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a4kkq"></dfn>
<ul id="a4kkq"></ul>
    • 檢驗科醫學論文大全11篇

      時間:2023-04-08 11:33:05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檢驗科醫學論文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篇(1)

      2教學為基礎

      學生必須在學好本科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進行實踐和創新。教學過程是對知識的再現過程,而科學研究則是新知識的產生過程。也就是說,科研以教學為其基礎,教學以應用和科研為其目標。在培養創新能力過程中,不應忽視教學,應結合教學實際,積極主動地開展教學研究或實踐操作。醫學檢驗專業目的在于培養應用型人才,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在我校課程設置中實驗課時占了總課時的一半以上。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中,驗證性實驗是主要內容,學生在實驗老師的指導下,按照實驗教材,教條式的按部就班的完成操作,對于試驗中會碰到的問題老師都會在試驗前或是實驗進行中加以提醒,并說明解決方案及解決要點,實驗所用的材料和儀器也是由老師提前準備。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受到壓抑,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不利于創新思維和創造性人才的培養。為滿足教學需要,注重教學的基礎地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能力,學校加強教學設備建設,不斷更新教學條件和設施,實驗室建設也加大投入。結合現代教育技術,遵循“以學生為中心”,改進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例如:據不同教學內容需要,積極采用案例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交互式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等教學方法,著力提高學生們學習的興趣與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實驗室開設設計性實驗、探究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等指導學生進行專業實踐,從而提升專業能力和水平。

      3重視創新能力培養

      在學生掌握專業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確立明確的目標,制定詳細的指標和培養計劃。通過一系列選題來完成培養的目標,早期注重基本能力和素質的培養,課題實踐過程中注重發揮學員的積極性、創造性,爭出創新成果。具體過程包括選題、面試、開題、立項、中期檢查、分配導師、開展實驗、結題等幾部分。遵循以學生為中心、教師適當引導的原則,從文獻的查找,實驗方案的設計,到問題的處理,結論的分析,要求學生自己大量查閱文獻,復習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在這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積極思考是基礎,注重細節是關鍵,從而增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創新思維能力,提高綜合素質能力。

      篇(2)

      1.1專業課程的學習本科生進入實驗室的同時進行專業課程的學習,是對基礎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內容進一步深入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可以了解相關學科最新的研究進展,并努力提高自身專業英語的水平,為科學問題的提出提供一個寬闊的知識背景。

      1.2科學問題的提出在學生掌握相關領域的研究背景知識后,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提出一個科研問題。學生圍繞這一科研問題進一步學習和掌握相關的背景知識及該領域的研究現狀,提出可以采用的實驗方法、預期的實驗結果等,在完成這些任務的過程中需要和導師定期反饋和交流。這個過程非常關鍵,學生思維活躍,需要導師適當地進行引導,如實驗設計是否合理、實驗方法是否可行等,都需要和學生經常進行交流。

      1.3實驗技術的鍛煉在思考科研問題的同時鼓勵學生參與實驗室研究生的日常科研工作,擔當研究生小助手,掌握并獨立完成一些基本的實驗技術操作,為后續正式實驗打下基礎。告誡學生不能“眼高手低”,讓學生認識到實驗技術會影響實驗結果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在鍛煉實驗技術的過程中對提出的科學問題進行初步的實驗,以驗證實驗想法。當發現實際結果與預期不一致時,根據實驗結果調整最初的科學問題。

      1.4實驗方案的設計初步實驗后,根據初步的實驗結果進行最終的實驗方案的設計,并進行開題報告。學習用科學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科研思想。根據其他老師和學生對于整體實驗設計的看法,再進一步修訂自己的實驗方案。

      1.5實驗方案的完成學生完成最終的實驗設計后,獨立進行科學研究的鍛煉。在完成實驗的過程中,告誡學生一定要秉承科研誠信的原則,保證實驗結果的真實性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實踐中得出的實驗結果才是真正的結果,督促學生根據實際結果調整實驗方案。在出現實驗結果后,學習如何判斷和分析實驗結果,要有思辨精神,并學習指導自己下一步研究方向,讓學生了解到實驗的科學性。對于不理想的結果不氣餒,學會分析原因,并努力解決。當在實驗過程中出現問題后,要及時與導師和實驗室實驗人員進行溝通,學會互助和團隊精神。讓學生在科研過程中學會堅持,學會對待實驗中的點點滴滴,了解細節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

      1.6醫學文獻的匯報安排學生參與實驗室醫學文獻的學習和交流,能獨立進行醫學文獻的匯報,培養醫學英語表達能力。另一方面也可同時督促他們了解自己科研方向的新進展,培養關注和閱讀文獻的習慣。

      2總結匯報科研結果,提高表達和交流能力

      科研鍛煉的最后一個環節是畢業論文的撰寫和畢業答辯的準備,總結和交流是每一個科研工作者必須具備的素質。

      2.1實驗結果的總結分析當學生按照研究計劃完成實驗工作后,即進入對所有實驗結果匯總分析和匯報的階段。此時指導教師要和學生一起,靜下心來回想這一年的工作歷程,回味其中的細節,對于實驗結果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總結。最終的實驗結果能否回答所提出的科研問題?與最初的實驗設計進行對比,有哪些改動和補充?實驗中還有哪些不足?如何進行補充和完善?

      2.2撰寫畢業論文指導學生如何書寫畢業論文,了解畢業論文的整體構架及寫作思路。論文撰寫的過程中學習如何用科學簡練的語言表達整個實驗設計過程,學習如何正確使用圖、表等展示實驗結果。對于實驗結果的表述要實事求是,不浮夸,客觀地進行分析。對于參考文獻的引用要有理有據。指導老師要對論文反復進行修改,與學生共同商討。

      篇(3)

      關鍵詞:醫學生;基本檢查;教學質量

      ResearchonImprovingTeachingQualityofBasicExaminationforMedicalStudentsofSevenyearProgram

      Abstract:Althoughthehigh-newtechnologydevelopmentisveryquickly,thebasicexamination(inspection,palpation、percussion,auscultation,olfactoryexamination)itselfremainsimportant.Tutorsplacegreatemphasisonteachingandtrainingofbasicexamination.Basedonthenationaltextbook"ClinicalDiagnostics"forseven-yearprogram,basicexaminationmethodhasbeenspecialydesignedinclassroom.Tomasterbasicexaminationisveryimportantforteachers.Bodymodelisperfectlyusedforteachingofbasicexamination.Thispaperdiscussestheteachingandstudyingexperienceofbasicexaminationinclassroom.Itisverynecessarythatmedicalstudentslearnhowtoexaminebodyproperlyandtounderstanditcompletely.Tutorsandstudentsallneedtostudyhard,carefully,diligentlyandtoenhanceteachingqualityinclassroomcontinuously.

