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通信信號工程技術》作為一本交通領域的學術期刊,投稿難度一般,但仍需要作者具備一定的學術實力。具體詳情需結合期刊定位、審稿流程以及投稿者的研究質量綜合評估。以下是詳細分析:
了解期刊信息:
《鐵路通信信號工程技術》期刊創刊于2004年,是由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有限公司主管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交通類月刊。該雜志以中文出版,擁有國內刊號:CN 11-5423/U及國際刊號:ISSN 1673-4440。旨在成為交通領域的先鋒,及時反映交通改革與發展的最新成果,深入探索交通規律,助力交通事業的繁榮。通過高質量的論文和研究成果,為交通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推動交通創新與進步。
期刊級別與定位:
《鐵路通信信號工程技術》 期刊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數據庫收錄。獲得了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RCCSE學術期刊等榮譽。主要欄目:技術創新_信號技術、技術創新_通信及信息技術、國外信息、城軌交通、技術交流、綜述·評述等,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該期刊的讀者群體主要是交通工作者、交通研究者、交通政策制定者以及對交通領域感興趣的讀者。
投稿須知:
(一)凡屬基金資助、國家攻關項目請寫明基金項目名稱、編號,標注在首頁下,并請附有關證明材料。
(二)來稿題目要明確簡短,含義貼切,一般不超過20字,中英文含義一致。
(三)文獻列表中出現的每條文獻在正文中均需引用,并標注參考文獻序號。正文中參考文獻序號在引用內容結束后平行標記。
(四)摘要應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四個部分,其中中文摘要約300字,英文摘要約600-800字。關鍵詞2至5個(中英文)。
(五)作者署名項:高校等大單位注明院系等二級單位,第一作者與第二作者不在同一單位的,分別標注。后列單位所在城市(不是省會或直轄城市的,還須標出省份)和郵編。
發表周期:
采用三審制(初審、復審、終審),《鐵路通信信號工程技術》期刊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如果超過預計的審稿時間仍未收到回復,可以主動聯系編輯部詢問進度,若想縮短周期,流程協助可咨詢在線客服。
投稿建議:
投稿《鐵路通信信號工程技術》期刊需注重選題創新性與格式規范性。建議投稿前充分研讀近期刊發文章,并嚴格遵循雜志社要求,對于具備一定學術實力的作者來說,是一個相對好投且發表周期較短的期刊選擇。
鐵路通信信號工程技術發表范例
-
高速鐵路GSM-R干擾問題分析及對策
作者:劉順
-
簡談南寧軌道交通實時客流分析與處理系統
作者:黃儷
-
武漢有軌電車WLAN系統的調試問題分析及其整改方法
作者:梅子然
-
城軌信號系統大數據平臺部署方案研究
作者:侯旭陽; 田元; 陳逸
-
一種集中冗余式架構CBTC系統方案的設想
作者:趙劍華
-
關于互聯互通CBTC系統列車折返流程的探討
作者:李磊
-
聯鎖WCU模塊設計與實現
作者:侯金川
-
機車車載TAX箱驅動電源可靠性設計與分析
作者:韓進霞
-
ZD(J)9型轉轍機動作桿件防水研究
作者:黃天新; 丁召榮
-
亞吉鐵路“四電工程”的建設創新、運營維護與示范作用
作者:何擁軍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