采取措施,以持續改進過程業績。我們可以十分清楚地認識到,這些管理原則和方法不僅適用于企業質量管理,同樣適用于高等職業教育質量管理。由教育部頒布的《教學管理要點》指出的教學計劃、教學實施、教學檢查和反饋處理的關系正是PDCA循環的體現。因此,IS09001標準的管理理念完全適用于高等職業教育管理。

      2.IS09001標準應用范圍包含了教育領城。

      篇(4)

      小軍在幼兒園里非常特別,相對于同學來說有很多不同之處,比如:突然打其他小朋友,搶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欺負同齡伙伴,不愛學習,甚至還常喜歡搞破壞、拆卸東西,做惡作劇,等等。他的媽媽為了改正他的這些不良行為,采取了很多的教育手段,但是都沒有達到效果。通過家訪,我們了解到:小軍在三歲時,被開水嚴重燙傷,醫藥費用差不多用光了家里全部財產。而他的父親不務正業,經常不歸家,即使偶爾回來也從不管小軍。孩子基本上由母親一人撫養,由于媽媽沒有工作,再加上身體不好,孩子因此就缺少管教,認為“沒有人能管我”,形成“唯我獨尊”的性格。學期總目標:通過創設“老師的小幫手”機會,漸漸加強小軍的自我控制能力,培養他的耐心、上進心;在活動中,正確處理孩子玩鬧過程中產生的攻擊性行為,積極表揚他的優點,肯定他的長處,使小軍成為受同學們歡迎的好榜樣、好朋友;通過家長交流、取得家園教育一致,并能理解和支持教師的工作。第一階段目標、措施:

      (1)目標:增強小軍的自控能力。

      (2)措施:通過教育觀察,在課內課外班級活動中觀察小軍的一舉一動,表揚他的優點,適當勸說他的缺點。第二階段目標、措施:

      (1)目標:通過讓小軍表現自己優秀的方面,有目的地樹立他在同學心目中的榜樣地位,讓同學親近他、接納他。

      (2)措施:不在同伴面前損害他的自尊心,注意挖掘他的“閃光點”。

      一、幼兒的不良行為習慣

      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產生,既源于學生思想,更多的還是家庭、學校、社會造成的。“問題學生”多有這樣的“成長”歷程:因多種原因,如不愿學習、害怕作業、害怕考試等,但由于學校、家庭及諸多原因,忽略習慣培養,導致不良現象沒能及時疏導和糾正,學生就形成了厭學、紀律觀念薄弱、師生關系緊張等;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內心既感到不安、恐懼,卻又追求獨立、尋求自我,情緒變得焦慮、無所適從,這些不良現象逐步形成習慣。

      (1)生活中的不良習慣:挖鼻孔、隨手抹鼻涕、吮手指、不愛刷牙漱口、讓家長追著喂飯、貪吃、愛吃零食、挑食偏食、經常剩飯、撒飯、邊吃邊玩、坐姿不正、不肯獨睡、不愛收拾房間、過分講究穿著打扮。

      (2)言行方面的不良習慣:上課做小動作、一心二用、做事沒長性、磨蹭、任性、不愿意做家務勞動、懶得走路、說謊、推諉、不受動腦、集體告狀。

      (3)幼兒心理方面的不良習慣:依賴性強、沒有主見、不愛惜物品、怕生、對人冷淡、不關心長輩、不會分享。

      (4)幼兒人際交往方面的不良習慣:不寬容、沒禮貌、不遵守公共秩序、愛插嘴搶話、捉弄人、愛吵架、侵犯他人。

      二、相關有效對策

      (1)客觀全面地觀察幼兒,找出其不良行為產生的原因。教育孩子,最主要的便是因材施教,有些孩子攻擊行為的產生,可能是因為其各種家庭因素、環境因素而引起的內心叛逆,或者其并沒有認識到他的不當行為會給其他人帶來傷害,也有可能是在電視或者身邊大人身上學到的不良習慣,每一種原因引發的其攻擊行為,應該對癥下藥,不能一概而論。

      (2)尊重兒童的身心,對待孩子要保持公平態度。孩子犯錯的原因有很多種,有時候可能只是他想引起別人的注意,尋找自己的存在感,如果老師保持一顆公平公正又充滿溫柔、善良的心對待每一個孩子,孩子才能夠感受到老師的真心,那么孩子犯錯的幾率就會降低。

      (3)相信孩子,給予兒童積極的期望。皮格馬利翁效應表示如果教師給予孩子積極的期望,那么由于孩子感受到老師的愛、尊重與信任,便主動向其老師所期望的方向發展。所以教師對兒童提出的期望應是具體的,并且應該表達出來。比如,老師們常說:“我希望小朋友們都能成為好孩子。”那么,怎樣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呢?這就應該具體化,加入一些形容詞,比如“遵守紀律”“上課不說話”等,來對“好孩子”進行界定。

      (4)樹立良好的榜樣,鼓勵孩子向榜樣學習。教師是引導孩子發展方向的關鍵人物,教師的一個好的行為將會引領孩子朝著陽光方向發展,孩子們每時每刻都在觀察教師、學習教師。如果教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出現了污穢之詞或者暴力動作,孩子們也會受到這方面的影響,從而增強幼兒間的攻擊行為。

      (5)給予正確而明確的提示、指導。有時候,孩子犯錯誤,行為舉止不妥,可能僅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怎么做,不知道他們的舉動是不雅的,是會給其他人帶來不良影響的,他們只是在效仿別人,身邊的哥哥姐姐、老師、家長、同學等等。因此給孩子一個正確的提示和指導同學等等。因此給孩子一個正確的提示和指導,能夠避免他們的錯誤行為,甚至走入歧途。

      篇(5)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通過簡潔的語言來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鐘課堂時間里,如果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啰啰嗦嗦的說上一大堆,不但會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并且很多時候,表達的太羅嗦反而講不清楚。與其它語言相比,化學語言往往就具有簡潔性的特征。因此,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運用專業性的化學語言來講解,這樣,會避免啰嗦的語言所造成的課堂時間的浪費。通過簡潔的語言,不但能夠準確地說出想要表達的意思,同時,簡潔的語言也大大提升了教師教學語言的魅力和課堂教學的效率。