      Keywords:Medicalstudents;Basicexamination;Teachingquality

      培養高水平的醫學人才,需要醫學教育改革。比如,本校設計未來醫學教育的改革方向時,提出了精英教育和長學制的思路,未來將逐步減少五年制專業的招生數,加大七年制學生的比例,進行本碩課程的貫通和優化培養,如何結合當前實際情況,與時俱進開展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以適應形勢發展需要,是值得思考與探索的問題[1]。七年制醫學生屬研究生,需適應醫學科技發展、積極穩妥推進改革,全面提高培養質量,提高教與學的效率[2]。在學完醫學基礎課后、進入臨床之前,需學習診斷學。基本檢查是診斷學中的重要部分,如何提高基本檢查教學質量十分重要。七年制醫學生操作能力仍需提高,對學生要求應十分嚴格[3],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首先強調需要認真學習基本檢查,勤奮與堅持不解,珍惜最寶貴的時間。下面對七年制醫學生上完診斷學基本檢查調查后分析總結如下。

      1重視課堂基本檢查教學

      在每年的教學工作中,怎樣處理好知識教育與能力培養的辨證關系[4],重視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醫學生診治疾病的能力很重要。校、院等各級領導十分重視,提出醫、教、研齊頭并進,既要深入提高醫療水平、科研水平,又要提高教學水平,包括課堂基本檢查教學水平。需經驗豐富的老師講課,知道教學的重點和難點[5],抓住重點,既要把重點與難點講清楚,又要示范得十分正確。老師認真努力,在提高業務水平的同時,不斷提高七年制醫學生課堂基本檢查教學水平。教師應努力以滿腔的熱情、專注的精神、堅強的毅力、豐富的經驗、生動的語言和嫻熟的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醫乃仁術,由于醫學研究和實踐對象是人,因此醫學的全部活動必須由醫德思想體系來指導[6]。從基本檢查教學時就應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要舍得花費時間和精力,這是一個高度創造性的活動,還應掌握學生的特點、教學媒介、學科性質,所要傳授的知識和技能的類型以及所用的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等。有時教師一句鼓勵的話,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個事件就可能激起學生努力學習的動力,而這種動力還可能被持續加強。教學不僅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首先在主講診斷學時應做到概念明確、體檢的手法應準確,舉例生動、恰當,非常認真地向學生講授。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其自身規律的,疾病的病因、病理、發生、發展也是有規律的,教會學生能夠發現和認識這些規律為明確診斷服務,為有效治療疾病服務,注重基礎知識訓練,著眼教育質量提高。基本檢查在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中診斷疾病十分重要,例如抗擊ASRS[7],參加抗震救災醫療隊診斷地震災區患者時,都十分重要。教師需要豐富的專業知識,勤懇踏實的敬業精神,學習國際最先進的技術,將尖端科技應用到醫學教育中。

      2虛心學習,不斷提高授課水平

      教師直接面對學生的傳授環節質量影響深遠,從教育實際出發,教師的課堂語言,講解藝術,提問行為,均十分重要。在課堂講授,教師除了要注意理論性、針對性、知識性與思想性外,還應積極探索啟發式教學、直觀法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講重點、難點、疑點。教師應以自己的積極思維來引發學生的同步思維,并將積極思維活動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堅持終身學習[8],引起學生在思想上的共鳴。臨床診斷學是研究診斷疾病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診斷思維的一門臨床學科,是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必修課和主干課,是臨床各學科的基礎課,包括體格檢查的基本內容和方法技巧。以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物理學等為基礎的,正確的手法、步驟,動作靈活、協調、輕柔,首先強調概念。

      3認真準備教具

      如何使教材更有時代感,如何使學生產生興趣,系統地研究國內外優秀的基本檢查方面的教材,結合我國實際進行分析和探討教材改革的問題十分必要。課堂設計既有理論分析,又有實際運用。教師需準備好教具[9],講好每一堂課,教具包括:聽診器、血壓計、壓舌板、電筒、叩診錘、檢耳鏡、音叉,512Hz、近視力表、檢眼鏡、大頭針或別針、卷尺、直尺、棉簽、膠布等。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并引導學生通過自己親身探索主動而不是被動地獲取知識,并留下供學生進一步探索的空間和進一步思考的問題,引起其進入更深層次的探索和更高位階段的學習。準備好所有真實檢查用具,例如:結合解剖、病理等知識將基礎學科與臨床醫學各課程之間綜合,課程教材,學科之間有機結合。現代醫學由分科精細又趨向綜合,多學科互相滲透、互相結合[10],講解如何正確應用。不僅要考慮內容,還要思考教學方法,怎樣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和典型的病例,邊講邊示范,提高教學效果。

      4精心設計合理安排課堂教學內容

      4.1明確基本檢查的目標與要求學習及掌握基本檢查方法,視診、觸診、叩診、聽診、嗅診,掌握這些方法的要領與正確的手技。

      4.2視診是用眼睛觀察病人全身或局部表現的診斷方法。走進診斷室的患者多為輕病人,被別人扶著進入診斷室的患者重一些,由擔架抬進急診室并吸著氧,輸著血的患者肯定為需搶救的急危重患者,首先搶救病情最重的患者。視診,如看到病人鞏膜黃,立即想到黃疸,病因有肝細胞性黃疸、溶血性黃疸、阻塞性黃疸、先天性黃疸,然后逐一鑒別。又如病人發紺,多見于呼吸衰竭、艾森曼格綜合征等患者。

      4.3觸診不要以為有了B超、彩超、計算機斷層掃描、磁共振成像、血生化分析儀等儀器就可以不用觸診法了。

      4.4叩診一邊講,一邊做非常規范的叩診動作,例如胸腔積液或氣胸都有陽性體征。應注意下列步驟要領。教師將左手中指第2指節緊貼于叩診部位,其它手指必須抬起。右手指自然彎曲,呈90°角,用中指端叩擊左手中指末端指關節處或第2節指骨的遠端。叩診方向應與叩診部位的體表垂直。需以腕關節與掌指關節的活動為主。叩擊后右手中指應立即抬起。同一部位叩診只能連續叩擊2下或3下。

      4.5聽診掌握聽診的內容、順序正常與異常并舉例,例如聽診心臟,首先明確在各個心臟瓣膜聽診區,然后明確聽診順序,然后聽診內容,包括心率、心律、心音、額外音、心臟雜音和心包摩擦音。掌握聽診內容與意義。肺部可聽到音,最常見的是肺炎等。

      4.6嗅診通過列表,一側為氣味,另一側為疾病名稱,一目了然,有利于記憶。

      5不斷征求學生反饋信息

      作為教師應不斷努力,不斷提高,每輪課后都征求學生反饋意見,認真分析,不斷改進,作為學生既要認真學習,又應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與建議。課后對任課教師直言不諱提出改進方案,對老師的教學也是一種支持。大多數學生評價老師授課重點突出、有熱情、有耐心、細致等。有的同學提出理論聯系實際最好更密切一些,學生通過思考與討論,增加臨床思維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開始有的同學希望應用多媒體,以后研制多媒體課件[11],課件多樣、生動活潑[12],應用教學提高教學質量[13],受到好評。有的同學提出盡量多講實例。以后在課前仔細選用最恰當的實例,例如通過視診觸診結合病史即可診斷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假性動脈瘤[14]。有的同學提出最好始終有人體模特。本文作者在課堂上為七年制醫學生安排人體模特,這需其事先認真閱讀七年制規劃教材《臨床診斷學》尤其是體檢部分,能夠掌握查體的用具與正確的檢體方法,并心領神會地配合主講教師完成規范的查體示教,具有奉獻精神。有的學生希望重點更加突出一些。對其它專科的少見內容,也盡量做到熟練掌握。例如胃潰瘍穿孔合并中毒性腎小管壞死[15],經查體、動態觀察復雜病人對治療的反應,慎用有副作用的藥物、不斷提高醫療質量十分重要。

      6繼續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水平的提高永遠沒有止境。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16],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特別是終身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才是明智的選擇。加強邏輯性,加強理解,總結歸納,有利于記憶。了解世界吸收人類文明的一切積極成果……,教學思想、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在提高教學效率上下功夫,走效益型的質量之路。重視知識、素質、能力于一體的全面素質觀,培養創新型復合人才,綜合性強、適應面寬。總之,經過實踐與努力,基本檢查課堂教學質量有提高,今后我們應不斷總結經驗[17],努力奮斗,積極研究,使基本檢查教學再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魯艷芳.中醫兒科課堂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時珍國醫國藥,2004,15(1):10.

