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學·下半月刊是一本由歷史教學社(天津)有限公司主辦的歷史期刊,1951年創刊,半月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教學研究、世界史研究、中國史研究。
《歷史教學·下半月刊》創刊于1951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半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它作為歷史教學研究的重要學術期刊,始終致力于學術研究與教學研究的結合,成為學術界與中學歷史教師之間溝通的重要渠道。該雜志擁有一支既熟悉學術研究,又了解中學歷史教學的編輯團隊,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專業素養。他們不僅關注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也深入了解中學歷史教學的實際需求,為讀者提供具有深度和廣度的歷史教學研究文章。
該雜志與全國各地的中學教研系統、師范院校的歷史教學研究人員保持密切的工作關系,共同探討中學歷史教學的改革與發展。通過合作與交流,雜志能夠及時獲取最新的教學動態和教研成果,為學術研究和教學研究提供寶貴的參考。這種緊密的合作關系使得《歷史教學·下半月刊》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廣大歷史教師和教研人員,幫助他們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
在解決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難點和熱點問題方面,它發揮著引導和主導的重要作用。雜志關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核心問題,組織專家進行深入剖析和解讀,為教師們提供專業的指導和建議。通過發表高質量的歷史教學研究論文,雜志為解決教學難題提供了理論支持和實際操作經驗,有助于推動中學歷史教學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它受到廣泛認可和贊譽,不僅在學術界享有盛譽,也深受廣大中學歷史教師的喜愛。該雜志為歷史學科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成為溝通學術界與中學歷史教師之間的橋梁。通過推廣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雜志為提高歷史教學質量、培養優秀歷史教師做出了積極貢獻。
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
(一)來稿必須為原創文章,符合學術規范,且不可一稿多投,若有學術不端行為,一經發現。永不錄用。
(二)原稿必須是在中外文正式刊物上未發表的論文。本刊嚴禁一稿多投、重復內容多次投稿、不同文種重復投稿。
(三)參考文獻按引用的先后順序列于文末。所列參考文獻在20條左右,以國內外近5年發表的雜志參考文獻為主。
(四)一級標題用編號一、二、三、,二級標題用(一)、(二)、(三)、,三級標題用1.、2.、3.,四級標題用(1)、(2)、(3)。一級標題居中,二級左對齊,三級標題左縮進兩格。
(五)用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時,如每段文字不長可在同一自然段內接排,如每段文字均較長,可另起一自然段。
(六)注釋:采用腳注(當頁注,“每頁重新編號”),使用小5號字(由word軟件自動生成),注釋序號使用右上標的“①”。
(七)來稿引文及注釋應準確、詳細。準確的引文和詳細的注釋,不僅是學術規范、出版規定的要求,還是每一個史學工作者應有的基本素質,不可等閑視之、掉以輕心。稿件中,凡引用均需出注,請使用word中的引用功能插入注釋,注釋應為腳注。引用圖片材料也需出注,其中,地圖必須引用有有效審圖號的(即3年之內的),且需注明審圖號。注釋請勿合并,順序標注即可。文章采用后,或聯系修改后,請打包發送全部引文截圖或照片(需能展現頁碼,書籍還應發送版權頁)至郵箱,以便查對。注釋格式請參考我刊近期出版的刊物。
(八)稿件請附200—300 字的中英文內容提要,內容提要簡要概述所研究的問題與觀點、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的主要結論。
(九)來稿需符合“齊、清、定”的標準。篇幅一般在8000~15000字之間,文章要件包括:題目、摘要(300~500字之間)、關鍵詞(3~5個)、作者姓名及簡介、署名單位及郵編、課題信息、注釋信息等。
(十)正文中的圖或表分別按圖1、圖2、圖3、……或表1、表2、表3、……順序編排,圖的標題位于圖的下方,表的標題位于表的上方,并注明數據和資料來源。如有補充說明,應以“注:”的形式進行說明。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天津市和平區西康路35號,郵編:30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