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影像學》作為一本醫學領域的學術期刊,投稿難度一般,但仍需要作者具備一定的學術實力。具體詳情需結合期刊定位、審稿流程以及投稿者的研究質量綜合評估。以下是詳細分析:
了解期刊信息:
《腫瘤影像學》期刊創刊于1992年,是由復旦大學主管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主辦的醫學類雙月刊。該雜志以中文出版,擁有國內刊號:CN 31-2087/R及國際刊號:ISSN 2096-6210。旨在成為醫學領域的先鋒,及時反映醫學改革與發展的最新成果,深入探索醫學規律,助力醫學事業的繁榮。通過高質量的論文和研究成果,為醫學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推動醫學創新與進步。
期刊級別與定位:
《腫瘤影像學》 期刊被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數據庫收錄。獲得了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等榮譽。主要欄目:調查研究、論著、簡訊、綜述、病例報告等,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該期刊的讀者群體主要是醫學工作者、醫學研究者、醫學政策制定者以及對醫學領域感興趣的讀者。
投稿須知:
(一)注釋采用腳注方式,每頁重新編號。腳注中如涉及公開發表的文獻(包括電子文獻)應作為參考文獻在文后出現,不宜采取腳注方式。
(二)作者姓名、職稱及工作單位,負責與編輯部聯系的通訊作者的姓名及其詳細通訊地址、郵編、電話、手機、傳真和Email。
(三)參考文獻的標注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7714-2015》執行。
(四)題名應簡明、具體、貼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內容;題名一般不超過20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
(五)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必要刪改,如不同意刪改,請在投稿時說明。
發表周期:
采用三審制(初審、復審、終審),《腫瘤影像學》期刊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如果超過預計的審稿時間仍未收到回復,可以主動聯系編輯部詢問進度,若想縮短周期,流程協助可咨詢在線客服。
投稿建議:
投稿《腫瘤影像學》期刊需注重選題創新性與格式規范性。建議投稿前充分研讀近期刊發文章,并嚴格遵循雜志社要求,對于具備一定學術實力的作者來說,是一個相對好投且發表周期較短的期刊選擇。
腫瘤影像學發表范例
-
乳腺實性乳頭狀癌的超聲診斷
作者:張韻華; 劉利民; 夏罕生; 俞清; 袁海霞
-
BI—RADS4類乳腺癌的超聲圖像特征分析
作者:梁新鳳; 吳林生; 沈曉臨; 吳建梅; 王艷麗
-
二維斑點追蹤成像技術評價射血分數正常的系統性硬皮病患者左心室收縮功能的價值
作者:胡小濤; 魏然
-
超聲BI—RADS 3~4B類乳腺惡性腫瘤的病理特點及其與淋巴結轉移關系的分析
作者:易春蓓; 丁志穎; 聶晨蕾; 鞏海燕; 鄧晶; 栗翠英
-
肺內直徑≤10mm純磨玻璃密度結節進展的危險因素分析
作者:閻守芳; 高慧; 鄒立秋; 張凱; 褚千琨
-
高頻超聲聯合彈性應變率比值診斷乳腺癌的臨床應用研究
作者:施海建; 丁潔
-
超聲造影及常規超聲在乳腺葉狀腫瘤與纖維腺瘤鑒別診斷中的價值
作者:方建強; 單世勝; 趙維安; 李慶; 馬曉燕
-
腫瘤免疫治療成像技術的研究進展
作者:許金霞; 唐建斌
-
原發性膀胱淋巴瘤1例
作者:包有娟; 丁赫; 朱雪萍; 茅瑾瑜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