      [2]楊立明,宋鄂,楊春梅,等.臨床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體會[J].淮海醫藥,2004,22(2):167.

      [3]楊立明,張雄基,吳運濤.提高七年制醫學生急診醫學教學質量的探討[A].路來金,安力彬.臨床實踐教學理論與實踐探索,第1版[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173.

      [4]楊立明,管恩富,王狄.提高臨床教學水平淺析[A].路來金,安力彬.臨床實踐教學理論與實踐探索,第1版[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103.

      [5]楊博宇,宋瑩,吳昊,等.論課堂教學視診設計藝術

      [J].青海醫學雜志,2005,35(6):58.

      [6]楊博宇,張東航,林秀麗,等.醫院文化攝影展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影響與意義[J].時珍國醫國藥,2006,17(9):57.

      [7]楊立明,路來金,王冠軍.通過戰勝SARS提高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反應能力的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06,17(10):89.

      [8]張學武,柳明珠,李天洙.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教育模式探討[J].時珍國醫國藥,2006,17(1):146.

      [9]楊立明,焦秀蘭,裴君華.在臨床實踐教學中加強醫德醫風教育的方法與措施[A].路來金,安力彬.臨床實踐教學理論與實踐探索[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231.

      [10]袁維丹.市場經濟條件下醫德教育的重要性[J].時珍國醫國藥,2006,17(1):139.

      [11]楊博宇,楊立明,張吉豫,等.血液凈化視聽教材的制作與應用[M].見:潘云澤王以寧.信息化進程中教育技術的創新與應用.2004-教育技術國際論壇,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4,711.

      [12]孟輝.境外學生《中醫診斷學》教學的幾點體會[J].時珍國醫國藥,2006,17(1):142.

      [13]楊立明,周淑紅,續哲莉,等.制作眼部視聽教材相關法律問題的研究[J].醫學與哲學,2005,26(12):58.

      [14]楊立明,韓春暉,姚敏,等.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假性動脈瘤34例臨床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04,33(5):375.

      篇(4)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加強,英語正日益成為重要的對外交流的語言工具。在中等職業學校中,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存在著諸多的弊病,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因此,實施素質教育,革新中職英語課堂教學勢在必行,而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促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轉換,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是實施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首要方向。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也可譯為結構主義。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亞杰(J.Piaget)。他是認知發展領域最有影響的一位心理學家,他所創立的關于兒童認知發展的學派被人們稱為日內瓦學派。建構主義主張,學習不是教師傳遞知識給學生,而是學生自我建構知識,教師不可以提出一個統一建構的要求。學習是學習者在原有知識經驗基礎上,主動對新信息加工處理、建構自己的關于新知識的意義的過程。

      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在其中起指導、幫助及促進作用。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提供各種學習資源、線索,組織學生進行學習,而不是傳統教學中的把教師的知識灌輸給學生。為此,筆者結合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淺談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環境下,應如何進行中職英語課堂教學。

      1、學生二如何學的角度進行教學設計

      在傳統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時,通常都包含以下幾個步驟和內容首先,根據教學大綱,確定教學目標,也就是學生通過學習后應達到的結果其次,根據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然后,把教學內容細分為幾個知識單元,設計教學順序及教學方法。傳統教學有許多優點,比如操作性強,學生基本知識掌握得比較扎實等,但也存在一個較大的常見弊病:以教師為中心,只強調教師的“教”,而忽視學生的“學”,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少,大部分時間處于被動接受狀態,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很難發揮,更不利于創造型人材的成長。所以教師應該拋棄一切圍繞如何“教”為中心的教學設計,而應從有利學生“如何學”為中心進行教學設計。確立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

      2.過情景創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以及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調動各種教學元素,努力創設貼近學習主題、貼近真實生活的學習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使他們積極主動學習。借助多煤體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可以把聲音、文字、圖像、視頻等各種元素集成在一起,向學生提供活潑、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性,促進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學生熟悉有關句型后,再利用Powerpoint打出學校周邊學生經常光顧的地方,如Wal-MartSupermarket,TheBankfChina,XingHuaBookstore等,讓學生2人一組,分別扮演問路及指路的人,練習會話,并說明等會每小組請出幾對同學代表所在小組進行英語會話競賽。這樣,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經歷的交際情景,縮短了課堂教學與現實生活的距離,給學生提供了運用所學句型進行交際的機會,使他們在實際的英語活動中提高英語交際能力。

      3.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學習“促進學生”協作學習

      篇(5)

      ZHONG Hui, ZANG Han, DONG Jie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of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68, China)

      Abstract:In the field of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 teaching, a problem-oriented class discussion teaching method is proposed.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 teaching, it has been continuously enriched and suitable for students of various majors to integrate into the classroom teaching, which greatly promotes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of interdisciplinary cross-disciplinary students.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classroom discussion mechanism,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application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 unified teaching system is formed by combining theory learning, innovation experiment discussion, innovation project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ctivities. To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of self-learning and active thinking in the form of discussion, explanation, experiment practice and argument.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novative interest and 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skills, to provide a good platform for students to collaborate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his requires that the teaching system and personnel training mechanism should be explored in the field of teaching.

      Key words:Problem-oriented; innovative projects; interdisciplinary.

      1 概述

      近年?恚?跨學科的計算機類課程的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有了一定的進步,但在本質上仍不能擺脫傳統模式的束縛,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課程內容:眾所周知由于計算機技術更新比較快,而其課程教學內容又不能及時更新。其原因在于計算機技術變革性不斷加快,然而其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確要保持相對的穩定性,對于計算機類課程教材和大綱的更新一般都是落后于計算機最新技術發展,因而使得計算機眾多新技術、新知識不能及時更新教材。使用舊的教材中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總是跟不上計算機最新技術的發展,沒能體現教學的先進性,不能適應社會環境對人才的需求。(2)教學方法:計算機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日益廣泛的應用,跨學科課程教學面臨著豐富的課程內容與有限的學時之間的矛盾。單一的教學方式主要以語言、文字作為傳播信息的媒介,傳播的信息量少,單調乏味,教師上課難,學生學習更難。教學效率低下,效果也不好,因而研究使用新的教學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2 常規使用教學方法

      2.1講授法

      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時,大多都伴之以講授法。這是目前經常使用教學方法。就是教師用口頭語言向學生講授知識。主要講授包括講述知識內容、講解概念含義、講讀啟發引導思路和講演實驗演示過程。學生掌握基本概念知識還是主要有賴于教師的講授,但還必須自己去理解掌握領會,才能消化和鞏固知識。

      2.2演示法

      演示教學是教師在教學時,把實驗過程展示給學生看,作示范性例子實驗,通過實驗觀察獲得感性知識用來說明和印證所講授的知識。它能使學生獲得直觀的感性知識,加深對理論知識的印象,把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聯系起來,形成正確而深刻的概念;學生通過感性認識,引起學習的興趣,提高注意力,有助于對所學知識的深入理解、掌握;能使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進行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和想象力。

      2.3問答法

      它是教師按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并通過問答的形式來解讀學生獲取和掌握知識的方法。它特別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語言表述的能力。問答可以是根據教材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通過師生問答形式以幫助學生深化、系統掌握已學的知識。也可以向學生提出思考??題,逐步引導他們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識。問答式教學可以由教師和學生互為問答的形式來體現;通過教師對課程內容的生動講述使學生產生聯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實現。它是一種對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都具有的指導意義的教學思想。

