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廣東社會科學》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來稿要求原創首發,來稿請附300字以內內容提要,4-7個關鍵詞。
(二)第一作者簡介:寫在作者單位下一行。格式如:“姓名(出生年)、性別,最高學歷,職稱,研究方向工作單位和詳細通信地址、郵政編碼、手機號、E-mail等。
(三)文末參考文獻部分不要包含文中沒有提及的文獻,但凡是提及的文獻必須全部列出。
(四)稿件篇名(題目)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內容,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規則,并控制在20個字以內。
(五)來稿注釋應采用腳注形式,連續編號,注釋序號置于標點符號之后。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廣東社會科學》是一本在教育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4年創刊,由廣東省社會科學院主管,廣東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44-1067/C,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0-114X。
該刊設置了經濟學、哲學、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專題研究、歷史、文學、社會學、法學等欄目,覆蓋教育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教育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廣東社會科學發表范例
-
17世紀中前期荷蘭殖民者眼中的澳門與臺灣——從1660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進攻澳門計劃說起
作者:陳思
-
改革開放40年來的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
作者:鄭大華
-
改革開放40年來的中國近代文化史研究
作者:左玉河
-
改革開放40年來的中國近代社會史研究:反省與尋求突破
作者:孫穎; 李長莉
-
改革開放40年來晚清政治史研究的基本路向
作者:李細珠
-
美國文學地理研究
作者:劉英(主持人)
-
二戰后美國公路敘事中的流動性與冷戰反思
作者:劉英
-
《了不起的蓋茨比》:美國大都市的文化標志
作者:高奮
-
都市景觀書寫與美國都市文學
作者:張海榕
-
“反世界文學”的特洛伊木馬:洋涇浜與克里奧爾話語
作者:方漢文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