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滑與密封》期刊提供以下投稿方式及注意事項:
一、在線投稿:通過期刊官網在線投稿,系統支持稿件上傳、進度查詢及審稿意見反饋,需注冊賬號后提交。
二、郵箱投稿:部分欄目接受郵箱投稿,《潤滑與密封》期刊地址:廣州黃埔區茅崗路828號。
三、注意事項:在投稿前,務必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
投稿須知:
(一)編輯部有權對文稿進行規范性修改,作者如果不同意修改,請在文末標注。
(二)作者姓名、職稱及工作單位,負責與編輯部聯系的通訊作者的姓名及其詳細通訊地址、郵編、電話、手機、傳真和Email。
(三)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助背景,如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省教育廳重點研究項目、市級、院級科研課題等。獲得基金項目省市各級科研課題立項的文章應注明其名稱,并注明項目編號。
(四)正文應盡量減少層次,一般不宜超過3層。有標題內容才列數字序號(沒有標題的內容用自然段形式起始),數字序號后不用加點,但要空1格。
(五)來稿注釋應采用腳注形式,連續編號,注釋序號置于標點符號之后。
保持聯系暢通:在投稿后,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編輯部在審核過程中能夠及時與作者溝通。
耐心等待審核:由于編輯部工作量較大,審核過程可能需要一定時間,預計審稿時間為:1-3個月,作者應耐心等待審核結果,并避免頻繁催稿。
綜上所述,向《潤滑與密封》期刊投稿可以選擇在線投稿或郵箱投稿兩種方式。在投稿過程中,作者應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并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與編輯部溝通。
《潤滑與密封》期刊是一本在我國機械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它致力于為機械理論研究者和機械實踐工作者搭建交流平臺,全方位展示機械領域的前沿成果與實踐經驗,創刊于1976年,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廣州機械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國際刊號:0254-0150,國內刊號:44-1260/TH。
潤滑與密封發表范例
-
基于極限學習機的鐵譜磨粒模式識別
作者:李加偉; 劉曉衛; 王崴; 楊鑫
-
小孔節流器導向錐角對空氣靜壓軸承性能的影響
作者:閆如忠; 王燎原; 王生澤
-
抗磨添加劑在不同ATF基礎油中摩擦學性能研究
作者:王穩; 尹振寰; 李國良; 王昆
-
單排節流孔氣浮導軌承載力的數學模型改進與校驗分析
作者:莫德云; 馬平; 連海山; 弓滿鋒
-
葛世榮理事長率團出席STLE年會
作者:--
-
納米孔晶體材料傳質研究取得新進展
作者:--
-
上海光機所將時域散斑技術運用于大尺寸光學元件測量
作者:--
-
旋涂新方法可制備高性能電子薄膜
作者:--
-
新型摩擦電微馬達在無人駕駛等領域應用前景廣闊
作者:--
-
深海活塞壓力平衡器組合密封結構設計與分析
作者:樊智敏; 王啟林; 李龍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