      2.4實驗法

      學生使用教學設備,通過親自操作實驗,觀察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從中獲取新知識或驗證知識的教學方法。尤其是在跨學科教學課程中,實驗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科學技術和實驗手段的快速發展,實驗法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它可以使學生把跨學科知識聯系起來,以獲得比較完全的知識,又能夠培養他們的獨立探索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它是提高自然科學有關學科教學質量不可缺少的條件。

      2.5實習法

      這種方法能很好地體現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特別是加強實驗操作水平。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組織學生參加實際項目操作,將書本知識應用于實際項目。實習法和實驗法比較起來,雖有很多類似的地方,但它在讓學生獲得直接知識,驗證和掌握所學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從事實際工作的技能和能力等方面起著特殊的作用[1]。

      3 以問題為導向的課堂討論法提出

      問題討論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將教材中的基礎理論或主要疑難問題單獨提出來,在結合實際和學生獨立思考之后,共同進行討論、辯論的教學方法,可分大組進行。在對大量參考文獻參閱和親身教學經歷提出切合工作實際的教學方法,結合跨學科專業課程內容和學生生源的實際情況,針對各類學生專業基礎參差不齊的特點,在計算機類部分課程中進行教學方式和開放方式的改革。該方法要達到實現教學目的的基本途徑,課堂討論教學必須有明確的導向性,要以學生的理解方式和能力為導向,以培養應用型高技能人才為目標,在教學中進行以“項目導向、任務引領”為基本的教學模式,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實施教學改革。主要針對適合跨專業學習的課程為實例,研究其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總結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重點是改進教學方法,將實驗教學和討論融入課堂,以項目實例為案例,引導對課程內容的掌握和理解,以小組討論為基礎,提高團隊協作能力,互相促進,互相學習的研討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逐步掌握計算機技術能力,更好的應用于實際工作中。

      針對《無線網絡技術原理與應用》課程,在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改革:

      (1)任務驅動案例式教學:“任務驅動”模式組織教學是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把循規蹈矩的知識和技能學習變為生動的具體問題解決方案。如在《無線網絡技術原理與應用》課程的理論教學環節采用任務驅動方式解決課程教學難點,把抽象的理論問題轉化為學生身邊經常接觸的無線局域網wifi連接、wifi漫游連接、無線手機蜂窩通信、智能家居無線傳感網、無線mesh網應用等問題,進而解釋無線網絡通信的各層協議原理,同時在培養綜合技能方面也采用任務驅動模式[2]。

      (2)問題導向自主學習方式:自主學習方式是要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如在無線網絡系統課程中設置了4個開放無線實驗,在教學要求中規定學生自主選擇2-4個開放實驗項目,并且要求學生參加專業教師的課題討論工作,鼓勵以項目導向方式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3)協作式教學:計算機的發展情況是千變萬化的,協作式學習起到一種互相啟發,分工負責,團結合作的鍛煉學生團隊工作精神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一般適合于分組進行的較復雜系統的分析、研究和探討性課后實訓的完成。

      (4)開設跨學科專業的實驗教學創新項目。為適應多專業學生學習和實踐教學,在理論教學過程中實時增加實驗項目,以綜合實驗為主,提供探索性項目提高創新能力。采用學生“參與式”、教師“引導式”的教學方式,包括自主實驗、綜合項目和問題研究等研究型實驗課目。其實驗課程只對實驗結果提出要求,不說明方法、步驟,引導學生自主的用所學專業理論和思維方法,自己選擇實驗方案、步驟、裝置,觀察分析實驗結果,完成實驗目標。這種新的知識體系主要是關心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產生多方面自主的學習體驗和創造性表現,進一步引導和針對性對個性化學生的科研訓練[3]。

      (5)體驗式教學:為了使學生得到崗位技能訓練和職業素養培養,可以采用體驗式教學模式,安排學生進行操作實習,從而為學生在真實的職業環境里得到鍛煉,使學生職業能力與企業的崗位標準得到統一。學生在工作中承擔課題任務,并獲得定期討論。

      (6)互動式討論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與學生討論教學內容,還要進行教學方式的討論,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努力尋找學生提出問題的原因,研究學生對知識內容理解過程中他的思維方式和認識過程,針對不同的學生問題找到能夠讓學生方便理解,提高知識接受能力的方式方法,找到能夠讓學生容易理解的類似實例和知識原理,做到舉一反三,通過討論,知識問答,內容辯論,讓學生能夠有邏輯的由淺入深的接受課堂內容,了解知識的起源、過程、解決方法和結論總結,扎扎實實理解,為下一步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大小良好的基礎。

      篇(6)

      【關鍵詞】臨床檢驗科;科學管理;管理機制;建立問題

      我們知道,檢驗中心下設的檢驗科室很多,如何科學管理,保證檢驗質量,是提高檢驗水平,服務醫務人員的重要前提。例如血液、生化、免疫、微生物、體液等幾個相對獨立的專業實驗室,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檢驗儀器設備的提高,應該說所開展的檢驗項目能夠達到相當高的精準度。但是,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卻發現,有相當多的檢驗項目的精準度不高,不能很好地為醫務人員提供準確的診斷依據,甚至由此還引發了一些醫患糾紛。由此可見,認真貫徹《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管理辦法》精神,強化臨床檢驗科的科學管理,建立健全管理機制,是目前最為緊迫的任務。

      一 建立技術人員管理機制要注意的問題

      臨床檢驗科檢驗質量水平的高低取決于工作人員的醫德水平和技術水平的高低。要取得高水平的檢驗質量,就要求工作人員必須具有較高的檢驗技術水平,具備廣博的理論基礎知識,和高尚的,一心為患者著想的醫風醫德。在業務技術上,要充分注意提升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加強培訓工作的經常化和制度化建設,制定崗前輪轉學習,考試上崗制度;建立學術交流、外地進修、項目培訓、參觀學習的規劃;建立培養業務技術骨干的目標。對開展新項目人員要進行準入性論證或考察,以保證檢驗人員在技術是合格的,并要加強在職培訓,提高檢驗人員的基礎知識和質量控制理論水平,強化工作人員的質量意識。在醫風醫德上,要注意日常工作流程的規范化培養,要求工作人員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以“一切為患者服務”的奉獻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同時建立嚴格的交接班制度,把檢驗質量落實在每個崗位的工作人員身上,以促進良好醫德醫風快速形成。

      二 建立臨床檢驗質量管理制度要注意的問題

      在建立臨床檢驗質量管理制度時,一要注意制定質量保證基本措施,如儀器校準、維護、維修、室內質控、標準操作規程、記錄等質量管理制度的建立;二要制定檢驗科質量控制,如室內質控(IRC)和室間質評(EQA)的標準,三要注意質量體系、設施與環境、檢測方法、記錄、樣品等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建設。要加強以上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建立質量保障機制。建立以科室領導或技術骨干任組長,各專業實驗室負責人為成員的質量保障部門。同時制定各種管理措施,并且制度化,程序化。如程序標準、操作手冊、質控記錄、差錯登記等質量管理制度,并以此為工作總則,檢查質量情況,糾正不規范的操作行為。還要建立操作者、專業組長、主管技師、科主任等“四級”檢驗報告審核制度,對臨床檢驗結果應進行分析,如在質控范圍內,可發出報告,否則應查找原因,必要時復核檢驗,以保證檢驗報告的真實性和科學性。

      制定標本采集及送檢制度和IRC檢查制度。建立標本拒收制度,以確保檢驗科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為此要建立相關標準單,對拒收的標本要認真做好拒收記錄,注明拒收原因。

      同時要建立臨床檢驗重要分析“報警”范圍標準,當檢驗結果提示存在報警范圍時,檢驗科須重復標本,并立即回報臨床,與臨床診斷不符合情況時,須重復測定并及時與臨床聯系。同時,應做詳細記錄,包括日期、時間、負責檢驗的工作人員,通知人員和實驗結果。