      注意語言的生活性

      化學學科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科,很多時候,一些專業的學科語言一定要嚴格的運用。然而,這并不等于我們的教師在上化學課的時候一定要把知識描述的晦澀難懂、高深莫測,否則,不但會加大學生的理解難度,同時,聽起來高深莫測的化學知識也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在不影響表達的準確性的情況下,教師要注意語言的生活化。在講課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把一些抽象的理論知識與學生比較熟悉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例如,我在給學生講到“酯”這節的內容時,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我就給結合了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提出問題:“我們吃東西往往是越新鮮越好,而在喝酒的時候,很多人卻喜歡喝陳年老酒,也是常說的老酒沉香,為什么酒放時間長不會變質反而越來越香醇呢?”對于這個生活化的問題,學生顯得非常感興趣,一旦勾起了學生的興趣,接下來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就會表現的更加積極,從而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注意語言的趣味性

      在課堂教學中,教學氛圍的營造非常重要。在課堂上,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更容易讓學生心情舒暢,而在輕松的心態下,思維也會變得更加敏捷。如果教師想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課堂氛圍,這時候就需要趣味的語言來幫忙了。例如,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很多的知識點比較零散,學生在記憶起來往往是記了忘,忘了記,反反復復。這樣,不僅給學生增加了學習的負擔,同時也給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這時候。教師如果能夠運用一些有趣的記憶口訣來幫助學生記憶這些知識,這樣會大大提高學生的記憶效果,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例如,在學習“鹽類的水解”時,我們就可以利用口訣來記憶鹽類水解的規律:無“弱”不水解,誰“弱”誰水解;愈“弱”愈水解,都“弱”雙水解;誰“強”顯誰性,雙“弱”由K定。這樣朗朗上口的口訣使得原本容易混淆的規律一下子變得簡單起來。學生一邊讀著有趣的口訣,一邊進行思考和學習,這樣,整個課堂氣氛顯得輕松異常。

      篇(6)

      組織行為學是近二十多年管理學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獨立的新學科,它是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生理學 等原理在(教學)管理中的運用,屬于多學科相交叉的邊緣學科。實踐證明,加強組織行為學的研究和應用, 對于調動教學的主體——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教學管理水平,提高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 作用。

      組織行為學是采用系統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組織中(地理教學活動)人的(學生個體)心理和行為的規 律,從而提高管理人員(地理教師)預測、引導和控制人(學生)的行為的能力,以實現組織(地理教學)既 定目標的科學。它的任務就是使管理者(地理教師)能夠掌握勞動者(學生個體)的心理和行為發展變化的規 律性,提高對勞動者(學生個體)心理和行為的預測能力和引導與控制能力,以便及時協調學生、集體、地理 教學活動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他們與學校、家庭、社會環境的關系,更充分地調動和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 造性,探索并做出最優的教學組織設計,以保證地理教學目標的實現、地理教學任務的完成。

      二、提高準備階段動態質量的方法

      提高準備階段動態質量的理論基礎是組織行為學的激勵理論。下面是按照其主要激勵理論來設計的方案。

      1.根據需要理論來設計

      需要理論是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等人提出的。需要是客觀存在,并且有層次,因而教師要:

      (1)滿足不同層次的需要

      教師要找出學生相應的激勵因素,采取相應的組織措施,來滿足不同層次的需要以引導和控制學生的行為 ,實現組織目標。具體地講,就是把課本知識點按需要層次分類、組合。例如:高中地理中這樣的知識點組合 結構有利于學生掌握。

      A.(空 氣) 低 層 大 氣 氣 候

      CO[,2]的溫室效應 人口

      < 酸雨危害 工業<

      臭氧層空洞 城市

      B.(食物)糧食種類分布糧食問題農業狀況。

      對于作為教學的客體——教師來說,在地理教學內容設計上應體現出對地理教材內容(包括基本知識、技 能)處理的層次性。

      (2)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

      學生的個體差異很大,因而可將學生按不同要素進行分類,設計提問的題目時,要考慮不同分類的學生。 如:學生學完高中地理第一章后,可設計以下不同難度的題目:

      極晝是地球自轉形成的嗎?(難度較低)

      某地8時日出,晝長為多少小時?(難度中等)

      當西半球全部為晝半球時,太陽直射點在哪里?(難度較高)

      2.根據強化理論來設計

      強化理論是操作條件反射的核心,它是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斯金納提出的。強化理論的實用范圍很廣 ,這里僅從三個方面來闡述:

      (1)積極強化

      積極強化的主要方式有:①精神強化。給學生創造、提供施展才華的機會和環境。如在上高中地理(上冊 )第一章第三節:月球和地月系(自學教材)時,要求學生自己看,然后寫出對月球的認識,體裁可用故事、 寓言、童話、散文、論文、詩歌等多種形式,寫成后,叫學生自愿到講臺前朗誦,結果學生活動積極,激勵水 平較高,教材知識掌握較好。②物質強化。如利用部分班費或勤工儉學收入購買課外讀物、學習用具等在階段 性考試、檢測、學科競賽中成績優異者進行獎勵。③聯合強化。如會考得A者可以班級為單位組織暑期近地觀光 旅游等。

      (2)適當“懲罰”

      適時適度的“懲罰”可以樹正壓邪,鞭策后進。如對學習偷懶者明令規定要背誦四大洋的面積、深度、溫 度等;會考不過關者可在植樹節時,要求比別人多栽5棵樹等。

      (3)消極強化

      如果把會考成績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全省統考會考成績,占80%;一部分是教師平時考查考試成績,占 20%。這樣,即使一些對這門課不感興趣的學生,為了“過關”,也會按要求強迫自己完成地理學習任務。

      3.根據期望理論來設計

      期望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弗羅斯提出的。激勵水平取決于期望值和效價的乘積。M(motivation)=(exp ectency)×(valenc)。

      比如兩個參加地理會考的學生,一個學生估計他能夠過關的可能性為30%,概率為0.3;另一個估計能過關 的可能性為80%,概率為0.8;前一個學生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效價可算為3,后一個十分重視, 效價可算為 10,代入上面的公式,則得出激勵水平是不相同的。

      前一個學生M=0.3×3=0.9,

      后一個學生M=0.8×10=8。

      因此,教師在上課前,要將學生的心理動態摸清,然后及時下藥,正確指導,分灶吃飯,才能取得較高的 激勵值,從而提高地理教學質量。

      三、需要說明的幾個問題

      篇(7)

