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中國文化與管理》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它現為CSSCI來源學術集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A集刊。來稿應具備較強的學術性、前沿性、創新性、科學性。對于符合要求的稿件,本刊將擇優錄用。
(二)來稿全文字數以15000字~20000字為宜。請附摘要(200字~300字)、關鍵詞(3個~6個)、作者簡介(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職務職稱、城市、郵編、手機號碼、電子信箱等等),參考文獻應與引文對應并注明作者、文獻名、出版社或刊物名、出版地、出版年、原文頁碼。
(三)作者應遵守學術期刊規范要求(詳見本刊微信公眾號)。來稿請注明專投本刊,嚴禁剽竊、抄襲行為,請勿一稿多投。由于人力受限,恕不退稿亦不能逐一答復。
(四)本刊有稿件刪改權。本刊已被國內外文獻索引、文摘和全文數據庫收錄,作者向本刊投稿即被視為同意文章收錄。如不同意,請在來稿時向本刊說明。
(五)凡在本刊發表的文章獲獎或被其他報刊轉載、摘登等,請及時告知本刊編輯部。本刊版權所有,允許轉載、摘登和翻譯,但必須注明出處,否則視為侵權。
(六)來稿一經發表即付高于同類期刊或集刊的稿酬。本刊鄭重聲明不以任何形式向作者收取審稿費或版面費。
(七)正文中如需對引文進行闡述時,引文序號應以逗號分隔并列排列于方括號中,如“文獻[1,2,6,9]從不同角度闡述了……”
(八)腳注用宋體小五號字。中國年號、古籍卷數請用中文數字。其他如公歷年份、期刊卷期號、頁碼等,均請用阿拉伯數字。
(九)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系確認。
(十)參考文獻:論著文章要求15條以上,主要引用近3~5年內的新文獻。按GB7714-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中國文化與管理》是一本在文化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2019年創刊,由南京大學管理學院主管,南京大學管理學院主辦,為半年刊。
該刊設置了中華文化與公共治理、中外文化與管理比較研究、中華文化與企業家精神研究等欄目,覆蓋文化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文化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