      對所使用的試劑、儀器,在使用前進行比對,或用標準物校對,然后按操作標準程序進行檢驗操作。與此同時,要建立IRC檢查制度,努力搞好EQA。我們知道,IRC是實驗室檢驗質量保證的基礎,而EQA則是IRC的繼續和補充,起到相互校正檢驗結果準確性的作用,對實驗室質控起到監督、促進作用。要建立EQA檢查制度,嚴格按制度對專業實驗進行檢查,以保障IRC達標。

      三 建立儀器設備管理制度要注意的問題

      臨床檢驗的儀器設備均為先進的高科技產品,其檢驗高自動化和精準化,是以儀器設備的正常運行為前提的,因此,要建立儀器設備管理的相關制度,以保證儀器設備的完好和正常運行。

      1 建立儀器設備檔案如儀器設備的注冊證、合格證、銷售證、操作規程(實驗室的法規)、維護及使用記錄(儀器狀態的證明)、校準和質控程序及記錄(準確性和精密度的證明)、計量設備的強檢記錄等,都要收集形成檔案材料,以備在儀器設備出現問題或檢驗結果有問題時查驗,尋找問題產生的原因。

      2 建立儀器性能評價檔案要對使用的儀器設備進行主要性能參數比對評價,如精密度、線性范圍、可比性、抗干擾試驗等,并要記錄入檔,一方面保證設備正常使用,同時也為保證實驗室報告一致性提供比對依據,另一方面,為儀器維護、保養、校正,以及日后購買儀器設備提供依據。

      臨床檢驗科的科學管理是建立在科學發展和創新發展的基礎之上的,要具備服務意識。臨床檢驗是為患者和醫務人員服務的,只要有嚴謹求實的質量意識,細致入微的工作態度,就能把工作做好。

      參考文獻

      [1] 陳軍政.加強檢驗科的質量管理和與臨床科室的聯系.現代檢驗醫學雜志[J].2005,20:68.

      [2] 叢玉隆,秦小玲.檢驗科管理中的幾個主要問題與對策[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3,11(26):649651.

      [3] 萬本愿,吳茂紅.醫學檢驗前后質量控制的剖析[J].江西醫學檢驗雜志,1999,17(3):169.

      篇(7)

      看似簡單的物質,其性質的體現、反應的方向等都依據概念理論的支撐。據初步統計,中學化學所涉及的概念及理論大大小小共有220多個,它們構建了中學化學的基礎。所以說,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論的復習在整個化學復習中起著奠基、支撐的重要作用。復習基本概念及理論的主要內容是一輪復習的任務,但是隨著學生知識結構逐漸趨于完整,對概念理論的理解還要不斷加深,提高認知度。

      高考試題有關基本概念的考查內容大致分為八個方面:物質的組成和變化;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離子共存問題;氧化還原反應;離子方程式;物質的量;阿佛加德羅常數;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等。以氧化還原原理為例,幾乎每一張化學試卷上都會涉及到,除了掌握相關概念、比較判斷、書寫配平等典型內容外,有關物質轉化、化工生產、化學實驗等方面也要精通。需要學生在解題時有較好的問題意識,能夠運用氧化還原這一對立統一的觀點,抓住電子守恒這一關鍵要素進行分析,即使是陌生的反應,也能夠有理有據地判斷到位。

      化學學習的內容有些瑣碎,不容易讓學生一下子抓住典型問題帶動一類問題得以解決。但是看似零散的化學知識,實際上卻有著很多規律,化學復習重在掌握規律。在復習備考的沖刺階段,需要從已經做過的題目中歸納出解決這一類問題的思維框架,注重培養拿到題目最初那一刻的解題意識,這對提高成績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電解質溶液部分是令許多學生頭疼不已的內容,如果我們稍加歸納,就不難發現按照“微粒種類――微粒間相互作用――作用結果”這一思維順序能夠有效的提煉出題目中的關鍵信息,其中微粒間相互作用往往需要根據題目中給出的信息(如PH、離子濃度大小等)進行判斷,抓住主要因素進行歸因分析,得出結論。再比如電化學的問題按照“電極材料――內外電路中帶電粒子的種類、流向――比較判斷得出產物”這一思維模式展開,就能準確理解題目信息。

      實驗探究問題是高考化學試題中的一大亮點,能夠很好的體現出高中課程改革的宗旨,也是區分度較大的一類題目。許多學生做到這種題目時常常采用跳題的方式,先去做后面的題目,從心理上就有回避的意識。縱觀近四年的高考試題,我們不難發現題目要么是基本實驗的組合或基本實驗與操作的組合,要么是探究性實驗的設計與評價,根植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如果按照“原理(假設)、試劑、裝置、操作、現象及結論、評價與改進”這樣的線路進行分析,就能很科學的整理出埋藏于出大量語言文字背后的信息,并形成嚴謹的解題架構。

      回歸教材,把握重點

      高考試題萬變不離其宗,其命題點是從課本知識點、能力考查點衍生而來的。例如有關化學實驗的考查,幾乎所有試題均來自課本上的實驗內容。因此,在老師指導下,弄清十幾個典型實驗原理,掌握關鍵因素和要領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將錯題點及時還原到課本上,在課本知識點相應處,用不同字符做出標記,反復研讀,都是事半功倍的做法。

      許多同學都會聽到往屆學生的勸慰“跟上老師,提高課堂效率。”的確,抓住課堂是聰明人的選擇,在老師科學的指導下的復習可以避免走彎路,提高了復習的效率。但是往往有學生在課堂上認真聽講,課下為完成作業而完成,沒有自己安排的復習進度,課上與課下是脫節的,這也是一種不會學習的表現。其實知識的鞏固和提煉往往內化在自己主動認識的過程中,在臨近高考的階段,更應該抓緊每一分每一秒對以前學習中的薄弱環節進行反思訓練,做到課內與課外的有機結合。

      不少同學都常常感嘆“越基礎的越易出錯。”要擺脫這一怪圈,除了思想上要予高度重視外,還要對作業、考試中出現的錯題,及時反思,及時糾正。建立錯題本是個很有效的做法。但是僅僅將錯題集中起來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還要在每一次練習或考試后,對錯題進行詳盡的分析,找出錯誤根源,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還是非知識性的失誤。每隔一段時間還要進行一次錯題的歸納提煉,看看哪些錯題其實屬于一類問題,哪些錯題已經認識清楚,哪些是新冒出來的,這樣的做法讓自己總是輕裝前行,身心愉快,充滿自信。

      立足穩固的基礎,建立答題模式

      篇(8)

      2000年12月3日,由國家教育部基教司主辦的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區課題研討會在上海舉行。參加人員為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咨詢委員會專家及實驗區負責人。會議交流了實驗工作啟動情況,研討了“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框架。教育部基教司德育處李玉先處長和咨詢委員會主任、北師大林崇德教授做了重要講話。

      12月22日下午,北京市教委德育處董柏林處長應邀專程來到開明出版社心理素質教育研究中心指導工作。董處長在聽取了中心負責人所做的有關中心工作的詳細匯報之后,對開明出版社心理素質教育研究中心為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所做的工作――出版系列中小學教師指導用書、創辦《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刊物、開通“中國心理健康教育網”、承擔國家教育部有關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網絡課程開發課題,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就中心日后的工作及發展進行了全面的指導。當談到《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刊物時,董處長強調說,這是一本很有價值的刊物,對全國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會很有幫助。他囑咐工作人員,辦這本刊物,定位要準,要按照國家教育部基教司關于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精神及時報道各省市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及時刊載各省市心理健康教育中好的案例、好的經驗總結等等,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中心人員一致表示,一定不辜負領導的期望,全力以赴做好這項工作。

