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地理研究》作為一本歷史領域的學術期刊,投稿難度一般,但仍需要作者具備一定的學術實力。具體詳情需結合期刊定位、審稿流程以及投稿者的研究質量綜合評估。以下是詳細分析:
了解期刊信息:
《歷史地理研究》期刊創刊于2019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復旦大學;中國地理學會主辦的歷史類季刊。該雜志以中文出版,擁有國內刊號:CN 31-2157/K9及國際刊號:ISSN 2096-6822。旨在成為歷史領域的先鋒,及時反映歷史改革與發展的最新成果,深入探索歷史規律,助力歷史事業的繁榮。通過高質量的論文和研究成果,為歷史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推動歷史創新與進步。
期刊級別與定位:
《歷史地理研究》 期刊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擴展版)、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數據庫收錄。獲得了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榮譽。主要欄目:地圖史、考察研究、札記、學術動態等,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該期刊的讀者群體主要是歷史工作者、歷史研究者、歷史政策制定者以及對歷史領域感興趣的讀者。
投稿須知:
(一)投稿給《歷史地理研究》的文章、觀點及內容必須不先于本刊在其他任何地方以任何形式發表過,我刊反對剿竊、抄襲、一稿兩投或多投。
(二)文章務必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據準確、文字精煉,統計學分析符合表述規范,具有科學性、創新性、先進性、實用性。
(三)每篇參考文獻,要求注明在文章中的使用位置;參考文獻,必須方便讀者查找,至少要能找得到,一般包括作者名、文獻名及文獻出處三個部分。
(四)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準確地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并有助于選擇關鍵詞和分類號。
(五)正文應盡量減少層次,一般不宜超過3層。有標題內容才列數字序號(沒有標題的內容用自然段形式起始),數字序號后不用加點,但要空1格。
(六)注釋是對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列于當頁腳注,用①②……標注。(注意:注釋不是引文的參考文獻,引文引用文獻應放在文后參考文獻中)
(七)來稿需提供論文題目、作者、單位、地址、郵編、摘要、關鍵詞、作者簡介、注釋和參考文獻等。
(八)全文篇幅(包括圖、表、參考文獻及中英文摘要等)一般不超過12000字為宜。文稿應包含中英文標題、中英文摘要(中文200字左右、英文250字左右)、關鍵詞(3—8個),具體格式請按照《〈歷史地理研究〉文稿技術規范》進行處理。
(九)作者在寫稿前應廣泛查閱國內外最新相關研究成果,并在參考文獻中列出引用的文獻, 以保證研究成果有較高的研究起點。文章選題富有意義,立論鮮明;方法手段新穎,運用得當;文獻掌握豐富,內容充實;觀測、實驗、統計數據等資料真實準確且有時效性;論述合理協 調,邏輯性強;文字簡明流暢,寫作規范。
(十)采用雙盲制和三審制審稿原則。審稿人與作者不在一個單位、不在同一課題;編輯部不向作者和審稿人透露雙方的信息;交叉學科稿件分送不同學科的專家審稿。編輯部處理稿件嚴格遵守期刊編輯的職業道德準則。作者應遵守學術規范,切勿一稿多投,凡投稿三個月內未收到通知可另投。稿件的處理狀態可在采編平臺上查詢,稿件的處理結果也會以電子郵件的方式發送到作者的注冊郵箱里。來稿發表與否由主編最后審定。
發表周期:
采用三審制(初審、復審、終審),《歷史地理研究》期刊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如果超過預計的審稿時間仍未收到回復,可以主動聯系編輯部詢問進度,若想縮短周期,流程協助可咨詢在線客服。
投稿建議:
投稿《歷史地理研究》期刊需注重選題創新性與格式規范性。建議投稿前充分研讀近期刊發文章,并嚴格遵循雜志社要求,對于具備一定學術實力的作者來說,是一個相對好投且發表周期較短的期刊選擇。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