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法治教育是一本由北京外國語大學主辦的教育期刊,2017年創刊,月刊。該刊嚴控學術質量,努力吸引高質量論文,為該行業領域發展建設與科研成果傳播做貢獻,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或訂閱。本刊主要欄目有: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下的法治教育研究、教學天地、學生園地_時事熱點、學生園地_一家之言。
《青少年法治教育》創刊于2017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作為一本專注于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權威期刊,不僅系統地介紹了法律知識,更每期結合實際案例進行深入剖析,旨在通過真實的案例故事,幫助青少年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從而增強他們的辨別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這一特色使得《青少年法治教育》成為青少年學習法律、認識社會、提升自我保護能力的重要工具。
在法律知識的普及方面,雜志內容全面,涵蓋了憲法、刑法、民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與青少年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雜志將復雜的法律條文轉化為易于青少年理解的語言,幫助他們建立起基本的法律知識體系。同時,雜志還注重法律知識的更新,及時反映最新的法律動態,確保青少年能夠獲取到最準確、最權威的法律信息。
然而,雜志并不僅僅停留于法律知識的傳授,它更重視法律教育的實踐性和應用性。每期雜志都會精選真實案例進行深入剖析,這些案例涉及青少年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校園欺凌、網絡詐騙、交通安全、消費者權益保護等。通過對案例的詳細分析,雜志不僅揭示了案件的來龍去脈,更剖析了案件背后的法律原理,幫助青少年理解法律是如何在實際生活中發揮作用的。
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
(一)如不同意編輯部對稿件進行修改、編輯加工,請在郵件中注明;凡未注明此項內容的,視為作者同意修改。
(二)稿件刊登時會注明來稿作者姓名(或筆名)及工作單位,不同意發布此項內容的,請在郵件中注明。
(三)本刊享有該稿件的財產權利(包括但不限于信息網絡傳播權、復制權、發行權)。稿件刊登后,會向作者支付稿酬并郵寄樣刊。
(四)凡采用的稿件,編輯部會在兩周內回復郵件確認。郵件發送成功后兩周仍未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可自行處理。
(五)正文內各級標題一般不超過15字,盡量不用或少用標點符號,采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編號采用三級標題頂格排序:如一級標題1,2…,二級標題1.1,1.2…,三級標題1.1.1,1.1.2…。
(六)對文章某一部分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在正文中以注釋首次出現的順序編號,注釋內容按編號順序標注于正文之后,不得用于引文索引或致謝。
(七)文稿保證未在其它刊物或載體發表,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具有創造性、科學性、實用性(嚴禁抄襲),內容真實、論點明確、文句通順。
(八)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九)文章大標題不超過20字,要簡明、具體、可以概括全文,特別有必要的時候可以加副標題。
(十)來稿請在郵件標題中注明“作者姓名(所屬機構)”,并以附件形式發送論文,同時注明作者姓名、所屬機構、職稱、學位、研究方向、聯系方式。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19號,郵編:10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