      2000年10月25日―28日,《21世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論壇》于上海浦東新區舉行。參加人員主要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專家及分管、負責本地區或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行政領導、部門負責人、一線教師等,共約500人。與會人員就21世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作用及如何開展等問題各抒己見,展開熱烈討論。香港中文大學林孟平教授就如何進行小組心理輔導問題,做了現場“工作坊”。國家教委基教司德育處李玉先處長做了重要講話,他強調說,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走專業化道路,全國各地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搞好師資培訓工作。

      2000年11月17日―19日,“江蘇省心理教育專業委員會年會”在江蘇省連云港市召開。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院班華教授做了精彩的學術報告。提出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本土化、現代化的觀點。他進一步強調說,人的素質不可能靠國外引進,人的素質要靠培養教育。

      2000年11月28日,福建省新華書店和北京開明出版社聯合舉辦的《心理素質培養》宣傳工作座談會在福州市召開。全國各省新華書店負責人會聚一堂,共同商討由開明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學《心理素質培養》系列叢書的宣傳發行工作。《心理素質培養》系列叢書是一套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心理學讀物,它緊密結合中小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用深入淺出的事例說明人生的哲理,對中小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適應”、“學會創造”很有啟發。該套叢書自2000年開始由福建省新華書店負責總,在各省新華書店的支持下,發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此次會議就是為了及時交流各地發行情況,以備日后更好地宣傳而召開的。

      篇(9)

      在已的22名學生中,工作年限為5~20年,平均15.4年,參加工作時間較短的醫務工作者中有的比例較小,在基層醫院工作年限短的職工難度較大。近五年有需求的比例為74.4%(58/78),說明許多學生都有為了晉升職稱而的迫切需求。因為有的需求,所以大部分學生選擇了無所謂哪個專業和臨床基礎檢驗領域進行,這也符合基層醫院醫學檢驗科工作的現狀,大部分為一些常規的檢測項目,而一些新的檢測技術較少。與未發表原因分析進一步對已和未的學生進行原因調查分析,在成功的學生中,有81.8%(18/22)的學生認為成功發表的原因在于晉升職稱的要求。而在未的學生中,有57.1%(32/56)的學生認為論文寫作太難,不知道如何下筆,有32.1%(18/56)的學生認為,雖然晉升職稱需求,但是自己還沒有到晉升職稱的時間。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成人高等教育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教育形式,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漸明顯。成人醫學高等教育是我國醫學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和學習型社會的逐步建立,對醫學從業人員的要求也隨之提高,成人醫學高等教育越來越多地受到重視[5]。成人醫學高等教育中的檢驗醫學專業旨在提高中專起點或者專科起點的檢驗醫學從業人員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生主要為學歷相對較低的基層檢驗醫學從業人員,同時也為他們知識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成人檢驗醫學高等教育授課的對象大部分來自各級基層醫院,盡管他們中相當一部分已成為單位的骨干,但這些學生幾乎沒有接受過醫學科研理論和方法的訓練,缺乏基礎與臨床科研的實踐活動。而目前成人教育只是局限于給定參考教材的課堂教學,對于學生的科研思維和創新思維的提高效果不明顯。醫學論文是對醫學領域進行深入探討研究,經過分析、論證、推測、總結后得出的文章[6]。通過對成人高等教育中的檢驗醫學專業的學生進行情況的調查統計,可以初步了解他們的醫學科研能力和創新思維。本次的調查結果顯示,78名學生中有82.1%(64/78)供職于公立醫療機構,62.5%(40/64)供職于基層醫療機構(民營醫院和公司未計入),與其他研究調查成人高等醫學教育專業學生來源于基層結果相近[7]。因為基層醫院接受到檢驗醫學方面新理論和新檢驗檢測方法機會相對較少,增加了他們的難度。本次調查中已經發表過論文的學生比例為28.2%(22/78),也說明了這個問題。的22名學生的工作年限為5~20年,平均15.4年,說明雖然難度很大,但是通過在實踐中不斷的積累還是可以的。

      此外,近五年有需求的百分比為74.4%(58/78),說明許多學生都為了晉升職稱而有的迫切需要。因為有的需求,所以大部分學生選擇了無所謂哪個專業發表和臨床基礎檢驗專業發表,這也符合基層醫院工作的現狀。在成功的22名學生中,有81.8%(18/22)的學生認為成功發表的原因在于晉升職稱的要求,屬于被動,這也說明外在的壓力可以促進論文寫作,這也提示醫院可以采用一定的措施,挖掘醫務工作者的潛能,促進他們發表更多的論文。而在56名未的學生中,有57.1%(32/56)的學生認為論文寫作太難,不知道如何下筆,有32.1%(18/56)的學生認為,雖然晉升職稱需求,但是自己還沒有到晉升職稱的時間。這也說明需要對他們進行論文書寫方面的指導。有學者通過指導成人高等醫學教育學生的畢業論文寫作來提高這些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思維[8],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值得借鑒。雖然該方法具有一定的優點,但根據我校檢驗醫學專業課程緊和任務重以及畢業生指導教師較少的現狀,目前不太符合我校的教學模式,在后續的教學工作中可以考慮該模式的采用。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實行學分制的構想也有報道[9],建議我校教學和培養主管部門將學分制引入到醫學成人本科教育,同時將論文寫作納入學分的范疇,這樣可以督促學生進行論文寫作,從而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我們提倡各位授課老師在上課時,理論課講授結束后,講解一些關于論文寫作方面的知識,對學生灌輸一些科研思維,同時選用可能在臨床檢驗工作中可以寫作論文的方向,讓學生自己去總結和實踐,還可以對已經發表的論文進行講解,通過這一系列教學手段可能會對學生有所幫助。

      作者:謝而付 蔣理 王芳 黃珮珺 潘世揚 單位:南京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醫學檢驗系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檢驗學部

      篇(10)

      記者于健

      本報11月4日訊 教師評職稱,從重科研轉為重教學,今年起,青島市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指揮棒”將改變方向,說課評估的比重增加,論文獲獎不再成為評審依據。教師評職稱今后將不用再花錢花精力。

      4日,記者從青島市教育局了解到,本月起,2009年青島市教師職稱評審工作正式啟動。今年,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政策做出調整,論文在職稱評審中所占比重將降低,不再把論文獲獎等作為評審依據,也不再受理申報人員提交的各種論文獲獎證書。對于參評人員提交的發表的論文、著作,也需交由相應專業的專家評委認真審閱、考察,將專家做出的評鑒意見作為評審依據之一。教師職稱評審將注重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的表現,說課評估的評價比重將增加。凡申報晉升高、中級教師職稱的人員都需要參加由青島市教育局統一組織的說課評估,說課評估的意見將作為評審的重要依據,引導中小學教師全心投入到課堂教學中。

      青島市教育局有關人士解釋說,青島市中小學共有在職教師7萬余人,職稱評審歷來都是全市廣大教師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往年,為了鼓勵教師在教學工作之余做點科研工作,獲獎論文一直是評審的一個重要依據。但從實際參評情況來看,論文的獎項太多太濫。而為了能在論文上爭取更多的職稱加分,不少教師耗費了大量的時間與金錢,對促進教學沒有什么意義。在中小學階段,課堂教學是一項傳統的技術工作,更應該加強教研,而不是科研。這次調整,主要是倡導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學工作中,放到關心愛護學生身心健康、關注學生成長上,也是給教師減負。

