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中國食品工業》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投稿須基金項目論文,請給出項目的編號或批準文號,本刊將優先采用。
(二)請在來稿正文前提供中文摘要(200字左右)、關鍵詞(3-5個),摘要應能客觀反映論文或報告的主要內容。
(三)文題一般不宜超過30個字,應以簡明、確切的詞語反映文章中最主要的特定內容。避免用副標題。文題不用非公知公認的縮寫或符號。
(四)作者署名:多位作者之間以逗號分隔;作者來自不同單位的,在作者名右上角注l,2…,單位分別標注,以分號隔開。并在作者單位名稱前標注2--工作單位、所在省市名、郵政編碼,加圓括號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五)來稿文責自負,本刊編輯部有權對來稿作一定的修改或刪節,如不同意,請在來稿中注明。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中國食品工業》是一本在工業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6年創刊,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主管,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主辦,為半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11-3632/TS,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6-6195。
該刊設置了卷首語、本期關注、行業資訊、高端對話、食品故事匯、市場監管、安全與檢測、食安科普、食品地理、食行天下、經營與管理、市場聚焦、食品教學與研究、包裝與機械等欄目,覆蓋工業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工業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中國食品工業發表范例
-
同倉共配 實現新零售下的共贏
作者:曹廷進
-
2000元一碗!“牛爸爸”為啥敢賣天價面
作者:張偉勛
-
中華老字號 河北金鳳凰——訪河北洛衫奇食品公司董事長李宗力
作者:王璽
-
河南逍遙鎮:胡辣湯做出大產業
作者:陶陶然; 劉楊; 賀志泉(攝影)
-
抖音帶動食品企業趕潮流
作者:劉大賀
-
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新聞媒體要做守望者
作者:林勇; 郭偉
-
群眾餐桌安全尚需法律保障
作者:韓錚
-
冷鏈貨物儲運溫濕度監控方案指南
作者:梁于陽
-
黃茶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進展
作者:王棟; 王雅; 謝光月; 郭濤
-
竹葉花椒的研究進展
作者:謝光月; 王雅; 王棟; 郭濤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