      中圖分類號:U461.6+1文獻標文獻標志碼:A文獻標DOI:10.3969/j.issn.2095-1469.2011.02.003

      Study on Effects of the Front Wheel Camber Angle on Vehicle Steering Stability in Critical Situations Based on Bifurcation Theory

      Xiao Huaiyang,Wei Daogao,Jiang Yinsheng

      (School of Mechanical & Auto Engineering,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Anhui 230009,China)

      Abstract: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wheel camber angle on vehicle steering stability in critical situations,a two-degree-of-freedom vehicle handling mathematical model was built with taking camber angle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model was simulated in the yaw rate and sideslip angle domain by using numerical analysis. The response of saddle-node with varying camber angles was obtained. It is concluded that as the camber angle is increased to 4o,the stability domain is decreased to 50% and the handling quality declines as well. This finding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active control of vehicle camber angle.

      Key words: camber angle;steering stability;saddle-node bifurcation

      隨著道路交通的發展,車輛速度得到提高,而車輛經常處在各種高速、急轉,且地面附著能力較差的工況中,這就使汽車極限操縱穩定性的研究非常重要。經典的汽車操縱穩定性模型使用輪胎線性側偏力,僅僅是在線性范圍內研究汽車操縱穩定性,已經不能適應汽車的發展。與一般的定側偏剛度的輪胎線性側向力相比,以魔術公式為代表的非線性輪胎模型更能反映真實的車輛受力情況,而非線性分析方法更能深刻全面地解釋車輛的動力學行為。近10年來,關于這方面的研究已日益增多。目前,國內外關于車輛操縱穩定性的研究主要是對車輛穩定行駛的臨界速度、車輛動力學系統的平衡點和分岔以及系統的穩定區域等進行研究。文獻[1]使用魔術公式,建立了二自由度非線性操縱穩定性模型,從理論推導和數值分析的方法得出結論:車輛轉向行駛失穩屬于鞍結分叉,得到了不同前輪轉角下相圖中的穩定區域以及鞍結點位置。文獻[2]建立了4輪轉向操縱穩定性模型,對車輛的失穩機理進行了分析,得到前后輪轉角關系對于汽車操縱穩定性的影響。但都未考慮車輪定位對于汽車操縱穩定性的影響。在車輛的行駛過程中,除去控制系統外,車輛的穩定性由地面提供的力來保障,地面力又是通過車輪傳遞到車輛的,而車輪的定位參數又與力的傳導有著直接的關系,應該說車輪的定位與操縱穩定性有著密切的聯系。

      一般來說車輛前輪初始外傾角在-1o~1o之間,后輪外傾角基本為0o。在汽車高速行駛工況中,由于側傾、外傾、載荷轉移等因素,車輪的外傾角會急劇增大,而且當汽車車速較高時,由于輪胎拖距的減小甚至為負值,前輪外傾角產生的側向力更易使車輛失穩。本文考慮車輪外傾角所產生的外傾側向力,引用文獻[1]中低附著路面得到的魔術公式研究在高速、低附著的極限工況下由車輪外傾角對于車輛轉向行駛穩定區域的影響。

      1 車輛轉向行駛動力學模型的建立

      如圖1所示,將車輛轉向行駛力學模型簡化為2自由度平面模型,并在文獻[1]的基礎上考慮車輪外傾角,建立橫向、橫擺二自由度車輛轉向行駛微分方程為

      根據圖1,假設車輛向左轉向,前輪會產生正的外傾角,而一般車輛后輪外傾角基本不變,令后輪外傾角為零。這里我們主要假設車輪左轉向,外傾角為正或-1º,橫擺角速度為正的情況(右轉向時,數學上結果相反,但物理意義與左轉向相同)。設外傾剛度為。

      輪胎模型選用H.B.Pacejka的魔術公式,考慮到魔術公式的復雜性,與用不考慮外傾側向力的簡化魔術公式表達:

      式中:為車輛質心側偏角;為車輛橫擺角速度,為車輪外傾角;m(=1 500 kg)為車輛質量;(=20 m/s)為車輛行駛速度;Iz(=3 000 kgm2)為車輛橫擺轉動慣量;(=1.2 m)為車輛前軸距;(=1.3 m)為車輛后軸距 ;、為前后輪側偏角。魔術公式中各參數由低附著路面得到。輪胎側偏特性如圖2所示,其中:

      2 車輛轉向行駛穩定性數值分析

      運用以上建立的車輛轉向行駛運動微分方程進行數值計算,設=0º,令車輪轉角在[-0.06,0.06]范圍內取值,以車輛質心側偏角、橫擺角速度為橫縱坐標,得到車輛轉向行駛相圖(圖3、圖4)。

      圖3中,當前輪轉角在區間[-0.06,-0.017]與[0.017,0.06]中時,相平面內存在一個不穩定的鞍點。當在區間[-0.015,0.015]中時,相平面內存在兩個不穩定的鞍點和一個穩定的結點。當等于-0.016 rad與0.016 rad時,平面內存在1個由鞍點與結點結合成的不穩定平衡點與1個鞍點。

      圖3與圖4的內容在文獻[1]中已經從理論和數值方法兩個方面得到。現令車輪外傾角分別取-1º、1º、2º、3º、4º,取前輪轉角=0.005 rad,得到系統相平面圖(圖5)。

      為了更加清楚地反映車輪外傾角對于鞍、結點躍進行為的影響,我們從相圖中提取出鞍、結點,如圖6所示。

      因為外傾剛度k取5 000 N/rad,取區間[-1,4],此時外傾側向力對應于正的前輪轉角及小范圍的負轉角,因此對于圖6主要是在轉角范圍[-0.01,0.06]區間上分析。當轉角為正時,對應正的橫擺角速度,負的橫擺角速度失去了現實中的物理意義,因此圖6中右下角的鞍點可以不予考慮,我們應主要關注結點與左上角的鞍點。