      職稱評審“指揮棒”調整方向,班主任的評價比重也要提高。今年,青島市教師職稱評審要加大對班主任工作的傾斜力度,優先推薦長期擔任班主任工作并取得突出成績的教師晉升職稱,從而鼓勵教師積極承擔班主任工作任務,積極投入到教書育人工作中。

      篇(11)

      摘要:中藥學課程中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多,而且專業性強,通過中藥學的學習有利于學生掌握中醫辨證以及理法方藥等內容。隨著我國對傳統中醫重視度的提升,社會對綜合性中藥學人才的培養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中醫學理論教學中也需要結合社會以及行業的發展需求,做好課程改革工作。本文主要對傳統中醫藥理論與現代應用融合中藥學教學改革進行研究。

      關鍵詞:傳統中醫藥理論;現代應用;中藥學;教學改革

      中藥學教學內容主要是對中藥基本理論知識以及中藥的起源與發展、產地和采集、炮制、應用、性能、配伍和用藥禁忌及中藥臨床應用研究的一門學科。是中西醫臨床學科以及中醫學的重要組成內容。中藥學的專業性強,也是中藥學與臨床應用中的主要聯系紐帶,而且與多門學科具有直接的關聯性。如果中藥學學習成績不佳,會導致之后的臨床和方劑學習受到影響。中藥學的教學內容中包括重要基礎理論,基本技能等,有利于對中醫藥教學優勢和特點的發揮,使中藥學能夠與臨床教學進行有效結合。當前我國傳統中藥產業逐漸向國際化、現代化方向發展,知識內涵以及知識結構都不斷拓展,因此需要加強對創新型中藥學人才的培養。

      一、中藥學教學現狀分析

      中藥學課程中涉及到大量的中藥內容,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對這些中藥知識進行記憶,包括中藥的來源、功效應用、性味、歸經等,因此學生在學習這門學科的過程中存在的難度比較大,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而且在記憶以后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出現遺忘的現象,導致當前學生在中藥學的學習中學習興趣不濃,學習效果不佳的情況。

      傳統教學中教師主要采用照本宣科的硬性灌輸方式,沒有結合現代中藥學實踐內容,使得學生在中藥學的學習積極性受到影響。此外,教學方式比較落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及時結合中藥學發展的最新進展情況,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思維方式,因此學生對這部分知識內容的了解中也只能停留在中藥學的表面,無法深入到中藥的細胞、分子等層面的功效發揮方面進行了解,這種教學模式下必然會導致中藥新藥的開發受到限制[1]。同時從中藥學的實踐課程來看,大部分實踐課程都只是對中藥飲片的辨析,缺乏對中藥創新性的了解,這種教學模式也會導致學生的思維發展受到限制,無法將傳統中藥學與現代中藥臨床應用進行有機的結合。

      二、中藥學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我國當前中藥教學改革情況來看,大部分學者認為在中藥學改革的過程中需要保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形成多元化的課程構建體系,以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體化課程教學體系,并加強對教學方法的完善和改革。還有的學者認為,在中藥學的發展中,需要充分發揮中藥的優勢特點,利用現代化技術水平促進中藥學的國際化和現代化發展,滿足人們的保健需求,而且為了使中藥學的影響不斷擴大,需要與國際進行接軌。楊新輝等學者提出,為了促進中藥學穩定的發展,必須要對中藥學教學進行改革,提升學生中藥學研究興趣。當前各中藥學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學形式單一、教學設計不合理以及課程評價不規范等問題。因此需要結合這些情況加強對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的豐富,完善教學設計,提升學生的專業思辯和學習能力[2]。此外,還有人提出中藥學發展中需要結合學科特點,在原有中藥學知識的基礎上,結合當前學科發展情況,做好對中藥藥理理論的研究,并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大量案例,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討論,同時在課程內容中加入藥理學以及中藥化學等相關知識內容。

      通過從當前疾病的發展形式來看,現代的腫瘤疾病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發病率明顯提升,大部分中藥的使用頻率也發生一定的變化,導致中藥教學必須要迎合社會的變化進行改革促進時代的發展。特別是屠呦呦女士因為青蒿素的研發獲得諾貝爾獎,進一步加大人們對中藥的研究熱情,而要想使中藥研究獲得更大的進展,必須要做好中藥教學改革工作,通過中藥學教育改革培養更多的中醫藥學人才,并將中藥在臨床教學中更好的應用,為疾病的治療提供更多途徑。

      通過對我國中藥學課程教學改革以及實踐情況來看已經獲得一定的成功經驗,能夠為中藥學教學改革提供參考依據和動力。但是在中藥學改革過程中中藥學理論研究與現代臨床間的結合方面比較落后,因此還需要加強對理論與實踐研究方面的探索。在中藥學教學改革過程中還需要結合中醫藥學理論以及現代中藥學研究的薄弱點,參考中西醫結合臨床教學的實際教學情況和要求,對二者間的融合度進行分析。

      三、傳統中醫學理論與現代應用融合的改革策略

      中藥性能、配伍、用藥禁忌等方面的理論知識都是對我國傳統中藥用藥經驗的總結以及哲學思想的概括,具有獨創性和原創性的特點,通過與個人化人體的作用和結合形成的一種知識結構體系,也是中藥應用的基本原則。隨著時展,中藥學在研究中開始注重將中藥理論與現代中藥應用進行有機結合,有利于中藥在臨床上更好的服務消費者,這也是當前中藥學發展中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3]。中藥學教學中需要結合現代思維和科研模式,對中藥教學進行改革,使學生能夠加強對中藥基礎以及理論知識的學習,同時促進中西醫藥學間的互補和融合,培養現代中藥學人才,使醫學和藥學的發展獲得更大動力。

      (一)傳統中藥理論與現代臨床應用結合的理論分析

      通過對傳統中藥學理論的理解和認知,掌握中藥學的使用方法和規律,同時與現代中藥臨床教學情況進行對比,使傳統中藥學理論成為現代臨床教學中的重要理論依據,并探尋二者間的契合點,為中藥教學改革提供充分的理論支持。通過文獻查閱以及中藥書籍的分析,對中藥理論進行更深入、全面的理解。同時結合現代臨床教學指導,對現代疾病機制進行分析,以傳統中藥的臨床應用為基礎,對中藥臨床應用以及藥理特性等進行全面分析,使中藥理論與現代臨床教學進行有效融合,促進中藥理論的發展。

      (二)加強對傳統重要理論與現代臨床應用實踐的分析

      中藥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將傳統中藥學理論與現代臨床應用進行有效結合,完善中藥學教學改革和培養機制。同時對古今中藥學臨床應用的異同點、疾病普遍化規律以及用藥頻率和疾病變化規律等進行分析。還可以采用實踐與案例結合的方式,對中藥學中個別的臨床異同應用方法進行對比和案例介紹以及實踐驗證。此外,對理論觀念進行歸納、總結,結合中藥的功效和藥性等方面的問題提出中藥理論與臨床應用融合的中藥教學內容進行探索。

      (三)完善中藥學教學改革策略

      通過對傳統中藥認知的分析,提出促進傳統中藥學習能力與現代臨床應用融合的課程實踐改革方法,促進學生中藥學教學質量的提升,為傳統中藥學發展賦予現代新的內涵,適應現代醫學的發展,提升學生傳統中藥學知識以及實踐技能,完善學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創新能力,為中藥學理論與現代中藥臨床應用結合奠定基礎。

