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影像學》期刊提供以下投稿方式及注意事項:
一、在線投稿:通過期刊官網在線投稿,系統支持稿件上傳、進度查詢及審稿意見反饋,需注冊賬號后提交。
二、郵箱投稿:部分欄目接受郵箱投稿,《腫瘤影像學》期刊地址:上海市東安路270號。
三、注意事項:在投稿前,務必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
投稿須知:
(一)注釋采用腳注方式,每頁重新編號。腳注中如涉及公開發表的文獻(包括電子文獻)應作為參考文獻在文后出現,不宜采取腳注方式。
(二)作者姓名、職稱及工作單位,負責與編輯部聯系的通訊作者的姓名及其詳細通訊地址、郵編、電話、手機、傳真和Email。
(三)參考文獻的標注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7714-2015》執行。
(四)題名應簡明、具體、貼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內容;題名一般不超過20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
(五)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必要刪改,如不同意刪改,請在投稿時說明。
保持聯系暢通:在投稿后,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編輯部在審核過程中能夠及時與作者溝通。
耐心等待審核:由于編輯部工作量較大,審核過程可能需要一定時間,預計審稿時間為:1-3個月,作者應耐心等待審核結果,并避免頻繁催稿。
綜上所述,向《腫瘤影像學》期刊投稿可以選擇在線投稿或郵箱投稿兩種方式。在投稿過程中,作者應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并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與編輯部溝通。
《腫瘤影像學》期刊是一本在我國醫學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它致力于為醫學理論研究者和醫學實踐工作者搭建交流平臺,全方位展示醫學領域的前沿成果與實踐經驗,創刊于1992年,是由復旦大學主管,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國際刊號:2096-6210,國內刊號:31-2087/R。
腫瘤影像學發表范例
-
乳腺實性乳頭狀癌的超聲診斷
作者:張韻華; 劉利民; 夏罕生; 俞清; 袁海霞
-
BI—RADS4類乳腺癌的超聲圖像特征分析
作者:梁新鳳; 吳林生; 沈曉臨; 吳建梅; 王艷麗
-
二維斑點追蹤成像技術評價射血分數正常的系統性硬皮病患者左心室收縮功能的價值
作者:胡小濤; 魏然
-
超聲BI—RADS 3~4B類乳腺惡性腫瘤的病理特點及其與淋巴結轉移關系的分析
作者:易春蓓; 丁志穎; 聶晨蕾; 鞏海燕; 鄧晶; 栗翠英
-
肺內直徑≤10mm純磨玻璃密度結節進展的危險因素分析
作者:閻守芳; 高慧; 鄒立秋; 張凱; 褚千琨
-
高頻超聲聯合彈性應變率比值診斷乳腺癌的臨床應用研究
作者:施海建; 丁潔
-
超聲造影及常規超聲在乳腺葉狀腫瘤與纖維腺瘤鑒別診斷中的價值
作者:方建強; 單世勝; 趙維安; 李慶; 馬曉燕
-
腫瘤免疫治療成像技術的研究進展
作者:許金霞; 唐建斌
-
原發性膀胱淋巴瘤1例
作者:包有娟; 丁赫; 朱雪萍; 茅瑾瑜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