      從圖6中可以看出,隨著的增大,同一轉角下結點不斷向鞍點逼近,說明了大的外傾角更容易導致結點演變為鞍點,更容易導致車輛轉向失穩。穩定的結點隨著車輪轉角的微小增加,更容易轉化成不穩定的鞍點,任何微小的正方向側向力更容易導致車輛由穩定狀態變為非穩定狀態,而穩定轉角范圍變得更小,微小的轉角增量將會導致車輛由穩定狀態變為非穩定狀態。

      圖6中的結論從圖7中也可以直觀地看出,同一個轉角=0.005對應3個平衡點,這3個平衡點之間的距離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一點從表1中也可以看出,4º外傾角分岔圖結點與上鞍點之間的距離最小 。

      表1給出了前輪轉角=0.01 rad時穩定結點與具有正橫擺角速度的鞍點的坐標,表2給出了不同外傾角下的車輛穩定轉角范圍與分叉點。

      值得提出的是: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前輪常有擺振發生。在極限工況下,車輪的穩定轉角范圍遠遠小于一般工況,擺振的幅值雖然很小,但擺振的存在仍有可能會導致車輛在極限工況下的失穩。當車輛前輪外傾角較大,并同時發生擺振時,會大大加重車輛失穩的可能性;負的外傾角可以在一定范圍內加大穩定轉角范圍,抑制由擺振這一導致車輛轉向失穩的因素。

      3 結論

      (1)0º外傾角與4º外傾角相比可以把車輛的穩定轉角范圍減小50%以上,而與-1º外傾角相比更是縮小了65%。而負的前輪外傾角可以起到相反的作用,即為車輛轉向提供額外的穩定力,提高轉角穩定范圍。

      (2)本文獲得了車輪外傾角在極限工況下對于車輛轉向的穩定性的影響的結論,可以為車輪外傾角的主動控制提供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References):

      ONO E,HOSOE S,TUAN H D,et al. Bifurcation in Vehicle Dynamics and Robust Front Wheel Steering Control[J]. 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1998,6(3):412-420.

      LIAW D C,CHIANG H H,LEE T T. Elucidating Vehicle Lateral Dynamics Using a Bifurcation Analysis[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2007,8(2):195-207.

      劉麗.車輛三自由度平面運動穩定性的非線性分析及控制策略評價[D].長春:吉林大學,2010.

      Liu Li. Nonlinear Analysis and Control Strategy Evaluation on the Stability of Vehicle 3-DOF Planar Motion[D]. Changchun:Jilin University,2010. (in Chinese)

      余志生.汽車理論[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Yu zhisheng.Theory of Vehicles[M]. Beijing: China Machine Press,2000. (in Chinese)

      劉延柱,陳立群.非線性振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Liu Yanzhu,Chen Liqun. Nonlinear Vibration [M]. Beijing:China 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1. (in Chinese)

      安部正人.汽車運動與操縱[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8

      ABE M. Vehicle Handling Dynamics [M]. Beijing:China Machine Press,1998. (in Chinese)

      篇(8)

      這里選編的兩篇文章都對其研究領域的核心作者進行了梳理,并列出了名單。熊華軍教授和史志剛同學的文章得出了2010年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研究的高產作者有王建華、張楚廷和王洪才等為代表的66位,形成了以潘懋元、張應強和劉獻君等為代表的高被引作者群,高文兵、李立國、王建華和劉克勤是綜合網絡中影響力較大的作者等數據。陳昌蕓同學的文章得出了在發表教學服務型大學研究文獻的50種期刊中《銅仁學院學報》刊發了14篇、《浙江樹人大學學報》13篇,核心作者有劉獻君、侯長林、羅靜、陳明、徐緒卿、魏鋼焰、陳瓊英、沈云慈等結論。這些數據和結論,既是對相關刊物和作者的肯定,也為更多的研究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尤其是強化了高等教育學的領域研究意識。銅仁學院能夠在全國教學服務型大學研究中有一定的地位,就是其高等教育研究團隊近幾年來都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教學服務型大學這個領域的研究上,沒有對教學服務型大學領域的集中研究,就不可能有今天在全國教學服務型大學研究中的影響。因此,高等教育學的領域研究,既是方法,也是策略。

      高等教育學研究的領域,可大可小,具體要視研究者個人或研究團隊的研究能力和興趣而定。能力強、水平高,又有興趣者,其研究領域可以不斷拓展,直至滿足研究需求為止;能力弱、水平低者,其研究領域可以小一點、窄一點,小和窄到能夠把握得了的領域為止。研究領域大小、寬窄的確定,關鍵在于“度”的把握,不能一概而論,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高等教育學研究領域一旦確定,就要在一段時間之內,甚至比較長的時間之內,咬定青山不放松,方可見成效。之所以有“專家”的稱呼,不就是一個人在一定時間內專注于某一點研究的結果嗎?關注某一點的時間長了,研究的問題深了,積累的東西多了,也就自然成為了專家。其實,也不僅僅是高等教育學等理論研究需要專注于某一領域,文學創作也是如此,也有領域意識,比如陸文夫的“蘇州小巷”、劉紹棠的“運河灘”、何士光的“梨花屯”等,就是堅守在一定領域中進行文學創作的典范。所以,選定了高等教育學的研究領域,就要盡可能將其領域中的礦石挖掘出來,并逐步占據該領域的制高點。占據了高等教育學某個領域的制高點,就是對高等教育學科的貢獻!

      篇(9)

      (一)選題的范圍具有以下特點:

      1.選題基本上是立足于對音樂素質教育的認識和實踐方面。字面上出現“素質”二字的文章就有3篇,即《素質教育――面向21世紀的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教育改革》、《對中學生大面積音樂素質測試的思考與實踐》、《談音樂教學體現素質教育的策略》。其它文章雖標題中未出現“素質”二字,但其內容亦是圍繞音樂教育的某一領域該如何貫徹素質教育來闡明自己的觀點。

      2.以“……實踐與思考”冠名的文章居多。如《鋼琴集體課的教學實踐與思考》、《高師專科音樂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思考》、《對中學生大面積音樂素質測試的思考與實踐》、《器樂教學的實驗與研究》等。另外,標題中含“美”字的文章也不少,如《音樂教學審美功效研究》、《音樂教學要善于創造美》、《構筑音樂與心靈之間美的橋梁――淺談小學音樂教學與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等。

      (二)選題的意義及原則:

      這些論文選題都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都是圍繞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幼兒、中小學、高師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論述。同時,選題很有新意,體現為:善于從實踐中挖掘音樂教學的基本規律;以音樂教育審美為核心,以育人為本;從心理學、教育學、美學、哲學等范疇加以研究,認真總結教學經驗;凸顯了音樂教育論文的基本特點――強調論文的科學性、學術性、創造性、理論性等。

      二、從論文類型上看

      大多屬于問題性論文。當然,亦有綜述性論文,如《柯達伊音樂教育思想探析》;亦有爭鳴性論文,如《關于音樂教育的幾個認識問題》;亦有調查、實踐性論文,如《器樂教學的實踐與研究》。此外,還有兼具問題性、爭鳴性論文,如《鋼琴集體課的教學實踐與思考》。

      三、從論文寫作質量上看

      雖然獲獎作品數量不少,但這些獲獎作品也良莠不齊,其中相比優秀的篇目,也不乏缺陷。下面就獲獎的部分優秀論文作一些評析。

      1、《素質教育――面向21世紀的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教育改革》(作者:馬達、陳雅先)

      文章論點鮮明,作者著眼于全球人才素質的視角,著眼于教育大系統的氣候,抓住了高師音樂教育改革的關鍵,提出了具有深刻實際意義的見解。而后,從三個分論點來論證中心論點的正確性。

      論據具有真實性、典型性、新穎性等特點。如,在論述第一個分論點的過程中運用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的教育報告――《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以及現代教育觀、學習觀和心理學的理論作為理論論據;在論述第二個分論點時,運用了國家教委頒布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音樂教學大綱》中的有關規定作為理論論據;在論述第三個分論點時,運用了教育心理學、美學等有關理論作為理論論據。全文還大量運用了事實論據,這些論據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值得一提的是文中論據的新穎性。如,“智力是一種適應力”,“維持型學習”變為“創造型學習”,“與其說是練習動作,不如說是練習腦,即練腦對動作的控制”,“美育還應包括自然美和社會美的教育內容”等等。

      論證主要采用例證法、引證法、因果論證法、對比論證法,且常將幾種論證法交織在一起使用,以增強文章的論證效力。如,在論證“學會學習――提高科學文化素質的關鍵”這一分論點的過程中,就綜合運用了四種論證方法。同時,作者對第三分論點的論述顯得非常巧妙,即在論述第三分論點行文的第二段材料上,其論據看似游離,而在結尾一段又“班師回朝”到高師音樂教育的視角上,由此可見,前面乃后面之鋪墊。

      本文是按并列式結構來構思寫作的。從一定意義上講,亦可以看作在并列式的基礎上兼具有先后邏輯式的關系(或者說承接關系)。即首先是要學習(學會自我學習),然后是鍛煉實踐能力(自我實踐能力),最后,才能更好地培養素質。

      本文從選題原則上說有三個方面。一是理論方面,本文在音樂教育哲學理論方面進行探究,對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教育改革具有指導意義。二是選題原則與作者長期從事高師音樂教學工作所具備的主觀條件之間具有一定的因果關系(即與作者占有比較豐富、翔實、生動、典型的資料有一定的關聯),因而具有可行性。三是作者創造性地概括出素質教育背景下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應具備的三種能力: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審美能力,這便于讀者理解學生應具備的三種素質:文化素質、教師素質、審美素質,因而選題還具有創新性、哲理性原則。

      總之,本文具有規范性、實用性、創新性、哲理性等特點。

      2、《音樂教學審美功效研究》(作者:金亞文)

      本文中心論點明確,意義深刻,行文規范,構思精巧,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其“物”主要是指作者善于發展、踐行前人的理論和實踐,文章多處運用教學過程中生動典型的實例;其“理”主要是綜合運用了當代美學、心理學,尤其是教育美學、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不僅挖掘出其在音樂教學中的審美功效,而且亦使其在文章中產生審美功效。同時,還體現在對審美功效理論的研究上。本文的成功之處還在于將抽象的理論化為具體的事例(將理論細化),將深奧的理論化為淺顯的道理(將理論通俗化),用語恰當,娓娓動聽(將理論美化)。這就是如前所說的在文章中產生審美功效,令人信服。

      3、《談音樂教學體現素質教育的策略》(作者:馬勝利)

      ⑴從論述的外觀上看,本文體現了章法的合理性。如開頭第一自然段便拋出了中心論點:“素質教育的本質,在教學過程中的內部,而不在其外部。” 接著,在第二自然段對什么是人的素質下了一個較為科學的定義,從自然和科學的角度,從影響人的行為、意識、品格等方面揭示人的素質特征,進而闡明素質教育的本質特征。隨后,作者圍繞它共談了音樂教學體現素質教育的五個策略,即五個分論點:一是體現在教學審美上;二是體現在多角色多維度等因素上;三是體現在教學內容上;四是體現在教學形式上;五是體現在教學時空上。同時,在論述上結合運用了例證法、引證法、反駁論證法、因果論證法等進行論證,使論證嚴密而靈活。

      ⑵從論述的內核上看,本文彰顯了內容的科學性。如其中運用了教育家奧蘇泊爾的研究發現來支撐分論點三,并以巴班斯基的教學最優化理論和綜合擬定教學目標的建設為論據,對分論點三進一步展開論證,如此滲透了許多音樂教育學的理論,亦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

      另,文章中尚有用詞不妥,如“挑撥”一詞應改為“激發”,因“挑撥”一詞的色彩是貶義,用在這不妥,用中性詞“激發”更貼切。(見《第一、二屆全國音樂教育獲獎論文精選》,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年版,第96頁第4行)

      此外,其它相對一般的一等獎文章中還存在寫作上的基本問題:⒈論點上的問題。如《器樂教學的實驗與研究》(作者:孫智玲)一文,稍加結合我國國情和音樂教學的具體情況進行思考,便會讓人覺得有些言過其實。⒉論據、論證上的問題。如《加強音樂欣賞教學中的認知教育》(作者:馮效剛、周曉梅)一文,文章論據多且雜,未能很好地圍繞中心論點展開論述。其實,這一課題的寫作應該圍繞兩個方面來進行:第一,為什么要加強認知教育,即把認知教育的重要作用講清楚;第二,提出怎樣在音樂欣賞教學實踐中加強認知教育,擺出一、二、三等具體做法即可。這樣,文章脈絡會更清楚,材料更集中,對中心論點也更能發揮有力的支撐作用。寫音樂教育類的文章,占據材料固然重要,但怎么去提煉有用的材料則更為重要。⒊文章表述上的問題。如《幼兒園音樂欣賞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作者:許卓婭)一文存在的問題有:⑴用語不夠簡練,有多余的文字雜糅其中;(見第5頁)⑵用語不夠具體,如第6頁的第3行中的“形式上”,這里的“形式”指的是旋律的形式、節奏形式,還是演唱形式?作者沒有指明;⑶有些地方論述過于抽象,如第5頁的兒童“可感性”,應該舉例說明哪些是具有可感性特征的作品。

