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汽輪機技術》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文題要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二)標注方式: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多個項目同格式列出,前后用分號隔開。
(三)文稿引文務須準確,采用順序編碼制,在引文處按論文中引用文獻出現先后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外加方括號。
(四)注釋:要對文章內的特定內容(引用數據、觀點和結論)加以注釋。以腳注的形式,采用規范的標識與格式,在文章中的有關詞語、內容以及引文出處等的右上角等標識。
(五)來稿須為學術論文,內容應在本刊用稿范圍內。來稿應結構完整,包括標題、作者信息、摘要、關鍵詞、正文和參考文獻等部分。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汽輪機技術》是一本在機械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58年創刊,由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主管,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23-1251/TH,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1-5884。
該刊設置了專題論述、設計計算、試驗研究、運行維護、工藝材料等欄目,覆蓋機械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機械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汽輪機技術發表范例
-
汽輪機調節級后過渡腔室的CFD數值研究
作者:趙洪羽; 劉云鋒
-
基于有限元仿真的航空發動機振動傳感器布局優化方法研究
作者:歐陽運芳; 何鵬; 劉占生
-
新型翅片管束提高自然通風直接空冷系統效率
作者:崔超; 趙允濤; 孔艷強; 楊立軍
-
700℃高超臨界二次再熱機組抽汽參數計算及分析
作者:王旭陽; 吳玉華; 侯棟楠; 王瑜; 郜寧; 李濤; 沈勇
-
汽輪機一次調頻性能不穩定故障的診斷及解決
作者:唐耀華; 萬杰; 郭為民; 郭鈺鋒; 于繼來
-
汽輪機與吸收式熱泵聯合供熱整體性能的優化分析
作者:曹興; 趙金峰; 曹麗華; 徐美超; 姜鐵騮
-
基于等效熱降法的引射匯流裝置節能效果分析
作者:鄭威; 丁俊齊; 王立剛; 祝令凱; 韓悅; 郭俊山; 劉軍
-
1000MW超超臨界N+1軸系穩定性淺析
作者:李立波; 康劍南; 翁振宇; 常應文
-
300MW機組高背壓供熱改造方案及試驗分析
作者:王力; 陳永輝; 李波; 陳曉利; 孔德奇; 王云龍; 高繼錄; 祝海義
-
背壓機技術在供熱優化改造中應用研究
作者:殷戈; 譚銳; 蔡培; 楊希剛; 張志業; 柯展煌; 涂朝陽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