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學院學報是一本由河西學院主辦的教育期刊,1983年創刊,雙月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裕固族研究、河西歷史文化研究、文學語言、歷史、社會學與法學、高等教育研究。
河西學院學報創刊于1983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雙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
河西學院學報開設了【裕固族研究】【河西歷史文化研究】【人類學論壇】三個特色欄目重點建設。邀請北京師范大學知名的裕固族文化研究專家作為特約編委,主持建設【裕固族研究】欄目;邀請復旦大學教授、長江學者作為特約編委,主持建設【人類學論壇】欄目;在河西每個市聘任一名特邀編委,負責收集、整理和推薦所在地區地方文化研究的優秀成果。專欄主持人和特約編委充分發揮學報和當地政府聯系的紐帶作用,為形成與河西五市及知名高校聯合辦刊創造條件,最終使《河西學院學報》成為 “研究河西”的陣地,以此促進河西研究的縱深發展和整體研究水平的提高,切實發揮河西學院為地方經濟文化建設服務的信息中心作用。獲獎情況:2003年獲《CAJ-CD》規范執行規范期刊。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來稿請提供作者簡介,注明姓名,出生年份,性別,籍貫,民族(漢族可不注),學位(或在讀學歷),技術職稱,聯系電話及通訊地址、郵編。
(二)中、英文題目:簡明確切地反映本文的特定內容,一般不超過18個漢字。
(三)所有引文均需核實無誤,文獻版本應信實可靠。
(四)正文采用宋體五號。凡另起一行的整段引文用五號楷體,前(左)面縮進四格,后(右)面不縮進。
(五)注釋和參考文獻應分別著錄。注釋用于對文中特殊內容作解釋說明,設為當頁腳注;參考文獻用于標明引文出處,列于正文之后,勿用腳注或尾注。
作者:王進喜
作者:王勝青; 劉國芳
作者:殷月琴; 田永衍
作者:陳月英; 王翠平; 劉珊紅; 陳穎峰
作者:陳帥; 束仁義
作者:趙鴻; 汪文波
作者:楊明亞; 孫媛媛; 楊穎潔
作者:賀軍忠
作者:郭秀娟
作者:張寬朝; 江海洋; 郭寧
被引次數:指該刊被當參考文獻的引用次數,以及被下載次數。
影響因子:指該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的次數,與該刊前兩年所發表的全部源論文數之比。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甘肅省張掖市北環路846號,郵編:7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