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潤滑與密封》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編輯部有權對文稿進行規范性修改,作者如果不同意修改,請在文末標注。
(二)作者姓名、職稱及工作單位,負責與編輯部聯系的通訊作者的姓名及其詳細通訊地址、郵編、電話、手機、傳真和Email。
(三)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助背景,如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省教育廳重點研究項目、市級、院級科研課題等。獲得基金項目省市各級科研課題立項的文章應注明其名稱,并注明項目編號。
(四)正文應盡量減少層次,一般不宜超過3層。有標題內容才列數字序號(沒有標題的內容用自然段形式起始),數字序號后不用加點,但要空1格。
(五)來稿注釋應采用腳注形式,連續編號,注釋序號置于標點符號之后。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潤滑與密封》是一本在機械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76年創刊,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廣州機械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44-1260/TH,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0254-0150。
該刊設置了試驗研究、短訊·動態、開發應用、技術探討、綜述與分析、企業論壇等欄目,覆蓋機械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機械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潤滑與密封發表范例
-
基于極限學習機的鐵譜磨粒模式識別
作者:李加偉; 劉曉衛; 王崴; 楊鑫
-
小孔節流器導向錐角對空氣靜壓軸承性能的影響
作者:閆如忠; 王燎原; 王生澤
-
抗磨添加劑在不同ATF基礎油中摩擦學性能研究
作者:王穩; 尹振寰; 李國良; 王昆
-
單排節流孔氣浮導軌承載力的數學模型改進與校驗分析
作者:莫德云; 馬平; 連海山; 弓滿鋒
-
葛世榮理事長率團出席STLE年會
作者:--
-
納米孔晶體材料傳質研究取得新進展
作者:--
-
上海光機所將時域散斑技術運用于大尺寸光學元件測量
作者:--
-
旋涂新方法可制備高性能電子薄膜
作者:--
-
新型摩擦電微馬達在無人駕駛等領域應用前景廣闊
作者:--
-
深海活塞壓力平衡器組合密封結構設計與分析
作者:樊智敏; 王啟林; 李龍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