      結語

      綜上評析,筆者認為,在這些獲一等獎的音樂教育論文中,水平好的皆具備以下特點:

      ⒈在選題上下工夫,尤其要考慮選題是否對音樂教育實踐有指導意義。倘若只想在音樂教育這塊藝術園里擺弄花草,則難以寫出好文章。

      ⒉善于借鑒其它學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如馬達、金亞文、馬勝利等人的文中處處滲透了教育哲學、教育美學、教育心理學等學問,豐富了對音樂教育學理論和實踐的研究,這亦是他們的成功之處。

      ⒊準確把握論文所要闡明的中心論點,分析獨到,有創見,能挖掘出問題所蘊涵的哲理。

      ⒋力求發散性思維與邏輯思辯能力的統一。

      篇(10)

      音樂教育調查報告

      音樂教育調查報告是作者就某種音樂教育現象,通過親身接觸和廣泛了解的實踐過程,在收集并分析大量音樂教育材料的基礎上獲得規律性認識而形成的研究報告。根據調查研究的目的,音樂教育調查報告可以分為描述性調查、解釋性調查和預測性調查,其中描述性調查以了解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為目的,是最常見的一種調查類型。根據調查對象的數量,可以分為全面調查、抽樣調查和個案調查。根據調查研究的內容與范圍,可以分為概況調查和專題調查。在音樂教育研究中,專題調查是比較廣泛應用的一種形式。

      一、音樂教育調查材料的收集

      1.問卷調查法

      問卷調查法是以精心設計的書面調查項目或問題,向被調查對象收集信息的方法。它是音樂教育調查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信息面寬、效率高和便于進行定量分析等特點。問卷法可分為封閉式和開放式兩種類型:封閉式問卷是在列出調查項目的同時,提供若干供選擇的答案,主要用于被調查對象預期反應較難準確把握的場合;開放式問卷只提出問題,不列出答案,主要適用于廣泛了解及深入調查的場合,其特點是具有彈性,收集的信息豐富、生動,易收到非預期的又具有價值的信息。在教學中,問卷調查法常常用于了解學校音樂教育的基本情況,教師音樂教學和科研、進修的各種情況,學生音樂學習以及對音樂教學的意見與要求,等等。

      問卷的設計應包括題目、導語或說明、問題、結語和被調查人信息幾個部分。一般來說,問卷的題目就是研究的課題,在問卷上標明課題可以讓調查對象明確調查者的意圖,如“中學生音樂學習心理調查”、“音樂教師繼續教育情況調查”等。導語和說明部分是向調查對象說明調查的目的、意義、內容,以及填寫問卷的方法等,為了獲得調查對象的支持與合作,最好采用書信形式,用語應誠懇、親切、簡明。問題是調查問卷的核心部分,是作者根據想要獲得的材料而設計的問答題。結語主要是對調查對象的致謝語,有時也可省略。

      2.訪談調查法

      訪談調查法是通過訪問談話的形式向被調查對象收集信息的方法。這種方法的特點是靈活、簡便、易行,缺點是用時較多,而訪談者能否有效調控訪談情境、與被訪者進行良好溝通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訪談效果。

      訪談調查的步驟主要包括:擬訂訪談方案(訪談目的、對象、順序、問題等),約見訪談對象(事先書信或電話聯系被訪者,約定訪談內容和時間、地點等),實施訪談調查(從適宜話題切入,注意言辭的親和性和可接受性,耐心聽取被訪者的談話,并做好記錄)。訪談結束后應對被訪者表示謝意,努力留下良好印象,以備需要時再次進行補充訪談。除此之外,也可利用一些特殊的機會即興進行訪談調查,比如在會議上聽取了某方面音樂教育專題后,隨即與報告人、發言者進行詢問、交流式訪談;或在觀摩了某堂音樂課后,馬上和授課教師、學生進行面對面的現場對話、互動式訪談,都可能了解到訪談者需要的信息,從而獲得第一手調查材料。

      3.會議調查法

      會議調查法是通過會議座談的形式向被調查對象收集信息的方法。這種方法簡單易行,省時省力,獲得的信息和材料也比較可靠。不足之處是由于多人同時參與,如果會議調控不力,容易偏離主題,影響調查質量。

      運用會議的方式進行調查,其要點是:會前需準備好調查提綱,并提前發給參會人員;調查會人數要適宜,太多不利于充分發言;邀請的參會者應是對調查內容比較熟悉的人;會議由調查者親自主持,態度應誠懇、熱情,并善于調控會議,做好記錄。

      二、音樂教育調查材料的分析

      1.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是用語言描述的形式揭示被調查對象特征的信息處理方法。其目的是對調查對象做概念、性質和程度上的界定與說明。定性分析法具有關注事物發展過程及其相互關系,而且靈活性較強的特點。

      在音樂教育調查信息和材料的處理中,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更能體現學科特征及屬性,因此,該方法被大量的使用。但分析者應該注意把握好分析的尺度,盡量淡化主觀色彩,把描述建立在調查信息和材料的客觀基礎上。

      2.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是指用數值形式以及數學、統計方式反映被調查對象特征的信息處理方法。其特點是對調查對象進行數量化的分析和計算,并判斷出它的價值;關注被調查對象的可測性:分析過程具有嚴格而規范的程序,往往借助計算機等現代化手段進行,因此效率較高,客觀性強。

      一般。定量分析過程遵循著這樣幾個步驟:第一,對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分類;第二,描述數據分布的形態和特征;第三,檢驗和鑒別分析的結果;第四,進行相關因素的分析。