      (四)善于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非常大的優勢,能夠將藥物實體真實的展現在學生面前,而且可以展現不同的切面,這是實際教學中難以達到的。在中藥學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充分應用中藥植物標本,通過這種感性認知方式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教師可以通過國家教育資源庫以及網絡上的資源整合,將書本上、黑板上枯燥、抽象的知識轉變為具體、生動的知識形式。隨著專業技能的發展,中藥在具體辨別、認知以及使用等方面能力的培養作用進一步凸顯出來。因此在中藥學理論學習過程中,除了理論課堂教學的內容外,還需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中藥藥材標本以及飲片內容,使學生能夠直觀的觀察和理解,提升中藥學教學理論質量。多媒體教學技術的發展,使得單位時間的知識容量增加,計算機輔助教學已經成為重要的教學手段和方式,有利于對學生聽覺、視覺等多種感官的刺激,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全面的掌握中藥學學習內容。比如在講解人參中藥知識的過程中,在對人參性能以及功效等方面講解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人參的視頻和圖片,包括藥材全貌、生長環境以及飲片性狀等,還可以通過對圖片的放大對人參表皮的顏色、環紋、點狀樹脂道以及放射性紋理等方面進行細致的觀察。此外,還可以利用視頻的方式對人參為主要藥材的生產現狀進行展示。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中藥學的發展和進步,使得中藥學教學必然面臨改革,傳統中藥學教學中過于注重對理論知識的記憶、講解和傳授,教學方式單一。隨著時展以及中藥學的崛起,傳統教學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當代中藥學的發展需求,使得中藥學教學中呈現出一定的弊端。針對這些問題需要從國家、學校以及技術等不同的層面加強教學改革,創新教學理念,提升中藥學教學質量和水平,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中藥學知識內容。通過傳統中藥學理論與現代應用結合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對中藥學知識進行重新架構,對中西醫臨床專業人才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對我國中藥學教學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一定的借鑒。

      作者簡介:賴利平(1976-),女,漢族,湖南瀏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中藥學。

      藥學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西藥處方分析及其在藥學服務中的應用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西藥處方及其在藥學服務中的應用。方法:本次研究以2630份西藥處方為研究對象,選取其中存在問題的164份進行詳細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不合理問題。結果:通過對以往西藥處方中藥物的使用情況進行詳細分析發現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其中主要是給藥方案不佳、重復用藥、藥物劑量過高、超說明書用藥,導致用藥安全性、合理性不高,其會對患者身體造成比較嚴重的影響,對此,應采取合適的方法進行針對性的解決。結論:為確保西藥處方內容的可靠性,在為患者配藥過程中,藥師與醫師之間應加強溝通,認真核對處方內容,降低用藥不合理事件的發生概率,確保患者的用藥安全。

      【關鍵詞】西藥處方;藥學服務;處方分析;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9--02

      前言:西醫是當前使用率非常高的一種治病方式,主要以西藥對患者進行治療,但在治療前,患者需要到檢驗科中接受各項檢查,如血常規、尿常規等,在醫生對患者所患疾病完全確診后,才能夠有針對性的開具藥。隨著當前時代的發展,人們對用藥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解決這一問題,藥房中必須要提高藥學服務質量,為每一具藥方進行分析,確保用藥的安全性及合理性,使患者可以早日擺脫病魔的折磨。通常情況下,在為患者開具藥物前,臨床藥師要對患者所持藥方進行詳細的分析,觀察其中是否存在著用藥錯誤,如存在錯誤可及時更改或與主治醫生相探討。本文圍繞西藥藥學服務中處方分析的臨床應用效果進行了詳細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次研究以164份以往開具的西藥處方為主,選取時間為2017年7月-2018年7月,通過對西藥處方進行分類、規整,分析處方中存在的不合理之處,有針對性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1]。

      1.2方法對所選取的164份中藥處方內容進行回顧性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并通過對常見問題進行總結歸納來進行改進方案的制定。

      1.4統計學處理

      以SPSS20.0統計學軟件用于本次實驗數據整理,計數單位用%來表示,在x2檢驗方式下,若組間差值符合P<0.05的要求,則表示為具有可比性。

      2結果

      2.1通過對以往西藥處方中藥物的使用情況進行詳細分析發現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其中主要是給藥方案不佳、重復用藥、藥物劑量過高、超說明書用藥等,詳細數據請見表1.

      3討論

      3.1用藥的劑量不適宜

      醫生在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開具藥方時,需要根據患者病癥的具體情況來斟酌每一種藥物的使用量,不僅讓藥物能夠發揮出其最大的功效,還能夠降低對患者身體的影響,確保藥房的合理性[1]但就本次調查結果來看,過去處方分析的效率較高,能夠有效找出每一份藥方中存在的不足,如表一可以看到,用藥不計量不合理的問題比較常見,對患者身體的康復有一定的消極影響。藥物使用劑量應嚴格按照相關用藥規范及患者情況來確定,如對患有前列腺炎的患者使用諾氟沙星膠囊進行治療,若服用劑量未能達到400mg,劑量較小,那么不僅并不會促進患者身體的康復,還極有可能形成比較嚴重的耐藥。

      3.2給藥方案不合理

      當前時代背景下,藥物類型不再向過去一樣過于單一化,而是不斷朝著多樣化、高效化的方向發展,且各類疑難雜癥的發病率也在上升,正在對患者進行治療前,需要針對患者病情的具體情況來確定在用藥方案。藥房臨床藥師在拿藥前,會對用藥方案詳細斟酌,主要是因藥物較多,不合理的給藥方案極有可能降低藥物效果甚至是產生反作用[2]。如對于已經出現感染的患者給予頭孢呋靜脈滴注治療,適當劑量為每天0.75g,但醫生在給藥前在并未能夠合理的判斷給藥方案是否存在不足,要知道,頭孢呋辛是頭孢類藥物,屬于時間依賴型抗菌藥物,在使用前,在使用前必須要按照在按照小劑量的多次給藥才能夠達到良好的殺菌效果。

      3.3重復用藥

      據本次實驗結果來看,處方分析在判斷是否存在重復用藥中有著良好的效果。在患者的每天用藥中,每一種藥物能夠在短時間內使用一次,重復使用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比較嚴重的傷害。前文中提到過,當前我國生物制藥領域發展幾位迅速,藥物類型多種多樣。但在多種藥物中,由于其生產廠家不同,其藥物名稱也不相同,但歸根結底其藥物成分相同,如在對患者使用維C銀翹片時,藥物中含有著大量的乙酰氨基酚,若未進行處方分析,那么患者回因攝入了過多的乙酰氨基酚而影響腎臟或者造血功能。

      3.4藥物選擇不合理由于當前藥物種類較之過去更加多樣,因此醫生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藥物選擇比較困難。據當前實際情況來看,多數醫生想要更快、更好的對患者進行治療,但療效較好的藥物價格必然高昂,反之較低,若藥物選擇不合理,不僅會影響患者的康復速度,也可能會給其家庭造成更大的經濟負擔。醫院西藥房臨床藥師在選擇藥物時,必須要詳細了解患者病情及其家庭情況,避免給在其家庭造成負擔。此外,藥物選擇還要根據所針對疾病來進行選擇,如在對支原體肺炎患者進行治療時,所選擇的藥物必須要具有針對性,若臨床藥師在處方分析時發現用藥存在不合理情況,應及時與患者主治醫生聯系,商討最佳用藥方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精品影院| 久久九九有精品国产23百花影院|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蜜臀色欲|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精品熟女少妇aⅴ免费久久|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应用男|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一蜜桃|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小说|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码专区| 欲帝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精品国产福利尤物免费|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一区|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1在线|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久久www免费人成精品香蕉| 欧美精品免费在线| 国产91精品在线|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麻豆| 亚洲∧v久久久无码精品|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免费在线| 亚洲精品电影网| 6080亚洲精品午夜福利|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99|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精品久久久久久|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第一页|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女 |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极品|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coent| 国产亚洲精品不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