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期刊提供以下投稿方式及注意事項:
一、在線投稿:通過期刊官網在線投稿,系統支持稿件上傳、進度查詢及審稿意見反饋,需注冊賬號后提交。
二、郵箱投稿:部分欄目接受郵箱投稿,《機器人》期刊地址:沈陽市南塔街114號。
三、注意事項:在投稿前,務必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
投稿須知:
(一)來稿請提供作者簡介,注明姓名,出生年份,性別,籍貫,民族(漢族可不注),學位(或在讀學歷),技術職稱,聯系電話及通訊地址、郵編。
(二)標題層次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加下圓點相隔,最末數字后不加標點,如第一級標題用“1”、第二級標題用“1.1”、第三級標題用“1.1.1”等。
(三)面向國內外學者公開征稿,尤其歡迎理論性、實證性、綜述性、創意性的論文,要求論文論題明確、學術性強、論證充分、數據可靠、行文規范。
(四)如需注明“基金項目”信息,內容應包括:課題來源、項目名稱、項目編號等。
(五)參考文獻必須是作者閱讀過并對文章有參考作用的主要文獻,由著者對照原文核定。未正式出版資料不能作文獻引用。
保持聯系暢通:在投稿后,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編輯部在審核過程中能夠及時與作者溝通。
耐心等待審核:由于編輯部工作量較大,審核過程可能需要一定時間,預計審稿時間為:1-3個月,作者應耐心等待審核結果,并避免頻繁催稿。
綜上所述,向《機器人》期刊投稿可以選擇在線投稿或郵箱投稿兩種方式。在投稿過程中,作者應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并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與編輯部溝通。
《機器人》期刊是一本在我國計算機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它致力于為計算機理論研究者和計算機實踐工作者搭建交流平臺,全方位展示計算機領域的前沿成果與實踐經驗,創刊于1979年,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國際刊號:1002-0446,國內刊號:21-1137/TP。
機器人發表范例
-
理療師交互下的下肢康復訓練機器人個性化步態規劃方法
作者:郭冰菁; 韓建海; 李向攀; 張彥斌; 尤愛民
-
基于人體動作反饋的上肢康復機器人主動感知系統
作者:馬高遠; 林明星; 吳筱堅; 孫強三
-
PPRRRP和RRRPU肩關節康復外骨骼機構運動性能的分析比較
作者:李劍鋒; 劉鈞輝; 張雷雨; 陶春靜; 季潤; 趙朋波
-
多頻帶頻域深度置信網絡腦電特征識別算法
作者:蔡軍; 胡洋揆; 張毅; 尹春林
-
基于觸覺反饋和表面肌電信號的隨機時延夾持器遙操作方法
作者:章華濤; 吳常鋮; 熊鵬文; 宋愛國
-
基于人機交互的重載機械臂控制方法
作者:李連鵬; 解侖; 劉振宗; 郝兵; 劉大華; 胡同海
-
基于領域知識的3維動態場景目標識別和配準
作者:趙新燦; 展鵬磊; 吳飛; 張大偉
-
基于操作者表現的機器人遙操作方法
作者:劉爽; 朱國棟
-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協作機器人演示編程及優化方法
作者:王斐; 齊歡; 周星群; 王建輝
-
基于動態運動基元的軌跡學習方法
作者:姚峰; 劉崇德; 王玉甲; 張銘鈞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