      3.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分析

      在音樂教育調查信息的處理中,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兩種方法各有特點、各有所長,因此,不要在運用一種方法時貶低和排斥另一種方法。其實,任何事物都是質和量的統一體,定性和定量兩種方法并不能截然分開,分析時將這兩種方法結合使用,可以達到優勢互補、相得益彰的效果。

      三、音樂教育調查報告的寫作

      撰寫音樂教育調查報告是在收集和分析音樂教育調查材料基礎上形成調查報告文本的過程。一般,音樂教育調查報告的撰寫可包括下列三個部分:

      1.前言

      前言部分主要包括調查研究的目的、對象、內容及方法等。首先,要闡述調查的目的是什么,通過這一研究想解決什么問題;其次,應交代調查的對象有哪些,調查的內容和問題是什么,以及采用了什么樣的調查方法與手段。例如《高中學生音樂鑒賞學習的調查報告》的前言:“在高中課改中,音樂鑒賞已成為學生的必修課,那么如何提高學生音樂鑒賞學習的效率,已成為高中音樂教師的重要課題。本研究根據教育學、心理學、教育統計學等基本原理,在精心設計調查問卷并在省內幾所重點中學聯合進行抽樣調查的基礎上,應用計算機進行統計分析,以找出影響學生音樂鑒賞學習效率的相關因素,提出提高學生音樂鑒賞學習效率的建議。”此外,也可先說明調查研究的緣起,然后再分別闡述調查目的、對象、內容 及方法。

      2.調查數據整理與分析

      這是整個調查報告的重點部分,一般由三項內容構成:一是數據統計內容與方法說明,即調查了哪些內容和采用了什么方法。二是調查數據的整理,這是整個調查報告的核心,例如《高中學生音樂鑒賞學習的調查報告》中,圍繞“影響音樂鑒賞學習效率的若干因素”這個調查主題,分項列出“學校音樂氛圍”、“學習者個性”、“學習者興趣”、“學習者習慣”、“學習者音樂感知能力”、“音樂課堂教學過程”等方面因素對音樂鑒賞學習效率影響的調查數據,并分別運用表格和文字加以呈示和描述。三是對調查數據的分析,這是在調查數據整理的基礎上采用定量方法或結合定性方法作出具體分析的部分。在數據的基礎上作出有效地分析,關系到調查報告的質量,影響著調查報告的結論。

      3.調查結論與建議

      這一部分是依據調查數據的分析,來對調查結果進行歸納與提煉,最后形成調查結論和提出建議。撰寫調查結論與建議應注意運用音樂教育理論聯系音樂教學實踐的原則,要建立在有理有據基礎之上,特別是對局部和細節的分析越具體,提煉越細致,效果就越好。具體寫法上一般是先寫結論,后寫建議,這種方法寫起來比較清晰,有條理;但也可將二者綜合在·起來寫,比如分別提出若干項建議,而以數據分析的結論作為建議的理由,這種方法的優點是使建議(可以作為小標題)得到了強化和突出。

      音樂教育實驗報告

      音樂教育實驗報告,是作者為了檢驗某種音樂教育理論或假設而進行操作實踐活動后,在獲得并分析大量音樂教育數據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驗證性的研究報告。實驗研究是教育科學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方法,較之其他教育科研方法具有更多的優越性,可以避免研究過程中的許多局限性,更易獲得科學的結論,因此經常被研究者所采用。

      一、音樂教育實驗的理論假說

      音樂教育實驗研究首先要確立課題的理論假說,因為理論假說是建構音樂教育措施與音樂教育效果之間的因果對應關系,是一種假定性解釋,這是音樂教育實驗的一個基本前提。音樂教育的理論假說應包括該假說要解決的音樂教育問題和支撐該假說的主要理論,以及該假說能夠解釋的相關音樂教育事實。例如《以欣賞為中心的音樂教學實驗研究》的理論假說:“‘以欣賞為中心的音樂教學’是以欣賞為主導、唱歌和演奏樂器并重、音樂常識與基本技能訓練貫穿其中的音樂教學新體系。其理論基礎體現為音樂教育目的及音樂教育手段兩個方面:從目的來看,基礎音樂教育是以審美教育為核心的一種音樂教育,培養更好、更深的欣賞力,是普通音樂教育的最終目的之一,它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潛能,提高音樂文化素質及審美能力,接受并創造音樂文明,對于完善人格的形成和發展有著不可低估的意義;從手段的角度來說,‘欣賞’是在音樂教育中,設法引起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從而產生學習動力的一種有效方式,是進行音樂教育最有力的手段,所以,‘音樂教育必須建立在音樂欣賞的基礎上,它是音樂教育的中心”’理論假說的產生既可從音樂教育實踐的觀察、感受、積累中獲得,也可從音樂教育理論出發,通過思辨的方式,推理、演繹得出。總之,它是實驗者在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作出的符合邏輯的推斷與假想。

      二、音樂教育實驗的實施要點

      一般說來,音樂教育實驗的實施包括這樣幾個環節:1.具有周密的實驗計劃,包括實驗目的、任務、范圍、對象、時間、步驟、測量方法等等,要深思熟慮,多方研討和修正。2.選擇明確的實驗形式和方法,包括單組、等組和循環等形式,應反復推敲和比較,確定最合適的方式。3.確定適宜的實驗對象,這一點至關重要,對象必須是典型的、有代表性和可比性的。比如不能選擇具有特殊音樂才能的兒童去代表一般情況,不應使各實驗組教師的基本條件(專業素質、教學經驗及責任心等)過于懸殊。如果選用成績最好的學生編成實驗班,由最有經驗的教師任教,加上給以最好的物質條件,那么這種實驗的結果就沒有代表性,不能代表全體,無推廣價值。4.善于控制實驗過程中的全部條件,以便觀察實驗因子所產生的作用。5.對自變量的操作、控制過程要詳盡地記錄,對因變量的觀測要事先確定評價標準和方法,對原始數據的檢測要準確、無誤、可靠,反復核對結論。6.運用邏輯分析的方法,找出實驗實施與實驗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把現象分析上升到本質分析,形成理論性結論。

      值得實驗者注意的是,實驗手段的科學與規范是課題成功的重要保證。有了優化的實驗課題而缺乏科學規范的實驗手段,實驗也不會卓有成效,科學結論就不易得出。此外,慎重地處理實驗結果,實事求是地認識和評價實驗結論,努力保持實驗的客觀性和科學性,都是一個好的音樂教育實驗所應具備的。

      三、音樂教育實驗報告的寫作

      音樂教育實驗報告的撰寫必須具有兩個重要前提:一是該項實驗研究所確立的理論假說,二是該項實驗研究實施對象、方法、過程、結果的有效數據和全部記錄。也就是說,只有具備了上述兩個條件,才能構成這種實證性的音樂教育論文的寫作。一般,音樂教育調查報告的撰寫包括下列幾個部分:

      1.前言

      前言部分主要闡述實驗課題的緣起,介紹有關背景情況,以及實驗目的、意義、對象等。寫法上應簡明扼要,例如:“普通音樂教育是以審美教育為核心的音樂教育。其目的不是讓學生認識一兩條藝術規律,也不是學會一兩種音樂技能,而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喜愛,提高音樂文化素質及審美能力,接受并創造音樂文明,進而使之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善,成為全面發展、身心和諧的人。就我國普通音樂教育的現狀來看,許多教改經驗和模式都是‘技能型’的,帶有較明顯的專業教育痕跡,而真正美育意義上的音樂教育尚未被充分認識,缺少一條較好的改革途徑。為此,探索音樂審美教育的一般規律,提出音樂教學實施美育的有效途徑與最佳方法,就成為‘以欣賞為中心的音樂教學實驗研究’的方向和旨歸。”

      2.概念界定

      這一部分主要是對課題概念的內涵進行說明和界定,具體闡釋實驗的理論假說。例如《以欣賞為中心的音樂教學實驗研究》課題含義是什么?什么是“以欣賞為中心”?怎樣理解“欣賞性”原則?實驗者都要給以具體的解釋和闡述。

      3.實驗方法和過程

      這一部分是實驗報告的主體部分,闡述某項音樂教育實驗的具體過程和采用的基本方法,包括實驗對象的選擇條件、方法與數量,實驗分組的原則、類型,實驗因子的描述,自變量的調控,以及對無關變量的處理等。這部分內容是對某項音樂教育理論假說的實證部分,應盡可能寫得詳細、具體和充分。

      4.實驗結果

      實驗結果是實驗報告的一個重要部分,是把實驗數據進行整理和檢測后用圖表的方式加以體現并做相關說明,同時輔以能代表實驗結果、能體現自變量與因變量因果關系的典型實例,以表達該項實驗獲得的結果。

      5.結論與問題

      這是實驗報告的最后一個部分,一般包括兩項內容:一是把實驗現象上升到本質認識,從而得出關于某種音樂教育假說的科學理論;二是根據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和討論,或解答音樂教育實踐中的問題,或指出實驗本身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寫作實證性音樂教育論文應注意的問題

      音樂教育論文作為音樂教育科研成果的一種形式,其寫作方法同研究方法密切相關,這就是說,不同類型的音樂教育論文寫作應該建立在不同研究方法的基礎之上。

      篇(11)

      備課是上課的基礎,上課應以備課為藍本。備課在前,上課在后。但是在教師的實際教育行為中,廣泛存在著備一套,教一套,即備課歸備課,上課歸上課的現象。留心這些教師們的上課,會發現它毫不依賴于備課,甚至有先上課后備課,順序顛倒的現象。由于備課與上課是“兩張皮”,在很多學校中存在著備課好的上不好課,上課好的備課檢查分數低的可笑現象。造成這種現象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供學校領導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檢查的備課需體現新課程的要求和教育現代化的需求。而平時上課則須為在某種程度上還是堅冰不化的應試教育服務,必須在45分鐘的單位時間內體現讓學生學會做題、學會考試的“效率”性(或稱為“有效教學”)。兩者自相矛盾。如體現素質教育思想的數學備課的“做一做”,思想品德備課的“行一行”,事實上是行不通的,真的讓學生參與實踐了,哪來那么多時間訓練做題目?二是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下,教師們普遍課務多、負擔重,現實的月考、周考又給教師帶來了很大的壓力,而課堂教學又直接與考試成績相聯系,由考試來檢驗,需要優先考慮,全力、扎實而為之。備課檢查畢竟是一個月甚至是更長時間進行一次的事情。照著教學參考書抄一抄,突擊一下還來得及。這種情況下,教師大多會選擇先“務本”(上課),后應對“花架子”(備課)的策略。

      二、日常課與公開課“兩張皮”

      按理說,公開課要與日常課一樣上,這樣才能實現公開課的匯報、展示、評估與研究價值。可事實并非如此。很多教師的公開課常常一反常態,與日常課的風格截然相反。由于日常課與公開課是“兩張皮”,使得很多教師在上公開課之前要進行一次又一次不惜工本的排練,甚至安排好哪個問題由哪些學生舉手,老師叫誰回答,怎樣回答。公開課成了造假課,成了教學生說謊的課。造成這種現象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日常課以應試教育為目的,必須應試“效率”優先。公開課以匯報、展示、評估與研究為目的,必須體現新課程的理念與現代化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應用:二者目的并非一致。二是目前流行的在學習西方基礎上誕生的一些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水土不服,不符合實際,操作起來比較困難,有的甚至根本不可能在日常課上得以應用。而公開課的聽評者(包括一些“專家”)又十分推崇這些教育改革理念。他們評價一堂課好不好,看的就是學生主體作用發揮得怎么樣,師生互動情況怎么樣,“新”教學方法應用得怎么樣,現代化教學媒體使用得怎么樣……以至于教學中出現的教師對學生的單向信息傳遞,學生非分組、非討論型學習,未使用課件等現象即使有效,也會如冒天下之大不韙,被亂扣帽子,大加批評。

      推薦精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99| 老司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大在线|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 欧美亚洲日本久久精品|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日产精品一线二线三线芒果| 欧美日韩精品系列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网址|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99热精品| 国产精品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婷婷国产精品电影人久久|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hd久久精品 | 嫖妓丰满肥熟妇在线精品|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牛牛app|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国产91大片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 麻豆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久久| 尤物yw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区二 | 欧美精品一二区|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电影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综 | 热久久国产精品|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L| 国产精品gz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 午夜精品久久久内射近拍高清 | 国产精品电影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